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新闻也不例外。对于新闻语言来说,首先要求明晰准确,但在准确的同时,不排斥模糊。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的边缘区域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中心区域,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区分是清晰的,如“早晨”与“中午”、“青年”与“老年”、“胖”与“瘦”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外延,虽然没有“一刀切”的明确界限,但中心区域是分明可辨的。[1](p40)
一、新闻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
1.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
大多数新闻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没有精确的界线,难以清晰分类。各个个体的边缘存在着相似性,使之互相关联;各个个体又有不同的质,使之相互区别。宇宙的广袤、事物的无限可分及渐变性,使人们难以明晰或精确地确定某些事物的性质,更难确定表示这些事物的约定俗成的概念的外延。有硬壳的蟹失去它的壳后暂时变成一个软壳的蟹以便继续生长。物种随着时间改变和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界限清晰。在自然界是这样,在历史领域也是这样:不同朝代和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研究的对象和系统越复杂,复杂程度越高,精确程度就相应降低,模糊程度相应上升。
2.新闻写作中思维的模糊性。
客观事物的界限模糊,关于这类事物的信息也是模糊的。由模糊信息形成的概念是模糊概念,根据模糊概念所作的判断是模糊判断,模糊概念和模糊判断又导致模糊推理,因此新闻写作中思维的模糊性也是客观存在的。[2](p359)思维的模糊性指人们在感受、理解、提炼、表现客观事物时思维的不清晰界限、不明确状态,即指关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时显示出来的“亦此亦彼”的思维现象。[3](p348)认识主体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认知过程具有模糊性,认知能力也有许多局限。但从人的思维潜力来看,
它不仅具有严密精确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具有灵活处理模糊性对象的能力。高级厨师靠“掌握火候”做出拿手好菜;有经验的中医靠“望闻问切”来诊断疾病。而“火候”的掌握及“脉诊”用的就是模糊识别法。新闻主题的酝酿和确定,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突然性,不是靠作者的逻辑推理完成的;它的内涵也是变动发展的,不同的受众对同一主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一些重大问题和事件,是包含很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记者调查研究时,不可能也不必对所有的因素都做出精确衡量,常常是略去无关紧要的因素,比较迅速地从总体上作出判断和评价。特别是在预测性新闻中,如“特大丰收”、“大体持平”、“稳步增长”、“前景黯淡”等模糊评判能使事物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得到合理表达,提高预测的科学性。[4](p161)模糊思维在认识中并不意味着绝对不精确。研究某些现象,不必追求其绝对的精确,对事物一些细节的模糊和忽略,反而会使事物的主要方面、研究的主攻方向更明确。一些模糊性的形象、概念会促使人们进行多向思考和变通思维,进而孕育出新的创造性思维。
在新闻写作中,模糊思维是记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能起到清晰思维不能起到的作用。
3.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自身固有的属性,对于一个语言社团的一切成员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是这样。语境可消除歧义,但不能消除语义的模糊性。事物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语言是静态的,不因经历一段时间而改变;世界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用静态的、有限的语言表达运动的世界万物有时必然不够精确。例如,太阳一天中在天空的位置随时改变,但我们只能用“夜”、“昼”、“黎明”、“黄昏”、“傍晚”等几个词语来描述这个瞬息万变的过程。
有些词类的性质是不确定的。专用名词的划分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35岁属于“青年”还是“中年”?谁也不能断
李国英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435000)
摘要:新闻模糊语言客观存在,且具有特殊修辞功能。模糊与精确辩证统一,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关键词:新闻;模糊语言;修辞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07)02-0112-03
新闻模糊语言初探
作者简介:李国英(1974—),女,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湖北社会科学人文视野・语言学
・112・
定。一些动词特别是情态动词(可能、或许)本身就带有模糊性。形容词如“高”、“低”、“好”、“坏”等词义的外延都是不清晰的。新闻模糊语言大致有四个类别:
(1)表时间:今天、昨天、最近、不久前等。
(2)表数量:某人、某单位、大概、大约、一、一点、一些、一盘、一堆、三五天、二三十个、七八十岁、20多人、30来岁、万把千、百把十、十把个、20上下、1周以上、1米一下、35个左右等等。
(3)表程度:重大、比较、基本、显著、很大、明显、较大、稍微、很、极其、更、尤其、偶尔、往往、常常等等。
(4)表反义:美丑、高低、宽阔、狭窄等等。
在新闻报道中,有时模糊性的概念比精确性的概念更恰当。电台电视台播音员在节目开头常常说“各位听众(观众)早上好”,如果说成“各位听众(观众)早上八点十分好”,岂不贻笑大方!
