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学记》的教育思想及其考点解读
2014-01-24 16:16:34| 中公教育推荐:教师招聘考试网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方面的知识,是教育考试中必然涉及的考点,对于许多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的学员来说,总是存在着抓不住核心,记不住考点,屡考屡错的情况,这根源于对基本知识没有很深入的理解。下面中公教育刘静茹老师就中国古代教育经典《学记》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帮助大家理解知识。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第四十九篇(《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公元前403~前221)晚期。全书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全文1229字,分为20小节,每节基本上论述一个问题。《学记》对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育的制度、学校的管理、教育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的关系等问题,都有阐述,内容比较全面。它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常考考点:
1.《学记》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2.《学记》的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3.《学记》的出处——写于战国晚期,《礼记》中的一篇,共1229字。
【考题再现】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老子》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以及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一、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原文: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一段意思是说,处于君位的人如果想要建立国家,一定要教育先行,君子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教育。从本质上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考题再现】
行测分值计算方法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二、教育原则与方法
1.豫时孙摩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今日新闻摘抄50字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是预防,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时是及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孙指循序,教学要循遵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指观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体现了教育要遵循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相互观摩原则。
【考题再现】
预时孙摩的原则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孟子》
《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
2.启发诱导
原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这一段阐述的意思是:引导而不威逼,劝勉使学生增强意志力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引导而不威逼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严加管教则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则学生会用心思考。体现了教学当中的启发性原则。
【考题再现】
【判断题】《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成都人力资源考试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是同一个教学原则。( )
3.长善救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在学习上经常有四种过失,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这四种过失是:或者失于贪多而不求甚解;或者失于不求进取,知识面狭窄;或者失于把学习看的太容易,一遇到问题就问师长,从来不深入思考,结果就像没有学过一样无知(学而不思则罔);或者失于遇到问题从来
不问师长,只是停下来独自冥思苦想,而最终仍然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产生这四种过失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懂得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才能补救学生的过失。教学,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过失。
4.藏息相辅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也就是说,大学的教学形式,既有按时传授的正课,又有正课之外的课余学习。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论证了课内学习,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的必要性。
【考题再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 )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上海2023公务员职位表启发式教学
三、教师与学生
原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一段意思是说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足,教书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考题再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映的师生关系是( )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辩证统一
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综上,简要总结了在教师考试中涉及到考查《学记》的知识点,不难看出,这要求我们对于具体考点背后的原文含义深入理解,理解其要义、把握核心,再看到类似的文言文题就不会感觉读不懂题干,无从解题了。
《学记》作为教育经典,是由于其中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仍有深刻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体系十分完整而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被认为在教育史上,这是密切联系学校实践的最早的著作之一。《学记》的这一重要地位就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教师招聘考试炙手可热的考点。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任庆月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学记》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
1.题型上:以客观题形式为主
从目前掌握的各个省份的真题来看,《学记》在教师招聘试卷中属于高频考点。它一直深受各个省份教师招聘考试命题人的宠爱。它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即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等)的形式出现。
单选题是主要考查形式
在大部分省份,对《学记》的考查,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居多。如:
2012东营市事业单位】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 )
A.《礼记》 B.《学记》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2012德州事业单位】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学记》
2012山东省直】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书 D.《中庸》
【烟台事业单位】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大学》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学记》 D.《理想国》
09河南新乡】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国考公务员面试时间一般在几月份(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013吉林通化】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学记》 B.《大教学论》 C.《理想国》 D.《论语》
2012沈阳东陵】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09山东省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劝学篇》 D.《孟子》
2012山东东营】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 )
A.《礼记》 B.《学记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09广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此外,在部分省份还会以填空题、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如:
2011福建教招】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
2012辽宁锦州——多选】以下哪些教育格言出自于《学记》( )
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熟读静思 E.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内容上:主要考查其地位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任庆月指出,从以上列举的历年真题,我们可以分析出,虽然《学记》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但是难度不大,主要以考查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为主。这是考查《学记》的一个主要命题方向。另外一个命题方向是,考查《学记》中主要的思想。如09年广东的单选题和12年辽宁锦州的多选题。
因此,中公讲师任庆月指出,大家一定要重视对《学记》的备考。虽然它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难度不大,但是它是教师招聘的一个高频考点,大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考试备考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其地位的把握,一方面注意关注《学记》中提出的重要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历年以来的高频考点。对教学原则的考查主要有四种方式,即从内涵出发,从每条原则的要求出发,结合教学案例考查,以及结合古语考查。从结合古语的角度而言,《学记》中主要的教学原则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讲师任庆月为广大考生总结了《学记》中不可不知的教学原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中公讲师任庆月一起学习。
1.预防性原则:《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措施。否则,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作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备感困难。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已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即抓住教学的关键期。如:
2010江西教招】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