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方面很多人倡导更重视能力和个人素质,但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招聘都有严格学历要求?
黄一孟的回答学历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能力和素质显然更加重要。
我从小就比较讨厌应试教育,读书成绩很差,靠体育特招进的大学,然后大二就退学了。所以我创业初期一直标榜着我们的招聘——不看学历,只看能力!确实,我们还招聘到了不少没有学历,但是能力非常强的同事加入,并且现在这些人都在我们公司担任重要的职位。
不过,这种招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筛选成本高。这个问题在创业初期并不明显,一方面创业初期的小公司,本身应聘者就不多。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做为唯一的招聘官,非常熟悉招聘岗位的要求,完全有能力了解应聘者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工作。
但是,当公司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每天都有上百甚至上千封的简历,已经不可能靠创业者自己来筛选简历安排面试,这个工作只能交由HR来进行。不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从专业性上,普通HR都很难具备像创业者自己那样筛选简历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按学历进行初
步筛选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因为客观的说,残酷的高考制度免费的为所有企业进行了第一次筛选,筛选出了那么一批平均水平相对来说更聪明,更愿意努力的年轻人。特别是考分要求更为严格的名牌高校,确实毕业生的平均水平要比普通高校高出许多。
如果这样的话,有部分能力高但是无学历的应聘者就只能被淘汰吗?肯定不会。没有学历的人,在别人读书的那段时间里,自己总应该能折腾出点什么证明自己的能力吧,这才是对招聘者来说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你需要把他放在简历最重要的位置)。只不过如果HR不是特别专业,没有学历的人在初步筛选简历的情况下没有竞争优势。但金子总会闪光,不论是微薄、AF知识网、还是朋友推荐,有能力的人永远不愁不到好工作。沈晟的回答很多人都回答了问题的前半部分,就是学历存在的意义。但是都没有回答问题的后半部分:
“差一点学校里的一些好学生机会在哪里?该怎么去规划呢”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条件
这个问题上我自己也算有些经验,所以还是酝酿了一份长答案,给那些已经意识到原因,不停留在愤世嫉俗,进而在寻解决方案的同学。
如果你没能在16-18岁期间将注意力保持在学业上,你已经错过了一次重要的人生机会。在
内蒙古人事考试中心登录
目前的社会规则下,这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清醒一下,通常情况下,你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得到你所希望的机会。首先你需要立刻开始锻炼几个至关重要的能力:注意力。
这是指在一个期间内,可以专注于一件事而不轻易将精力分配到无助于你完成目标上的能力。无论你想在哪个领域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能否集中注意力都是决定性的。能够集中注意力代表你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快的接近和实现你的目标。这正是追赶者所需要必须具有的能力。而且如果你现在正在关心我说的话,通常也正代表你在青春期因为缺乏这个能力而被“筛”掉了。因此你更需要在锻炼注意力上下功夫(精神的本质是生理性的,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有必要,甚至可以借助一些合理的医药、营养品和专业意见)。耐心。
也是韧性,不畏惧长时间做单调尔的《小逻辑》开始。如果实在没耐心读,看看《福尔摩斯》也不错。但是柯南就不必了,看多了反而会降低智商。