简言之,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导致人们思维的模糊性,思维的模糊性导致语言的模糊性,而思维、语言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上述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新闻模糊语言客观存在的基础。
二、新闻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的辩证关系
1.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相对的,两者没有截然分割的界限,可以互相转化。
护士资格证2023年考试报名语言不可能绝对精确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与客观事物相比,语言符号是有限的。正如康德在《判断力的批判》中说:“至于审美意象,我所指的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呈现在这种想象里面,可以使人产生许多思想,然而又没有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与之完全适当,因此就永远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它,使之变得明白易懂。”法国18世纪大哲学家狄德罗也说过:“没有语言的帮助,那几乎什么也记不住,而要准确地表达出我们感觉到的东西,语言几乎永远不够使。”
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可以互相转化。世界万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如数词是精确语言,也可表达模糊概念。“两小无猜”的“两”、“三生有幸”的“三”、“八拜之交”的“八”、“十里长亭”的“十”就从精确词变为模糊词了。如的新闻名篇中的“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万船”就是虚指,是模糊概念。模糊词也可转化为精确词。如“硬”、“软”是模糊词,但“硬卧”、“软卧”“硬件”、“软件”、“硬水”、“软水”、“硬着陆”、“软着陆”等都是精确概念了。
2.模糊语言有时比精确语言更能体现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模糊不等于含糊,“含糊”是一个有多种语义解释的词语或句子,以多义词为代表。如“深”有多个词素:“颜”深、“水井”深、“感情”深等。模糊也不等于歧义,“歧义”指词语或句子可表达多种意义,并且这些意义之间无多大关联。如“新生”可指“新学生”和“新的开端”,这两个词义无关联。模糊语义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语义的边缘成分上,其中心成分是确定的。新闻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新闻报道的及时性,记者对新闻事件规模的大小、程度的深浅、影响的强
弱等一时难以作出精确的判断,只能采用模糊语言综合分析和概括评述。这种模糊表述看上去不准确,但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作留有余地的动态报道,反映了事物发展演变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某些时候,模糊语言要比准确性的表述更真实更客观。正是“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生产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生产任务基本完成”、“小康水平”、“高技术”、“战略产业”、“宇宙人”、“市场发育程度”等模糊判断及模糊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3.模糊语言与认识主体的主观性有关,是模糊与精确的辩证统一。
前文已谈到,人们思维的模糊性易导致语言的模糊性,所以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就会对语言的精确与否产生影响。主观性指人们对同一词义的适用极限即词义外延在主观理解上的差异。词义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通过严密推理而是直接感知运用语言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所处时代、文化教养、民族风俗等的不同,对事物的质和量会形成不同的主观判断。一些词义的外延模糊带有认识主体的主观彩。
当然这种主观性仍是以客观存在为基础的。如同是一新闻事件,有人认为其新闻价值“大”,有人认为其新闻价值“小”。1992年11月,一架由广西飞往北京的飞机遇难。地方电视台的记者抓拍播放了很多现景,包括飞机残骸、遇难尸体的特写镜头,以满足一些观众的猎奇心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是救护场面的全景,用模糊镜头处理尸体画面,既避免给电视观众造成过度刺激,又照顾了遇难家属的情绪。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运用不是表达不清,而是为了表现特定内容,是一种讲求分寸,讲求量度的策略性语言,是模糊与精确的辩证统一。
4.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综合运用相得益彰。
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各有其道,在不同的范畴发生作用,综合运用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既可维护新闻的真实客观,又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如描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斯拉夫的行径,可用狂轰滥炸、杀人无数、生灵涂炭、血肉横飞之类的模糊语言,也可用精确语言:
“(北约)出动了25000架次飞机、发射了14000枚导弹和(其中有4000枚不是精确制导的)”,“超过100万科索沃人被迫离开家园”(美国《纽约时报》1999年5月27日引美国前总统卡特语)。
再如介绍股市,可用“牛气冲天”、“熊市低迷”等模糊词语。也可用“2000年4月14日的股市上的科技股票价格暴跌,纽约交易所跌5.6%,纳斯达跌9.67%”;“雅虎缩水50%,亚马逊坠落60%”等精确语言。精确语言提供明晰信息,模糊语言用语简省,概括性强,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三、新闻模糊语言的修辞功能
1.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简明性,在交代新闻背景和概括新闻情节时常常运用。
安徽自考教育
如《我国多数地区人口平均寿命超过70岁》一文写道:目前,多数地区的人口平均寿命超过70岁(男性略低
・113・
2019护考分数线
