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No.2 2022 (Vol.6)
15
广西大学“五维度”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成效
山东春季高考有哪些学校
黄丹琳2  梁微2  潘利文1*
(1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大学教务处,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促使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以广西大学为例,介绍了 “重研创、融专创、筑平台、依产学、领示范”五维度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取得的成效,目的是进一步宣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五维度
DOI: 10.12184/wspcyycxWSP2516-413902.20220602
引言
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唯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部区合建”的高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流人才是立校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学校一贯坚持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导向,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抓手,以点带面、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了以“重研创、融专创、筑平台、依产学、领示范”五维度为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五维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就,为全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注重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作58同城最新招聘根据学校“特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定位和培养有社会责任、有法治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国际视野的“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心靶向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顶层设计,先后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形成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修订出台《广西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本硕贯通、以研促学、通专融合、个性发展”为原则,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
队协作能力,强化社会竞争力,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一)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在原有14个君武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基础上,2019年在7个学院设立7个院内跨专业“创培班”,贯通本-硕-博培养,全程导师指导,由具有国家级学术头衔的院长担任班主任。探索跨学院、大门类、宽口径人才培养途径,开设工程科学、数理科学、生命科学等6个跨学科大交叉“创培班”,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全面实施导师制
学校深化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自2019年9月,全校所有本科生开始实施导师制,创培班自一年级开始实施,普通本科生从大二结束开始实施。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通过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学科竞赛、撰写论文和专利等强化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思想精神引领、学业引导、研究能力培养、实践技能训练,不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爱好,达到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建立和完善专创融合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构建了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专创融合课程体系。(1)建
设创新创业通识基础课,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识教育课程按照五大模块要求进行划分,其中“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模块”位居五大模块之首,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涵盖各学科领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和具备就业创业的基本能力。(2)开设全校性《创业基础》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创业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团队组建、创业机会识别、创业风险控制、创业资源获取、创业计划制定、新企业开办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培养创业意识。同时,融入创业综合仿真实训教学环节,依托教学平
2022
No.2 2022 (Vol.6)
台支撑,建立一个高度仿真的商业环境,引导实训学生进行多角的虚拟企业经营,综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业务处理能力、经营管理意识和商业沟通技能。
在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方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与特,优化专业课程,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土木工程材料》《环境信息处理技术》两门“专创融合”特示范课程,并打造为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打造创新创业线上“金课”,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夯实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基础。
三、学校以多元化的形式,推动校园创新创业精神和文化的发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训平台,为学生3 构筑多元平台助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搭建起创新创业优质社会资源平台;通过“青年红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发挥智慧和才干,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学生”。
湖北省考成绩排名查询学校举办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训练营、校友论坛、创客节等创新创业赛事和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重要赛事。通过扩大社会影响力及加大竞赛奖励投入以吸引学生和优秀创业者、投资人、创业导师参与其中。邀请行业企业、风投机构、投资人、创业科技园区等代表担任评委和专家顾问。评审专家除对项目进行问题点评外,更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及对市场的判断预测,对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企业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助推项目创意孵化,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通过竞赛,构建了校内外创新创业指导体系,聚拢了200多名校内外导师,297名学生自主创业。
以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联合申报,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创新实践学分为“催化剂”,将大创训练计划融入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本科生必须在各类科技创新和素质拓展活动中修够4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推动了学生主动寻求机会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精神,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筑梦之旅”活动。2017-2018年,先后组织了“助力百那坡”电商调研活动、“幸福边关”凭祥电商调研、“医学小分队”恭城红旅活动、“农学小分队”上思县红旅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为广西经济建设贡献青年双创力量。另外,多支优秀项目团队赴陕西延安、福建古田、浙江嘉兴、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桂林灌阳、河池东兰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深入调研和项目对接。“惠农共享”、“西林砂糖桔品牌化销售平台”两支项目团队受邀参加了“学习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演讲报告会”重要活动,并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接见。