具有一些基本的能力之后,就需要选择一个明智的方向,并努力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了。最关键的是,你的实力要想为人所知,你取得的成绩就要更容易获得注意。特别是被老师、学长或行业前辈推荐,可以绕开常规的招聘应聘渠道。是你摆脱因为没有一流学历所带来的劣势的最重要的机会。以下是提供一些经验建议,权作启发:文史哲类
个人最爱的专业。所谓文无第一,也是最难获得注意力的专业。务必要想办法出产重量级的文章上重量级的刊物。也可以从给一些中型甚至大型网站的人文类目投稿,例如网易好像很喜欢这样的稿件。技术类(数学、计算机、理工、医药、设计等等)
应该说,技术类是最容易靠实力吃饭的。所以就拿出实力来吧,多积累项目或作品,拿出成果。各种专业论坛都可以是你展露头角的地方。多学习,积极发表意见,展示自己。你未来的领路人可能就在那里。至于选择什么样的项目领域或者说目标,这就依赖于刚才提到的分析和判断力了。如果分析后还没办法下判断,我特别补充一下,引用这里太上大老板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言:“Follow your heart”——这句话其实没有那么虚,因为当你对自己在做的事情有爱时,你可以发挥200%甚至1000%的能力,也最容易出结果出成绩。财经类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行业。你的老师很有可能是你最靠谱的推荐人。多和老师沟通,最好一起讨论来决定方向。如果得到了他的认可并成为他主力推荐的那1-2个人的话,是你可以重新出发的新起点。这绝对不是该腼腆的时候。管理运营类
积极参加甚至组织社会活动,做市场方案并机会亲自实践都是必须的。你担任的职务,
你的活动经历,你对社会规则的理解,都可以是这个行业的敲门砖。涉猎也可以更广泛一些,文史哲和数学逻辑好可以为你在这个领域打下更坚固的基础,毕竟实力和表面功夫一样重要,而且也都是大加分。体育类
这个很需要先天优势,真的实力不足的话,转型做网页游戏吧 /偷笑
2022浙江省考考试时间如果你还没有能够进入500强。也没能成为公务员。又不甘心进入某个行业不知名的三流公司,永远被看做二流货。那我最后的建议就是你可以多考虑投身创业型公司。创业型公司通常是最重视人才,都需要尽快的到人,但同时受限于先天因素人才的供给量总是不足。所以创业型公司选人的标准和门槛都会降低。同时这类型的公司都会更愿意培养有能力有创意有想法的新人,虽然初期待遇一般,一旦爆发的回报也是可观的(在此鄙视一下已经开始靠学历筛人的创业公司)。当然,80%的创业公司都会失败,因此你的分析和判断力就变得很重要。多和公司接触,侧面和正面的了解详情,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目标确实与你的个人目标一致或者说搭配,作为下决定的基础。
做自己灵魂的船长。做自己命运的主人。George Wang的回答图比较难看。。PS涂的
黑是211的学生,灰是其他学生,绿是能用的,要招4个人,你说怎么选?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
你要做的就是证明你是披着绿点的灰点。采铜的回答其实现在的社会是很残酷的,经常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经常人生每个阶段比别人落后一小点最后就被甩开几条街,经常一旦落后了可能一辈子都追不上。 这就是很多人不敢承认的现实。 这也就是孙立平老师说的,马拉松式的社会结构(不断有人掉队)。我承认三流学校本科生、专科生、高中学历的人里面有不少能人,但是别忘了,名校学生也不是只有学历啊,他们中有更多能力很强的人,甚至还有不少是连爹也很强的人,这真是要命了!当然总的来说,学历是求职的敲门砖,过了这个门,就靠个人实力了。但是有些门,没这个学历是到死也敲不开的,这个道理google一下清华经管学院学生的就业去向就明白了。当然你可以说郑渊洁咋样咋样,老罗咋样咋样,韩寒咋样咋样,但是,他们都是传奇,传奇的意思就是稀有。更何况,在自然科学领域,没读过大学的研究者,一概成了“民科”。
我说了这么一大通,不是给"出身"不好又胸怀大志的学生泼冷水。我只是想提醒他们,不要抱怨机遇不好,不要悔恨过去的失误(比如高考),不要抗议竞争的不公,更不要抱不切实际的美妙幻想,正视现实,抛开过去,珍惜当下,珍惜今天开始的每一天,用多出几倍的努力去追赶那些跑在前面的人。曹梦迪的回答经济学观点来了:
背景知识:经济学中有一种“柠檬”问题,即市场上有许多类似的产品,但质量良莠不齐,而且一般消费者对一个具体商品的质量知之甚少——比如二手车市场上的各种二手车,有些车况很好,有些则非常糟糕,但一个普通买车的人对此完全无法评判。于是这个普通买家只肯按照车况平均的汽车的价值来出价,这样一来车况好的车就要贱卖,而车况差的车沾到便宜,最终的结果就是车况好的车主决定不卖了,而市场上渐渐充斥着破二手车。有点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
