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 儒家经典整合单元 教学设计
一、更新教学设计理念,立足单元整体
统编本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共包括6篇经典文本,具体为《〈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3篇儒家经典,《〈老子〉四章》《五石之瓠》2篇道家经典,《兼爱》1篇墨家经典。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必然是针对每一篇经典文本进行字词疏通,归纳提炼主旨思想与写作手法之后,进行课后字词句的强化为主。这样的设计思想与方法,明显已经无法适应统编本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变化,也不利于当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无法解决现实情境中的语文问题。
因而,教师必须要转变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从单一文本的解读走向单元整体设计。这种变化是一种必然,其依据来源于课程标准、教材等转变,并且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以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为例,其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即要求对于经典传统文本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的表面,应该深入到其中“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这一点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课程目标
中的“传承中华文化”等是高度统一的;新教材第二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之一要求“辩证思考”本单元课文中的经典名句,也是课程标准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科素养的具体体现与实践。从新教材第二单元的篇目数量而言,与之前的教材相比,数量明显较多,这也从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在安排教学课时、设计教学过程时,不能拘泥于单篇文本的片面,而应该合理统筹,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进行任务的设计与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单元教学的整体效果,明确主要任务,打通单篇文本之间的隔阂,达成更大的单元学习目标。
二、明确单元研习任务,设计主次任务
1.整合单元课时,预习提升效率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中给予了我们相关的教学提示:“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因而,在第二单元课时安排方面,根据篇目的数量与长短,从整体进行安排,基本每篇课文安排1-1.5课时的内容(每周一节长课60分钟),通过预习作业提升课堂效率,并且安排1-2课时进行单元内容的贯通。
第二单元的课前预习作业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针对经典文本的大意理解。首先要求学生将课下注释搬到课文中,理解主要内容;其次,通过结合课下注释与运用古汉语字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文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标注存在难点与疑点的字词句,作为课堂讲解过程中字词疏通部分的重点。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基础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提前完成,为后续相关从传统文化的拓展与单元任务的贯通预留相应的时间。
另一部分则是学生在自我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提出一到两个对于文本理解上的疑点与难点,并且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分类汇总。其中一类属于无效问题,例如“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等,可以直接删除;另一类问题则具有相应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儒家中仁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有很多种定义”“《大学之道》中为何把相似的道理按照不同的顺序讲了两遍”“五石之瓠最后的使用怎么看出来是大用”“在当下社会中,是否能够实现墨家兼爱的思想”等,这类问题显示出对于文本的认真阅读与思考,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后续课堂设计的重要参考与依据;并且,这些问题也可以作为单元整体贯通的思考方向,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单元贯通,使得学生真正能够有所得。
2.明确主次任务,解读兼顾贯通
本单元共四个单元研习任务,概括起来分别为:安徽高考试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总结概括不同文本各自的风格特点,并进行交流;整理“之”“乎”“者”“也”等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时代背景,辩证思考本单元经典名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及学生学情等方面,有所挑选与侧重,确定作为本单元主要研习任务,其他两个渗透于单篇文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主任务一: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本单元经典篇目涉及到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流派,内容丰富而各异,如何将它们统合到一个大主题之下进行单篇篇目的学习与贯通,应当需要参考单元研习任务中的指导意见。其中写道:“本单元课文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因而,以“立身处世”作为本单元教学设计的主题之一,进行整合、拓展与贯通。
次任务一:了解诸子百家学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诸子经典中的思想内涵运用到现实的立身处世中,需要對其基本思想进行必要的大致了解,从而更好地加以辨析和运用。
寿县人民政府网这一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回顾初中及高一学年中涉及的相关篇目与内容进行整理,诸如高一语文必修下的《庖丁解牛》《齐桓晋文之事》等篇目。在此基础上,提供学生相关的阅读推荐,作为必要的资料补充。根据本单元特点,整理了主题为“诸子百家”的阅读推荐,主要包括简要介绍、哲学思想、各家辨析等几个主题,让学生在回顾儒、道、墨等文学文化常识的基础上,对相关流派思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为辨析各家思想的异同做好知识层面的准备。
次任务二:作文小贯通,思考现实意义