四、依托产学研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引入企业资源,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顾问指导,推动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组织教师参加由教育部门主办、相关企业承办的培训活动,如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等。选送教师58人次参加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特训课程”培训,侧重对教师教育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特。邀请多名优秀企业优秀导师,开展“互联网+”大赛宣讲会、创业导师培训、创业学生精英培训、“青年红筑梦之旅”专题培训、创业训练营等针对性的辅导和提升活动。一建查询系统
推进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学校加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发起成立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与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成立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与北京扬翔、广西英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合众人寿、联想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的创业实践基地”。
五、发挥创新创业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作为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校、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发起单位,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区域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和水平,在提升区域高校双创教育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举办广西互联网+创业教育论坛。邀
16
2022No.2 2022 (Vol.6)
17
请了兄弟院校负责双创教育的机构部门参与论坛,论坛以“创新创业教育新思路”为主题,邀请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相关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来自政府、联盟、高校、实业的多位不同领域的嘉宾就广西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方位探讨、剖析广西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沟通、交流,把脉广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在广西融合落地。举办多场创新创业专题培训。邀请了多所本区域的本专科院校的教师参加,各校教师踊跃参与培训,对培训的形式和内容给予好评。
六、“五维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五维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施,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标志性成果突出,不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创新创业成果案例,增强了创新创业的带动效应,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子自主创业,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交通银行
学校获得自治区协同育人平台3个、广西就业创业工作站1个,12个本科专业获批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打造了“八桂创+梦之队”、“云图•创客园丁”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获得2015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2016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2017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2017年获自治区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获奖数量居于广西本科高校首位。
我校的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产业振兴。校友温标堂成立“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为近50万亩农业用地提供了灌溉技术服务。校友杨远澄和周贵金在校期间创立了广西山水牛农业有限公司,发展乡愁旅游产业,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牛犊、技术管理、扶持领养和保价收购等,使农户脱贫致富,获得2015年广西“两会”重点推荐,2016年接受时任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的实地考察并获得肯定。“蔗无忧”创新创业团队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创新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研发“中蔗”新品种并列入广西“双高”基地优良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在蔗区示范推广10万亩,全程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合作企业及周边蔗区辐射推广3.6万亩,以高效率和高收益保障国家蔗糖产业,有力捍卫了国家甘蔗种植红线。农学院博士团自2014年开始,组织100名博士研究生深入农村第一线,通过产业帮扶、科技帮扶、文化帮扶、人才振兴等四个方面,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创新人才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温标堂作为智能水肥一体化行业的代表性人物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获得2016年科技部“科技创新人才”认定。校友洪锦团创立的百锐集团,已发展成为跨国集团,资产超6个亿。校友林光仲创办了广西鹏顺化工有限公司,成为央企代理商。校友叶珈步成立了圣达国际贸易(香港)有限公司,贸易覆盖6个东南亚国家,年营业额超过600多万元。
博士团团支部获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芙蓉学子大学生榜样力量一等奖、镜头下的三下乡全国优秀团队、公益奉献奖、暑期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团队、优秀小队、全国共青团“活力团支部”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先后得到了中国人民网、中国日报、新华网、广西新闻网、中国高校之窗等全国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2018年我校4名学生获得广西首届创业明星,占总数的4/10。
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22项;省级金奖78项,银奖353项。学生项目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西选拔赛暨广西创业大赛上连续三届获得所在组别第一名。201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学校总分创参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第37名,喜获“优胜杯”。近三年来,在各类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以上奖374项928人次,省级以上奖励1666项4056人/次。
(作者简介:黄丹琳(1980-0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西贺州,职称 :实验师,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单位:广西大学教务处。
梁微(1979-0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西宾阳,职称 :助理研究员,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通讯作者:潘利文(1978-10),性别:男,民族:壮族, 籍贯:广西武鸣,职称:副研究员,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工作单位:广西大学。)基金项目:项目1: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7JGA106)。
项目2: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6JGA136)。)
>东京奥运会几号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