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 2014/6 总第244期
陆进宇/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0 引言
鼎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其延续使用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尚无其他器物可与之相比,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鼎最初是古代的炊食器,后演变为一种祭祀礼器,成为镇国之宝、传国重器,进而成为国家政权的重要象征,被赋予丰富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历代统治者也都把计量作为行使统治权力的象征来对待,许多古代计量器具与鼎一样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象征物,两者在历史上有过融合。鼎中融合了诸多计量元素,浓缩了厚重的中国古代计量文化,十分值得研究。
1 鼎的制作工艺体现古代计量技术水平
在古代,鼎的制作属于系统工程,有一系列复杂流程,体现了古代很高的计量技术水平。
早期制作的鼎是陶鼎。从已经出土的陶鼎,如乳钉纹红陶鼎(图1,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红陶罐形鼎(图2,河南新郑唐户遗址出土)、黑陶细刻纹镂孔足鼎(图3,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磨光黑陶鼎(图4,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等来看,其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包括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煅烧三大工序。整个工艺过程已经涉及最原始的几何、质量、容量、压力、温度、化学等计量技
术。
夏代已开始青铜器铸造。所谓青铜器,是指铜、锡、铅的合金。商代青铜器已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而有不同的配方比例。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对此就有比较明确的记载,指出了合金性能和合金
成分之间的关系,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完全懂得了采用不同的铜、锡配方,来改变青铜的硬度、韧性、声学性能以及磨光性能,制作不同用途的青铜器。
闻名遐尔的司母戊鼎(图5,商代后期,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是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代表,也是世界青铜器文化的巨擘。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毋”三个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毋”,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毋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 000 kg 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毋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金属0.8%,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过程中的高超计量技术水平。
2023考研初试查询
近年来,有关人员检验了600多件古代青铜器,成分都很合理。古代没有任何分析手段,却能将青铜器的成分掌握得如此精确,肯定是运用了当时的一些先进计量技术手段。
2 鼎刻铭文记载古代计量发展历史
经详细考察诸多出土史前陶鼎上刻画的各种横竖排列型态的符号,可以证明当时已有比较进步的记录和计量的方法。红陶鱼鳍形足鼎(图6)、黑陶细刻纹镂孔足鼎表面刻有文字起源的符号、记录和图案。磨光黑陶鼎也有刻画文字。
铜鼎记事铭文始于商末,到西周时期达到鼎盛。这些铭文涵盖当时的典章制度和诸多历史事件,从而保留了大量的计量历史资料。如:亚鱼鼎(图7,
商代后期,河南安阳孝民屯南出土)铭文“壬申,
图1 乳钉纹红陶鼎图2 红陶罐形鼎
图3 黑陶细刻纹镂孔足鼎
4 磨光黑陶鼎
1
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
2014/6 总第244期图6 红陶鱼鳍形足鼎
泰安公务员
5 司母戊鼎
王赐亚鱼贝,用乍(作)兄癸尊,才(在)六月,隹王七祀,翌日。”这是第一件正式考古发掘所得有纪年铭文的商代铜鼎。五祀卫鼎(图8,西周中期,陕西歧山董家村出土),鼎腹内铸铭文207字,记载了裘卫和邦君厉交易土地的事情,很好地注解了《周礼》所说“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同时这篇铭文中有确切纪年,使五祀卫鼎不仅成为西周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也为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珍贵资料。
3 鼎逐步形成计量标准器的作用山西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电话
古代计量与鼎一样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逐步成为古代礼的一部分,进而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战国中后期,随着礼器日用化趋势的影响,鼎作为身份标志和国家政权象征意义也逐渐减淡,两者逐步融合起来,一部分鼎开始兼有礼器和计量标准器的作用。
据丘光明《中国古代计量史图鉴》介绍,在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出土有鼎形原始陶量,说明已经有鼎作为量器。
吴慧《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记载的战国时期计量铜鼎有:魏国的“弗官铜鼎”,自铭“容<”(“<”为魏、卫等诸侯国量器单位名称),实测容水7 190 mL。大梁铜鼎、安命铜鼎自铭都是“容半<”,实测大梁铜鼎容积3 570 mL,安命铜鼎容积3 600 mL,
