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专家共识( 第一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
国家主治医师考试网报名入口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COVID-19 专家组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
摘要2019 冠状病毒病( COVID-19) 疫情期间,神经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难度增加,挑战巨大。疫情期间以神经系统疾病就诊的部分患者可能合并COVID-19,容易误诊、漏诊,并带来隐形传播和院内感染。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NCU) 院内感染发生风险高。在疫情防控期间,神经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应将疫情防控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进行筛查及风险评估,权衡利弊,在及时救治患者的同时,减少COVID-19 传播风险。
自考本科需要什么条件
关键词2019 冠状病毒病;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疫情防控; 专家共识自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暴发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将导致此次疫情的病原体正式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2019-nCoV 主要累及肺,同时还可能累及消化、心血管、血液、泌尿和神经等多个系统。因此,WHO 宣布由2019-nCoV 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 冠状病毒病(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鉴于其传染性强、
人普遍易感,且无特效方法,2020 年1 月2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简称国家卫健委) 公告( 2020 年第1 号) 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管理。
此次疫情正值脑血管病高发的冬春季节,以中老年、合并慢性病为主的脑血管病高发人,同时也是COVID-19 重症型的高危人,一旦同时发病将极大的增加救治难度。部分COVID-19 患者早期可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而发热和咳嗽等肺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 部分以神经系统疾病前来就诊的患者,可能处于COVID-19 的潜伏期而未表现出症状。因此,即使入院前严格按照流程分检、筛查,仍不能完全避免将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不典型COVID-19 患者误收入病房而造成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是助长疾病传播、增加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严重不利因素,在初期防护不力的情况下院内感染率可高达41%[1]。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CU) 由于环境封闭,气道开放的重症患者比例高,因此院内感染的风险更高,更需要密切关注、有效识别COVID-19,并制定良好的风险规避机制,以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安全,遏制疾病传播。
为增强NCU 对COVID-19 防控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性,我们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第一版)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六版) 》[3]等相关文件,结合最新文献和防疫中积累的临床经验,特起草《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共识》。主要目的: ①针对常规院前筛查COVID-19 后仍有可能遗漏的神经急危重症患者,如何进行NCU 内的防控; ②针对疑似
或确诊COVID-19 的患者合并神经急危重症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如何进行合理。
本共识将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最新相关诊疗方案及临床研究结果而及时更新。
COVID-19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
( 一) 病原学特点2019-nCoV 属于β 属新型冠状病毒,以RNA 形式存在。研究结果显示,2019-nCoV 序列与蝙蝠冠状病毒非常相似,整体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96.2% ,与SARS 冠状病毒存在79.5% 的序列同源性[4]。2019-nCoV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min、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内蒙古招生简章>2017年2月16日
( 二) 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 主要为COVID-19 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为目前确定的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国家公务员局调剂专题网站3.易感人: 人普遍易感。
COVID-19 临床表现及诊治
( 一) 临床表现
没有准考证号怎么查六级成绩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COVID-19 潜伏期1 ~14 d,多为3 ~7 d,最长报道24 d [3,5]。
COVID-19 常以发热、干咳和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和结膜炎等。也有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和肌肉酸痛; 平时血压控制良好者,可突发血压升高。
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检查无肺炎表现; 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炎表现; 重型病例多在发病1 周左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多数患者C 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严重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减少,血小板降低等。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2019-nCoV 核酸。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 二) 诊断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六版) 》[3],并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疑似病例
( 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 d 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
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 d 内与COVID-19 感染者( 核酸检测阳性者) 有密切接触史; 发病前14 d 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聚集性发病。
( 2) 临床表现: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具有上述COVID-19 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 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 条。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 1) 实时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 核酸阳性;
( 2) 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2019-nCoV 高度同源。
( 三) 原则
1.根据病情确定或改变场所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疑似患者应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2.方案
总体上采取综合性个体化策略,可采取对症支持、氧疗和中医药。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者,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在病程超过1 周的患者,应警惕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发生。重症患者可酌情短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可使用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注意药物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