于女性),而解放前平均生命仅约40岁。这标志着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再如下句话:
他从20岁开始以学写剧本为终生职业,盖出于个人爱好,而后来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不能照自己的意愿写自己的文章了。
此两段中划线词都是模糊概念,简洁明了。有时采用精确语言反而显得罗嗦。如:
由4个男人、8个女人组成的陪审团在对一个辍学的19岁的高中生两年前杀死了他的18岁的女朋友一案进行了21个多小时的辩论之后才判定他有罪。
2.表达灵活自由,委婉含蓄。
报道时,在不宜公开表明态度和不宜过细或不宜把话说得过死的情况下采用模糊语言,可使表达的内容有灵活的理解或解释的余地。如下则新闻(下划线词为模糊词):宣武酱油厂多年失修,1974年经有关部门鉴定,应停产修建,厂里立即向商业局报告,商业局又向市级机关打报告,三年之间写了22次,根本挂不上号,直到1977年底,市里才批准建新酱油厂,并给50亩地,指标下到厂里,一位书记把地转给了产值高的汽车配件厂等单位,经力争,区委才从煤建管理处要出8亩地给了酱油厂。
在批评报道或反映有策略性的问题中常见模糊语言。如:
猎头招聘
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乡统筹、村提留不能超过农村人均收入的5%,可有些人就是不听,随意向农民搞摊派。
“有些人”是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体,用这个模糊概念是因为不便指名道姓。
3.描写场景和刻画心理时,具有形象生动活泼的作用。
世界存在许多界限含混的事物和现象,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从一种不确定的形态中去体验它们。模糊语言能以其扑朔迷离的特点调动人们的想象力,对事物及现象的实际产生了精确语言所不能及的感受。如:
溥杰说,他第一次晋见总理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但是,总理亲切、温厚的态度,以及他的渊博知识,使溥杰为之倾倒。
上句话中的划线词的词义的外延是模糊的,却生动地表现了溥杰的心情和心态,也传神地刻画出总理的光辉形象。
又如关于1999年8月11日日偏食的情景,从法国桑利斯发出的报道这样写道:
12时22分54秒,“日牙儿”终于消失了。天空霎时昏暗下来,恰如掌灯时分的天,又似黑云密布,大雨降临的景象。人中惊叫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我们原以为食尽后的几分钟内,天会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不想,少顷天即由暗转明。再用观测镜望去,天空中重又呈现出一个桔红“日牙儿”,只是开口朝左了。整个过程经历不到1分钟。继续观察,月球慢慢左移,太阳的缺口越来越小,按照中国的古老传统,就像中秋月饼被“天狗”咬了一口。13时43分50秒左右,太阳完全恢复了原貌。
以上这些划线的模糊词语,将日偏食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趣味盎然,使读者如临其境。如果换用精确语言,势必减弱表述的形象感和趣味性,作品的可读性就大打折扣了。
4.运用模糊辞格,使语言风趣幽默、意味深长,或增强作品的哲理性。
比喻、比拟、通感、移就、拈连等模糊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化抽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使语言凝练别致。例:《中国青年报》刊载的新闻《“巨人的肩头”在哪里?》:250年前,科学巨匠牛顿颇富哲理地说,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踩在巨人的肩头上……
一位青年说:“大学时,别说牛顿的肩膀,爱因斯坦的肩膀也敢踩……谁知,进了企业,感到处处都是‘溜肩膀’,踩不住!”
这篇报道里,双关语“溜肩膀”信手拈来,意味深长。
越南搞地区霸权主义,出兵侵占柬埔寨,自己国内经济一团糟,还不断向苏联伸手乞讨,引起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对此,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
某日,苏联直接命令越南人:“勒紧裤带!”越南难堪地答复:“请援助我们每人一条裤带。”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哪些香港《大公报》做了一个标题:苏命越南:勒紧裤带!越南电答:裤带吃紧。如此幽默,堪称绝妙!
通讯《探索真理的人——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的事迹》一文写道:
“在攀登真理山峰的路上、脚下多是悬岩峭壁,头上常是恶风险雨!不少人只迈出一步、两步,便停步不前;有些人则变成了打人、绊脚的‘石头’。只有不畏艰险、忍辱负重,经受得起重重严峻考验的人,才称得起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真正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战士。”
江苏省成考教育考试院“悬岩峭壁”、“恶风险雨”、“石头”形象地比喻了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步”、“两步”、“停步不前”比喻在艰难险阻前的退缩。这种模糊辞格的运用使作品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内涵。
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说:“准确性在一种情况下要求更大的精确性,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容忍一定的模糊性。”新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更重视语言的准确性。模糊
语言也能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新闻模糊语言既产生于新闻事物及现象的模糊性,产生于写作思维的模糊性,也产生于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新闻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运用不当则会削弱新闻价值。恰当处理模糊与精确的矛盾关系,该用精确语言用精确语言,该用模糊语言用模糊语言,使新闻作品既准确报道客观事实,又具有可读性,扩大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徐熊.新闻思维与新闻心态[M].南京:江苏出版社,1994.
[3]欧阳宏生.新闻写作学概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4]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郁之行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