对于这个无奈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Michael Spence提出一个“市场信号理论”(ddaisyy的回答1.我在招人的时候犯过一个错误,就是过于低估学历的价值。
学历是一个公认的tag,是一种方法论,其提供的概率论上的价值不可忽视。
但任何tag在评论某一个个体的时候,都没有很大的价值。
2.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但有门槛才值得追求。
zhc成绩查询
在勤奋和懒惰,坚持和放弃,乐观和消极间,做出明智的选择。赢过自己足矣。陈辉的回
答黄一孟和王一卓两位讲的已经相当全面,下面针对美国IT公司的情况做些补充。
从哪个学校毕业对HR的第一轮筛选还是很有用的。虽然美国公司一般不会对毕业学校有硬性限制,但应聘者一般会被告知如果是从哪几所学校毕业会有加分,而公司也会对这几所学校举办的招聘会更重视。因此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更容易比较早地通过HR的筛选进入工程师电面和现场面试阶段,从而比较早地填满职位空缺,因此其他学校学生的机会自然少一些。
另外,公司内部通常会有这些“名校”的校友势力,比如Google洛杉矶分部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当地的学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每年定期有这些学校毕业的员工到他们母校进行招聘,一些公司的中层领导甚至直接从前博士导师的学生那里进行一对一的推荐。这使得这些本地高校学生得到录取的机会极大增加。硅谷对于斯坦福学生的青睐也有这个校友的原因。
再次,关于学历,谷歌对博士生青睐有加,所有博士生一进公司就比硕士生的职位高一级。并不是说硕士毕业的就比博士生的工作能力差一些,他们其实做的是同样的工作,而且绝大多数工作并不需要研究能力。这种博士硕士的区别对待你可以看成是认学历的表现,
但这确实是公司招聘文化的一部分。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引导你在求职中脱颖而出和让在工作中做出非凡成绩的,永远只能是你的真本领!比如,在通过HR筛选进入工程师面试阶段后,应聘者来自哪个学校对判断是否最终录取这个人的影响很小,主要取决于他们的面试发挥。又如,我知道的不少Google和其他IT公司的同行都不是名校毕业,甚至都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比如Facebook的牛人赵海平(生物专业毕业)。Cat Chen的回答成本问题。同样是科技公司,在美国基本上简历看起来合适都可以直接电话面试,为什么在中国存在校园招聘笔试的环节?因为人太多了,面试不可能在合理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内完成。同理,高考成绩成为了众多公司的参考标准。
你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招聘的目标是低 false positive(雇佣错误的人),为作出错误判断的概率是相当的,这时候就必然会选择牺牲 false negative(拒绝正确的人)。也就是说,宁可多拒绝正确的人,也必须少雇佣错误的人。这时候学历就成为了一个很低成本的衡量标准。
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是 Google,在全球招聘当中中国是第一个迫使其引入笔试的国家,因为
应届毕业生数量实在太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ogle 先把有 ACM/ICPC 得奖背景的人划分出来,直接进入面试;然后再让剩下的参加笔试,但数量还是相当地壮观,每个进行笔试的沿海省份都有几百上千人来笔试。
至于学历不好怎么办,在追求公平之前必须首先承认少数某些事情不可能平等。虽然很多科技公司都对学历没有要求,Facebook 和百度都招过高中生,但 Google 你就不用想了——Google 创始人眼中的理想候选人应该拥有跟他们相似的背景,也就是博士生,加上父母都是大学的教职员工。尽管一切都是概率问题,但高中生进 Google 的概率就远低于进一般科技公司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