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结语推断题”,了解一下?
结语推断题,又称“尾句推断题”或“下文推断题”,作为国考言语模块中的小题型,与“主旨概括”、“意图判断”、“逻辑填空”这类言语“主力部队”相比它像极了“游击队”,题量仅一道,显得微乎其微,然而不能否认,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绝大部分时间,我党采取的是“游击战”形式,“土八路”同样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切莫轻敌,一题之差而被“国考面试”拒之门外,如下,刘老师希望通过五道题带领大家突破“结语推断题”这道坎,至此走上成“公”的康庄大道。
结语推断题,解题思路颇为简单:“顺承尾句,确保连贯”。无论前文说了什么,我们重点关注尾句即可,这是基础课上我们关于结语推断题的认知,right?我们且看:
【例1】当《支管理法》通过的时候,受到该法禁止的攻击性武器之中,有一种是仿苏式半自动步AK47。仅此一种型号,美国民间当时就已经有100万支。最近20年美国校园不断发生恶性机事件,见诸世界各大媒体,并引发了一场有关《支管理法》的大讨论。看了大量的类似报道,国人一定会想为什么美国允许公民拥有支。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 )
A. 美国各界对《支管理法》的观点
B. 近年来美国发生的各类击案件的特点
C. 当前美国政府对于民间支的管理制度
D. 美国各个时期的法律关于公民拥有支的规定
尾句说到了,“国人想为啥美国允许公民拥有支”,顺着尾句的意思,下文一定要延续足以支撑拥有支原因的论述,所以比较选项,D项谈及美国历史上各时期关于拥有支的规定,此项入选。
再看:
【例2】一位科学家用玻璃板把大鲨鱼和小鱼隔开,大鲨鱼欲捕食小鱼但屡屡撞到玻璃隔板;一段时间后悄悄移开隔板,大鲨鱼却不再攻击小鱼了。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 不同种族之间完全可以和谐相处
B. 因循守旧者,只会一再品味失败
C. 固化的经验对我们的思维影响不大
D. 适应新环境,把握新机遇需要新思维
此题为寓言故事,尾句说到大鲨鱼不再攻击小鱼,那么下文会讲什么呢?此时同学们会有这样的两种思考的角度,其一,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该现象;其二,我们也可以根据问题提出对策。是这样吧?所以,有同学表示AC可以轻松排除,而BD略显纠结,因为B项正是“总结现象”,D项正是“提出对策”。好,那么我们再想一想,这两个角度没有问题,选项B是否总结了现象呢?“大鲨鱼不再攻击小鱼”只能说明它不会填抱肚子,不会取得成功,而“绝非一再品味失败”,因为大鲨鱼不攻击小鱼,并不失败。明白了吗?所以,本题选择D项。
十六字方针是哪16个字
好,我们再看:护士资格证分数线2013
【例3】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基因技术正在从挑战自然和违背自然的方向转变到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方向。与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的设计思路截然不同,新一代转基因作物采用的是基因沉默技术,它标志着转基因技术里程碑式的突破。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
A. 新一代转基因技术顺应自然规律
B. 比较两代转基因技术的作用原理
2022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C. 适用于新一代转基因技术的作物
D. 生物技术进步对于自然界的贡献
尾句说到“新一代转基因作为采用新技术,标志着转基因的突破”,接下来可能谈论的是,结合结语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我们要顺承尾句的主体词“新一代转基因作物”,所以首先排除BD两项。接下来比较AC两项,似乎我们又会陷入僵局,AC都有主体词“新一代转基因技术”,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补充一个注意事项,注意:结语推断题,前文出现的不选!这个很好理解,前文(除尾句)陈述的内容,不可能在下文继续重复出现。所以,我们再看前文,明确说明了“转基因技术正在从……顺应自然的方向”,可见,选项A与前文重复,排除A。
徐州人才网档案查询系统再看:
【例4】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用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领域被冠名为再生医学。“多能的”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这样就可以绕过直接使用胚胎细胞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2021年普通高考成绩查询A. 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意义
B. 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
C. 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
D. 再生医学领域的伦理争议
请大家注意,首先留意提问方式,问我们的是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你掉陷阱了吗?最不可能讲述的是什么呢?尾句说到了,因为伦理争议,那么D项可以入选,又说到现在的技术可以绕过引发的理论争议,所以,这项研究有意义,A项可以,同时新技术必将诞生新
成果,所以C项也可以,那么最不可能的必然是前文已经出现过的“冠名为再生医学”即它得名的由来,选项B。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人力资源比较好写的论文题目
到此,我们已经初步验证过结语推断题,特别要关注尾句,再看:
【例5】现代化学与炼金(炼丹)的相同点是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至于创造新元素其实是核物理学家的任务,由他们拿一些回旋加速机把新元素轰出来然后再填到元素周期表中作为化学家的胜利果实。古典炼金术实际上已经有了元素、原子这样的理念,但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轻、重、干、湿是基本的物理性质,干而轻的是火,干而重的是土,湿而轻的是气,湿而重的是水,因此,任何物质均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合成的结果,这与目前可知世界的观念显然不同,而同时期其它文明中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同样也是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现代化学理性思维的起点
B.物理学家如何创造新元素
C.古典炼金术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D.可知世界中关于元素的各种观念
如果本题我们关注尾句,顺承尾句,尾句说到的话题与“元素”有关,所以我们极有可能选到D选项以至本题错误。那么本题为什么又不顺承尾句,按照尾句的意思走了呢?这里老师要特别强调一下,所谓“顺承尾句,确保连贯”的题中之意在于:顺承尾句的话题进一步陈述,而本题的尾句实则是对尾句之前“并不具有理性思维”的话题补充,我们看到尾句“事实上”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我们要折回例子的解释对象,也就是要到“真正尾句的话题”,既然尾句说到了不具有理性思维,那么下文肯定要围绕“理性思维”展开论述,你明白了吗?
希望这五道例题,对大家学习和掌握“结语推断题”有一些帮助,预祝大家国考早日上岸,早日成“公”!
关注:河南华图(hnhuatu)获取更多备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