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河南省安阳市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教育学》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布卢姆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
【参考答案】:A
2、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参考答案】:B
【解析】:考查智育的内涵。
3、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B
4、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B、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参考答案】:B
5、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A、斯密斯
B、泰勒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参考答案】:B
【解析】: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
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答案】:A
【解析】:略。
7、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
A、最近发展区
B、潜能发掘区
C、思维表现区
D、教育最佳区
【参考答案】:A
8、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是()。
C、德育
D、体育
【参考答案】:C
【解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理论是德育的要求。
2021四六级成绩查询身份证
9、教师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日记属于侵犯学生()的行为。
A、人身封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C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题干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0、教师在观察教室里进行班级活动时,可以发现三类力量,其中一种力量是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行为的力量,我们称其为()
A、消极力量
B、中性力量
C、惰性力量
D、积极力量
【参考答案】:B
【解析】: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
重庆招考网查成绩查询1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效度
B、信度一
【参考答案】:A
1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教资合格证明查询
C、文化
D、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江西省考报名【解析】:见大纲中对生产力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参考答案】:B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4、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A、导入、详述和汇总
B、导入、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参考答案】:A
【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人、详述和汇总。
15、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教育学著作的学者是()。
B、陈鹤琴天河教育在线
C、杨贤江
D、蔡元培
【参考答案】:C
16、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的观点。
A、马克思主义
B、存在主义
C、自由主义
D、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17、学生的主要任务是()
A、学习
B、人际交往
C、升学
D、参加社会实践
【参考答案】:A
18、人们对物体的直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性
B、外倾型
C、场依存性
D、发散性
【参考答案】:C
19、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参考答案】:A
【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A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想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1、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A、双向作用
明年事业单位全部取消编制
B、指导作用
C、重要作用
D、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D
【解析】: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22、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A、我国社会发展现状
B、教育的方针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