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作者简介:徐若楠(2000— ),女,汉族,浙江衢州人。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机构。自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孔子学院在全球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
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本文基于孔子学院发展数据,对浙江高校承办的孔子学院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浙江孔院建设的现状以及成就,探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浙江孔院的发展提出一定的思考。
一、浙江省孔子学院建设现状。
由浙江省高校承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建于2006年,迄今浙江省16所高校已在24个国家建立了28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
浙江省高校所承办的孔子学院在亚洲有3所、欧洲有8所、北美洲有6所、南美洲有1所、非洲有8所、大洋洲有1所。以国家发展程度分类,除美国的4所、澳大利亚的1所、日本的1所、德国的1所、葡萄牙的1所、冰岛的1所和捷克的1所,其余的16所均位于发展中国家。从各高校所承办的数量看,浙江师范大学6所,居于浙江省首位,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各2所,其余大学各一所。根据孔子学院总部数据,目前全国各省承办孔子学院数量平均为16所,浙江省承办的孔子学院的数量大大超过各省的平均值,其中,
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
浙江师范大学承建孔子学院的数量已接近全国高校的领先水平。
图1  浙江高校历年承办孔子学院数量
如图1所示,在2006—2010的五年间,浙江孔子学院数量实现了从0到10的突破,而2010之后的8年里,孔子学院数量共增长了17所。从2013—2015年,孔子学院增长的速度略有放缓,2015年以后,孔子学院的增长趋势略有加快。除2008年浙江未增加孔子学院数量,浙江每年都有承办新的孔子学院。
二、浙江省孔子学院办学成就
浙江省孔子学院的教学规模基本上朝着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稳步向前,无论是教师的数量还是注册学生的人数都逐年攀升。
浙江孔子学院开设课程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浙江高校承办的孔子学院大都开设有自身的特课程。同时,浙江孔子学院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举办高端的国际论坛。如西澳大学孔子学院通过过开展学术论坛和讲座为师生提供跨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中澳之间教育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浙江省和西澳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已有30余年,西澳大学和浙江大学也有着长远和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录专题
浙江孔子学院的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相连,孔子学院数量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之间政治的合作与互信。“一带一路”秉承着“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五大原则,而孔子学院的文化推广具有实现“民心相通”的巨大潜力,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将有效助力“一带一
路”,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出去”。
三、浙江省孔子学院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缺乏优质师资,外派教师制度不够合理。
海南省考试局师资力量是办学的重要因素,优质的师资可以成为孔子学院建设的重要支撑。《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指出,汉语教学、中
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为对外汉语教师的三项基本技能。
[2]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孔子学院教师主要由国内高校派遣,教师的任期为1到4年不等,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高校要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储备优秀师资,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师资需求大的高校应打造专职教师队伍,轮值轮岗,招募小语种优秀人才。另外,应切实消除外派教师的后顾之忧,在工作考量、薪资待遇、职称评定、家属随任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政策,激发外派教师的积极性。
(二)浙江高校支持力度不够,参与度不强。
孔子学院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而言,(如歌德学院、法语联盟、英国文化委员会),发展历史较短,组织
管理和决策机制有待加强。浙江高校可通过建设孔子学院来提
摘 要:浙江省孔子学院建设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浙江省孔子学院进行量化分析,开展系统研究,梳理现有成果,发现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法与策略,以期创新工作思路,改革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模式,加强浙江省孔子学院建设,提升浙江省对外传播文化的层次与水平。关键词:浙江省;孔子学院;成就;存在问题;策略
公务员申论简报格式模板及范文浙江省孔子学院建设成就、问题及策略研究
徐若楠  赵妍如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
88
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同时促进“双一流”建设,浙江省高校应重视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在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中方院校的积极作用。首先,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完善顶层设计,如可以设立领导小组,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其次,应加大对孔子学院的资金投入,整合有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各部门工作,将高校孔院建设纳入学校长期发展的规划。再次,各高校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对各项工作进行长效有序的监督,推动孔子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中方院校与外方学校沟通协调不足,有待扩大合作范围
浙江省个别孔子学院因为协调不畅等因素导致建设进程停滞不前,其中有很多教训需要吸取。高校在与外方院校协调沟通时,应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拓宽沟通渠道,设置调解机制。当中外双方在沟通过程出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调动浙江省资源,齐心协力促进问题的解决。
