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振兴乡村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0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农村电商人才紧缺、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广西职业院校农村电商创业就业人才培养措施:构建“农商结合、校企共育、项目引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农村电商为特的课程体系,锤炼“亦师亦商”的农商型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农产品电商运营项目为主的电商实训基地,构建农村电商人才双模监控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职业院校 广西农村电商 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 农商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B-0008-0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电子商务(简称“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支持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笔者组建了以职业院校电商教师与企业电商主管为主的 30 人电商培
训团队,完成了广西 21 个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 万多人次的电商培训,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广西职业院校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效果显著。
        一、广西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一)广西农村电商发展迅猛。随着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也随之发展起来,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促进了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2015—2019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农村电商作出具体的部署。自治区政府积极响应,目前广西共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54 个,经过 3 年的发展,完成了电商、物流基础设施的搭建,以及普及性电商培训,培育壮大了一些农村电商企业,累计建成服务站点 4125 个,物流配送网店 2731 个,网络零售额 81.2 亿元,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 2425 个,电商农村覆盖率达 92.8%,涌现出一批扎根农村的电商致富带头人,较大缓解了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市场消费。
        (二)广西农村电商人才紧缺。广西农村电商的发展为人才所制约,农村普遍存在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部分年长的农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大部分年轻人只局限于在网上买卖东西,能够做到对农产品进行项目运营和规划的农民非常少,并且缺乏品牌意识。
由于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领域难以引进电商专业人才,高薪聘请的电商专家难以适应农村生活而离开,而农村电商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并且涉及多层次、多岗位,网店运营、网络美工、网络营销、网络客服等岗位空缺率高。全国很多职业院校虽然开设了电商专业,但培养的人才难以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缺口问题,且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处于政府推动层面,职业院校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教育还未普及,大部分学生曲解農村电商从业环境,缺乏从事农村电商的信心。
内蒙古招生网上报名系统        (三)广西农村电商人才能力不足。职业院校电商专业的学生有一半以上来自农村家庭,他们在城市要经受比较大的生存竞争压力,而农村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更加了解、更有感情,更能吃得苦,此类学生更适合成为农村电商人才的主要力量。但大多职业院校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回乡创业就业意识,缺乏对农产品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物流等农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利用农村与农企资源,没有与农村电商企业共建实践项目,相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笔者团队根据新商科专业特点,依托校内外合作的农村电商服务企业,创立“农商结合
、校企共育、项目引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农产品电商运营作为实训项目,由农商型教师进行教学,培养服务广西农村电商的农商型人才。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形成双模监控评价体系,以学生多方面、全程表现作为考核的标准,给出客观的评价,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回乡创业就业信心。
        (一)构建“农商结合、校企共育、项目引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农商结合、校企共育、项目引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如图 1,见下页),农业电商企业与电商专业教师合作成立“农商校中企”,校企双方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及公司运营活动。学生一进入学校即拥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公司员工。校中企成为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依托校中企开展,在校中企教学管理框架下由“亦师亦商”的农商型和“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依托“农商校中企”开发各类农产品运营项目,完成生产性实训。学生专业课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均按照“项目引领”的理念开展,采用“专业+校中企”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在校中企中进行,通过农产品运营项目来完成。
        “农商结合、校企共育、项目引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不仅创新了以学校为主的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格局,而且真正使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上交叉培
养。真实的农村电商经营性项目和实训项目使得“商”有所“务”,解决了模拟、虚拟、仿真的局限与不足,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也形成了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
        (二)建立以农村电商为特的课程体系。笔者团队围绕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构建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课程资源,自主研发创建专门针对农村电商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与混合培训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平台,所有职业院校的电商专业都可以利用平台开展电商专业教学、农村电商培训、农村电商创业大赛等。
