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
山东公务员省考【公布日期】2006.06.09
【字 号】苏府[2006]71号
【施行日期】2006.06.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社会工作者待遇怎么样
(苏府〔2006〕71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九日中公网招聘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不断满足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苏州市紧紧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正逐步成为苏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化水平位居国内城市前列。
  1.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十五”期间,全市基本建成了大容量、高速率数字传输主干网络,建立了全市宽带IP城域网及连接5个县级市的高速宽带网络。到2005年底,传输骨干网带宽达到400G,城域网出口带宽超过45G,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26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超过700万门。
  到2005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4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98万户,按户籍人口计算,每百人固定电话主线数达71线,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98.6人。全市互联网用户近70万户,宽带接入家庭普及率达20%,每百户市区居民拥有电脑59台,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脑20台。建成宽带信息化小区200多个。全市有线电视总用户达到150万户,农村铺网率达到100%,完成有线电视双向传输改造7万多户。
  2.信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信息产品制造业优势明显。到2005年底,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已达1500多家,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开发区、吴江开发区等四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量的90%以上。2004年,苏州被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6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37.8%。
  软件产业粗具规模。苏州被授予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苏州软件园通过了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验收,在网络平台软件、IC设计、嵌入式软件、数字媒体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到2005年底,全市拥有软件企业近30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31家,其中通过信息产业部设计企业认定的共有9家企业,经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有116家,软件产品443个,列全省第2位。一批软件企业通过了ISO9001和CMM/CMMI认证。7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2005年全市软件销售收入80亿元,其中软件出口达到2.5亿美元。
4级英语成绩查询  信息服务业稳步增长。全市共有信息服务业企业近千家,其中从事数据和网络服务的机构
近百家,通过信息产业部认定的系统集成企业已达到11家。2005年全市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3.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组织管理体系比较健全。“十五”期间,苏州逐步建立了从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信息化投资有限公司,到各市(区)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各部门信息处(信息中心)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和建设维护体系,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党政部门信息主管制度,为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基础网络平台基本完备。完成了市区宽带IP光纤政务网建设,市级机关、大专院校和金融机构等200多个单位接入政务网,并实现了市区政务网与各县级市、区政务网的互联互通,完成了市区政务网向街道、居委会(社区)的延伸。
  基础数据库建设力度加大。人口数据库建设全面启动,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为契机,完善了苏州市户籍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加快了苏州市外来人口数据库的建设。通过整
合25个部门的数据,建成了涵盖 10万多个市场主体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法人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多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并在城市建设、规划、交通、公安等领域得到了应用。苏州宏观经济数据库汇集了全市建国以来各类统计资料,共计700多万条,为市领导和政府各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电子政务表现层逐步建立。形成了以“中国苏州”门户网站为核心,与各市、区门户网站及60多个部门网站相互链接的网站。2003~2005年“中国苏州”门户网站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政府公众服务门户网站”。建立了苏州市便民服务中心(12345呼叫中心),整合了市政、交通、城管等13个单位的,全天候为市民提供信息咨询、业务办理、报修求助、投诉建议等综合性服务。建立了苏州市委市政府综合信息网站,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政策法规、专家论点等信息参考,并成为工作交流的平台。
司法考试取消非全日制  电子政务应用不断加强。苏州市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了全市党政机关间的电子公文交换,90%以上的部门实现了文件收发、办理、归档的全程电子化,有效地提高了办公效率。苏州市网上审批系统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的网上申报、受理、预审事项已达687项,占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80%以上,并实现了对行政审批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电子监察。
以门户网站、公共信息亭为载体,实现了政府51个部门和单位的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使我市的政务公开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建成了连接市、区、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四级网络。市区已基本建立了综合的、动态的失业人员数据库和再就业援助体系。全市260家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以及各区社保经办机构、市财政局进行了实时联网。开发完成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建成了跨业务跨地区的公安信息综合查询系统、交通管理控制系统、移动无线警务系统等,使公安系统内的信息整合与业务协同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山东济宁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