即每台容积7 140 ~ 7 200 mL。此外还有“容三分”和“容四分”——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梁上官铜鼎、上乐铜鼎和大梁铜鼎,每台容积在7 143~7 200 mL 之间。河南泌阳出土的平安君鼎,铭刻“四分<”,实容1 800 mL。
秦代计量铜鼎(图9,河南新野城关乡出土)腹部铭文:“十三斤五两  十斤 销  一斗半斤”,耳部
铭文:“要一斗半斤一合  重  三斤五两十半”。
汉代官府和民间制作的众多铜鼎上有质量、容量和尺寸的铭记。彭阳铜鼎(图10,西汉,甘肃庆城董志乡野林村出土)盖上及口沿上各有铭文一组,盖铭为“彭阳重三斤四两容三升”,口沿铭为“彭阳重七斤容一斗三升”。经实测,鼎盖重805 g,容625 mL;鼎身重1 725 g,容2 700 mL,按照鼎盖和鼎身所刻铭文的质量、容量计算,得知这件铜鼎铭记的汉代质量,即每汉斤为247 g,相当现在市斤的一半;其容量每汉升为207.95 mL,相当现在每升的五分之一。上林铜鼎(西汉,陕西西安高窑村出土)铭文“上林宣曲宫初元三年受东郡白马宣房观鼎,容五斗重十九斤六两,神爵三年卒史舍人工光造第十五”;长沙元年鼎(图11,西汉,湖南长沙枫树坪出土)口沿下一圈铭文“敕庙铜鼎一容斗五升有盖并重十五斤六两长沙元年造第三”;博邑家铜鼎(图12,西汉)盖上铭文:“蒲反迎光宫铜鼎盖第十一”,身部铭文:“博邑家铜鼎容一斗重十一斤永光五年河东平阳造”;广平五升铜鼎(图13,东汉,河南淮阳出土)刻有“广平五升鼎重八斤永平十六年八月十九日工伍当造”等。从上述铭文可知,西汉时期的铜鼎不仅是礼器,而且也是标准量器。
秦汉以后,随着旧礼制的瓦解,鼎逐步走下神坛,回归日常生活。直到今天,鼎在生活中仍随处可见,一是国家、政府在隆重场合铸鼎作为纪念载体,延
续国家政权这一传统象征,二是民间作为礼品、包
图9 计量铜鼎
图7 亚鱼鼎图8 五祀卫鼎(下转第70页)
国内统一刊号CN31-1424/TB 2014/6 总第244期
英语四六级准考证号回证仪器检测的准确可靠。6 检测器基线漂移采集时间调整
规程中,基线漂移规定采集时间为1 h,基线漂移用1 h 内基线偏离原点的值(AU/h)表示;新规程中规定了基线漂移规定采集时间为30 min,基线漂移用30 min 内基线偏离起始点最大信号值(AU/30 min)表示。缩短采集时间是根据实践证明的,30 min 基线漂移足以反映此仪器的基线漂移性能。故通过此调整,既保证检定准确度又提高了检定效率。
7 流动相统一
旧规程中,流动相依据检测器不同,分别有100%甲醇,85%甲醇/水溶液和100%水溶液。新规程中,统一流动相为100%甲醇。新规程中的标准物质都用甲醇作为溶剂,所以用100%甲醇作为流动相能加快检定效率和准确性,且甲醇是弱极性的有机溶剂,能有效延长C18谱柱使用寿命。
注册会计师报考需要多少钱8 荧光检测器整机性能检定波长设定修改
旧规程中,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设定分别为345 nm 和455 nm;新规程中,修改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90 nm 和330 nm。这是因为检定用的标准物质改为萘-甲醇溶液,而萘在290 nm (激发波长)和330 nm(发射波长)有最大荧光强度的特性,故修改了波长设定值。
9 增加了输出信号规定说明
市场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品牌的液相谱仪,使用的谱软件也各不相同,输出信号有mV 或V 表示,也有pA、AU、FU 表示。在实际检定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用mV 或V 表示时,依据旧的检定规程有时
就无法判定该检定项目合格与否。现新规程中对此用“注”的形式作了规定:若仪器的输出信号用mV 或V 表示,注意查看仪器说明书或仪器标牌标明的其与AU(FU)的换算关系;若无特殊标明通常可按照1 V=1 AU(FU)进行换算。通过此规定,解决了检定人员在实际检定过程中由于单位不同而影响仪器判定结果的情况。
10 增加了引用文件和附录
对比新旧规程,新规程增加了引用文件:JJG 537-2006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时在旧规程附录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附录B:单器滤光片的性能测试和附录C :不同温度下流动相密度;将旧规程附录B :
检定证书(内页)格式和附录C:液相谱仪检定记录格式分别变为新规程附录D 和附录E,部分内容稍作修改。
11 结语
综上所述,与JJG 705-2002相比,JJG 705- 2014更为科学、系统、合理,扩大了适用范围,统一了检定技术条件和检定项目,简化了主要技术指标及方法,更符合对当前仪器检定的实际要求,更具可操作性。检定人员通过以上解析能更好地理解新规程,使其更准确、更全面、更科学地对液相谱仪进行计量检定,以确保液相谱仪的量值准确、可靠。参考文献:
[1]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JJG705-2002 [M]. 北京:中国计
量出版社,2002.
[2]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JJG705-2014[M]. 北京:中国计
量出版社,2014.
装和商标,用来象征吉祥如意。
4 结语
鼎从八千多年前开始出现,从生活器具到权力表征、礼制用器、计量标准器具,逐渐变为文化符号,其演变过程不仅是一种器皿的变化,更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图10 彭阳铜鼎图11 长沙元年鼎图12 博邑家铜鼎图
13 广平五升铜鼎
参考文献:
[1] 河南博物院编. 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M]. 郑州:大象出版
社,2013.
[2] 吴慧. 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
[3] 丘光明.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鉴[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4] 姜俊贤. 中国古代度量衡系统之追溯[C]. 台湾计量工程学会暨西
安两岸研讨会会讯,2004.
普工招聘网站(上接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