        1.开发支持特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平台。平台按照“教师辅教、学生辅学、社会培训”的原则,建设软硬件平台及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导学促用服务、课程导引服务、学习资源服务、项目训练服务、校企交流服务、产学研用服务等系统。以学生、教师、企业员工、社会培训人员需求为导向,设计四类用户的四个专业频道,提供可供用户自由选择和个性化要求的系列菜单,实现即点即学的服务功能。同时,整合开发基于云技术、具有社区化模式的多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支持泛在化、碎片化、个性化、探究式学习。
        通过在线测试认可用户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与提升等级的热情,增强吸引
力。在不同技能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学,对用户的学习轨迹进行跟踪分析和内容搜索。同时将用户所对应的学习资源与行业协会的行业职业资格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学习用户在线进行技能训练,并通过在线的阶段性考核和行业资格认证的测试,获得相关能力认证证书。
        课程平台:构建基于农村电商运营项目与电商类企业岗位的六门核心课程,包括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网络编辑、网络美工、网络客服、数据分析。核心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相关教材、工作手册、教材大纲、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课程介绍、微课、题库、农村电商生产性实践项目等资源。围绕六门核心课程开发了农村电商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知识、乡村振兴战略解读等基础课程,形成特課程体系。
        教学平台:提供云课堂服务,教师根据需要建立班级,班级包含课程资源组建、讨论、互动、成绩、考勤五大板块,学生完成每个板块任务将获得一定经验值。其中,课程资源组建包含课程、作业、测试、资料、成员五个板块,教师可在平台选择相关的课程,也可以根据需求上传课程,学生的学习动态将会实时显现;讨论板块由教师发出讨论专题,师生共同讨论;互动板块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成绩板块可以实现理论与技能测试;考勤板块可以实现传统考勤、定位考勤、扫码考勤、数字考勤、人脸考勤。
江苏省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
        训练平台:多途径收集农商企业资源,为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企业发展、学生实习及就业创业提供实操项目。包含实训、生产性实践、职业技能竞技。其中,实训板块提供若干小技能训练项目,每个项目包括实训详情、实训操作、问题讨论、实训评级四个板块;生产性实践板块提供农村电商运营项目,每个项目包括项目详情、项目操作、项目咨询、成果评估四个板块;技能晋升板块提供不同级别岗位训练项目,每个项目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训练、测验、实战,经认证可获得认证证书。
        竞赛平台:主要提供农村电商创业、网店运营、新媒体运营等电商类技能竞赛,分为个人赛与团体赛,每一项比赛都提供赛项说明、参赛指导、参赛报名、课程学习、比赛操作、成绩公布、交流互动等功能。
        2.因材施教分方向教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岗位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与企业在最后一个学期共同为在校的学生开展分方向教学。按照典型工作岗位划分为网店运营、网络美工、新媒体运营、网络客服四个方向。方向班应建立在学生意愿及能力特长基础上,联合教师、企业三方共同选择。以真实运营的农村电商项目作为方向班教学与实训的内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外地人考上海教师编制
建德教育信息网        (三)锤炼“亦师亦商”的农商型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笔者团队依托农村电商培训服务、农产品运营项目创立“三融通”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基础上锤炼出一支具有“农商”特的“亦师亦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品牌师资队伍。
        1.构建“三融通”“亦师亦商”农商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创建岗前与岗后培养融通、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融通、学校与企业培养融通的“三融通”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促使教师同时成为企业型“师傅”,解决企业专家紧缺难题,大力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及服务社会能力。以师资队伍为核心建立服务输出团队。作为学校的老师完成学历提升、著作发表、考取专业技能证书和企业技能证书、学术交流、各类培训、职称评定、主持(参与)课题研究、以赛促教及以赛促改,作为企业专家完成深入企业锻炼、师资互聘、参与企业运营、生产性实践教学项目开发与实施、开展服务社会提升技能(主要为农村电商培训、真实农特产品项目孵化)。江苏中公教育首页
        教师除常规下企业锻炼外,还要重点围绕广西农业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当地产业特,自主开发服务课程,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师资特长,联合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打造“智慧农商”团队,积极响应政府“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的号召,自主开发
课程、打造互动平台,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电商扶贫相关培训服务工作。2016 年至 2019 年,深入基层为农民工、残障人士、农户、个体户等提供各类电子商务培训达 200 场次。电商扶贫等服务社会项目的开展,既结合当地产业使得扶贫助农切实落地,又极大拓展了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服务社会能力,“亦师亦商”农商型“双师”品牌教师队伍逐渐发展成熟。
        2.建立农商品牌服务中心,提高师资队伍电商业务水平。“智慧农商”团队深入基层为农民工、农户、个体户等提供各类电子商务培训与指导,结合团队老师多年来致力开展广西农村电商培训的工作成果,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极大地助力广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事业的开展。2018 年借助创业大赛机会,梳理出智慧农商项目,建成农商品牌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由 30 人组成,有“70 后”“80 后”“90 后”,有中国电商讲师大赛十强选手、广西创业大赛一等奖选手、全国农村电商创业大赛冠军、全国技能赛冠军导师等。团队成员配置承上启下、科学合理,囊括电商、计算机、传媒、英语、现代教育、视觉设计等专业,形成了年龄结构互补、技术特长互补、专业背景互补的交叉职能型高效团队,是兼具高学历、高职称、高资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亦师亦商”型“五高”团队。更有知名教育培训
企业、农业企业等战略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运用各方所长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大道上开创一条智力扶贫的道路,全程参与项目的教师其能力也因此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