第二单元儒家经典包含《〈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三篇文本。侧重点各有不同,《论语》的“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重点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理解“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虽各有不同,却始终围绕着儒家精神,因而我们通过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三者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将作文材料设定为:“有人认为拯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需要中国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可以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对此你有何思考?”将作文的写作与单元教学相结合,通过现实问题设置真实情境,进而思考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如何运用儒家文化与精神去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世界不同人的争端,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
次任务三:单元大贯通,创设真实情境
结合教材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与单元研习任务,将“立身处世”作为单元大贯通的立足点,借鉴《语文教学教师用书》上单元设计举例中的学习活动三,通过表格的形式,初步梳理三家在处世态度方面的异同,探究这种异同形成的原因:
考公务员哪家培训机构好>山东省公务员省考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问题,为学生使用诸子学说创设真实情境。我们选用了报考北大考古系女生钟芳蓉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面对网上各种不同的评论,尤其是对其没有“钱途”的说法,如果你是钟芳蓉,如何运用儒家、道家、墨家等学说去回应,表达自己选择考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古系的理由。在现实情境的思考中,学生进一步去了解儒家、道家、墨家在立身处世方面的不同,在同学们相互的解答中,也完善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惠州人才网招聘网主任务二:辩证思考,借古观今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诸子百家的学说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各种不同文化与价值观又在不断冲击当下学生的思想,如何让学生更加辩证地看待诸子学说,并且能够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与主流价值观,进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因而,我们通过以下的次任务尝试去实践。
次任务一:结合学情,辩证思考
单元研习任务中提到:“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而在儒道墨三家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学生普遍对于儒家较为熟悉,因而我们尝试选择儒家较为经典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理解的基础
上,给予学生另一个方向的思考“己所欲,就能施于人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撰写500字左右的名句思考。学生大多能够充分结合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人际交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辩证而实际的思考,最终达到“己所欲”与“己所不欲”本质上的相同、“己所欲”方面的良好品行如何有效地施加于人的思考,拓展对于经典语句的理解,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
次任务二:配套练习,深入辨析
儒家、道家、墨家三家,在各自的学说中都涉及到一些共同的概念,比如“仁义”“爱”“利”等,但也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关键概念做好辨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各家学说。同时,借鉴与教材配套的练习部分上的习题,例如在《兼爱》篇的练习中,第2题“根据下面的材料,联系课文,简要分析儒家的‘仁爱与墨家‘兼爱的不同含义”,材料中涉及到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与墨家批评儒家“亲疏尊卑之异”的思想。结合学生之前的知识储备与课文内容,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儒家的“爱有差等”与墨家“平等之爱”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这两种“爱”的实现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这两种“爱”并无优劣之分,只是思想主张的不同。在完成以上辨析的基础上,补充道家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思想,去做儒道墨三家关于“爱”的不同主张与思想,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三、实践之反思
在使用统编本教材进入高二之后,结合之前各类资料与名师示范课。笔者对于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进行了方法上初步的归纳,主要通过以上第二單元的单元设计进行展现。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与困惑,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不敢。即便明确了统编本语文教材单元设计的意图,在具体单篇篇目的课堂设计与课时安排中,依旧不敢过于放宽手脚。尤其是像第二单元这样的文言篇目,在原有的教材中属于重点篇目,其中字词句的翻译与巩固,往往力求字字落实,因而需要的课时也相应增多,哪怕在行进过程中,试图抓住重难点,但在课下的巩固中依旧不敢放松。
另一个是不够。面对统编本新教材,深感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例如第二单元一共四个单元研习任务,主要完成了两个,另一个虚词的积累放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与课后的整理之中。
但第二个单元研习任务——概括各篇的风格特点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只是知其然,很难知其所以然,更难以将这种风格的感受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因而,需要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涉猎更多的专业著作,积累各种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单元的整体设计。
面对统编本新教材,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与实践,在一轮新教材的完整教学实践,加之语文教师自我不断地积累与丰厚,才能到更好的单元教学设计,发挥出新教材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