另外,浙江高校与外国高校的合作范围应有所扩大,需要提升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存在感。汉语教学应是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在国外各高校开设汉语教学课程能够保障孔子学院的长远生存。进一步推进HSK考试,稳定生源,努力为学生申请来华奖学金创造条件,发挥孔子学院在浙江省海外招生的重要作用。
四、促进浙江省孔子学院建设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优势
浙江地区历史文化深厚,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良渚文化、吴越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创新文化交相辉映。浙江省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众多,如著名的杭州西湖、绍兴兰亭、金华双龙洞、宁波天一阁等,同时民间艺术繁盛,如越剧、杭绣等,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
当前,孔子学院建设已经由最初的规模扩张转向了质量与数量并重的阶段,如何实现教学改革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孔子学院进行量化研究,促进孔子学院的本土化与特化发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从汉语教学法的角度而言,应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引入浙江相关话题,展示浙江省优秀的文化,利用优质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推广的水平。
(二)完善地域布局,增加孔子学院数量
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孔院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浙江在非洲和欧洲分别开设8所孔子学院,洲际孔子学院数量并列第一;而在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别只有1所孔子学院。
非洲的许多国家与中国有着长期的政治友好关系,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援建工作,国家间政治往来由来已久。浙江企业对非投资持续增长,非洲一直以来都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重
点。据统计,在2018年浙江非洲的贸易额已实现301亿美元,并朝着稳定增长的趋势向前发展。经济的合作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孔子学院在非洲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
在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之外还有很多岛屿国家,这些岛屿国家虽然面积很小,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他们的存在,孔子学院在这些国家尚未开发建设,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大洋洲逐渐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热点地区,可以在这些地区成立旅游型的孔子学院,为当地培养从事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与当地政府以及企业的合作
目前浙江省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基本上以高校合作为主,这种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孔子学院与社会的互动较少,而如何与校外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进一步开拓海外汉语教学市场已成为孔子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海外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深化浙江海外孔子学院与当地政府以及企业的合作。如由浙师大承办的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汉语教学,还为莫桑比克政府官员开设汉语培训课程。同时,加强孔子学院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不断满足企业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吸引企业参与孔子学院建设。一方面可以缓解孔子学院资金压力,使其获得稳定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将孔子学院从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拓展到经济、贸易等领域,为孔
子学院的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五、结语
综上所述,浙江省孔子学院建设成果丰硕,迄今为止已有近30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教师人数、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也存在缺乏优质师资、高校支持力度不强、合作范围有限等问题,在今后孔子学院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优势,完善地域布局,增加孔院数量,加强与当地企业政府的合作,从而提升浙江省对外传播文化的层次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慧.论中国大学对孔子学院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3):5-9.
[2]尹冠儒,王文英,郭伏良.河北省孔子学院建设成就、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6).
全国计算机二级报名入口[3]郭晶,吴应辉.孔子学院发展量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9):36-44.
[4]陈璐.东南亚孔子学院分布与数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文学教育,2020(6):44-49.
[5]吴成年.试论加强孔子学院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建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06).
[6]于小植.载乾坤之德,燃日月之明——论面向全球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材开发[J].中国文化研究, 2018(04).
[7]张虹倩,胡范铸.全球治理视域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问题、因由与对策[J].社会科学,2017(10).
[8]张晓慧.论中国大学对孔子学院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03).
[9]安然,何国华.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评估维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03).
[10]李丹.孔子学院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J].对外传播,2018(07).
[11]连大祥,王录安,刘晓鸥.孔子学院的教育与经济效果[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1).
[12]于林娟,黄佛君,朱双玲,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尤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0).其他作者简介:赵妍如(2000— ),女,汉族,山西晋中人。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