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如何寻“最近点”
新闻姓“新”,早有公论。新闻之“新”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导语在新闻中“首当其冲”。如果导语中出示的时间要素是明日黄花,就很容易使人倒胃口。讲故事、写小说可以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新闻导语处理时间要素,却必须遵循一个新闻写作特有的基本原理——寻“最近点”。中国农业银行人才招聘首页
“最近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点”,即导语中的何时要素,应是新闻事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近”,即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最近的“点”。
请看下面的导语:
本报讯今年我省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
(摘自年月日河南某报)
厦门海关公务员报考条件
本报讯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广东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国聘招聘2023年(摘自年月日南方某报)
上述两例导语所选择的时间要素“今年”、“南巡讲话以来”,都是时间段,违反了“最近点原理”。
本报讯去年月日,贵州省安顺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长、副县长,共有名人民代表到会。结果,不太出名的袁冠宇,以票当选为副县长。
(摘自年月日北京某报)
这条新闻于月份见报,报道的却是去年月日的事。这个时间点属于“远”点,因此也违反了“最近点”原理。
本报讯年前,一个以四川籍无业游民邓卫东为首的团伙流窜到云南,采用“打一换一个地方”的手法进行。年月底开始,他们打着“《东方文化艺术报》丛书编辑部”等旗子,以“宣传”作诱饵四处拉赞助。今年月日,这个团伙被昆明盘龙区文化稽查队和盘龙公安分局查获。初步查证,受骗单位近千家,金额多万元。(  摘自年月日云南某报)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网址
这例导语反映的是又一种违反“最近点”原理的情况。当导语中涉及过去和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时间要素时,记者舍近求远,把时间上较远的一“点”写在了
前面,而将较近的一“点”放在后面,明显不妥。
恰当的写法应该是:
2021高考查询入口
本报讯一个打着“《东方文化艺术报》丛书编辑部”等旗号行骗长达年之久的团伙,月日在昆明被盘龙区文化稽查队和盘龙公安分局查获。
年前,一个以四川籍无业游民邓卫东为首的团伙流窜到云南,采用“打一换一个地方”的手法进行。他们以“宣传”作诱饵四处拉赞助。据初步查证,受骗单位近千家,金额多万元……
上面这些文字的调整,将月日作为“最近点”在导语中突出出来,而把“年前”这个时间“远点”(甚至是“时间段”)作为背景材料,放到主体中交代。这样的处理便于突出新闻的时效,避免“旧闻”之嫌。
河北省考试人事网有些新闻中时间要素的“最近点”是显性的,容易发现;而有些新闻的“最近点”需要花一番力气去寻。那么如何寻呢?
一、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
如对“水源污染造成食物中毒”的重大恶性事故的报道,今日凌晨出版的日报上,
新闻导语可这样写:
本报讯本市昨日发生一起因水源污染造成的恶性食物中毒事件。截至昨晚时半,有人被送进医院抢救,其中人因中毒太深死亡。
而对于晚报(或下午版)来说,因出版周期之故,错过了报道的“第一时间”,那么在今天下午见报的新闻中,如何处理时间要素呢?晚报记者应通过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以“今天上午”作为“最近点”在导语中出示,披露与此事件有关的最新材料,在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
本报讯对于造成人死亡、人昏迷的恶性中毒事件,本市有关部门今天上午开始调查,并已有初步结论:市第二化工厂将有毒污水排放至河中,附近农民使用不洁河水导致中毒。
(昨天下午事件的缘起、过程及医院抢救等内容则放在主体中,作为背景来交代)  以上就是一种通过跟踪新闻事件发展来寻“最近点”的方法。
二、挖掘今天的新闻依据。
我们知道,无论传播手段如何完备,无论采访网络多么广大,也不管记者捕捉新闻的能力多强,总会有具备相当价值的新闻成为“漏网之鱼”,需要补报。另外,有些报纸是周二、周三报,或周报、半月报,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无法报道当天或昨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