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 第1期2021年2月25日
V ol. 26 No. 1Feb. 25,2021
Journal  of  He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功能的探究
罗玉婷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摘 要:教师资格“国考”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应运而生,成为准教师进入教育行业的一道门槛。除了具备评价、鉴定等功能之外,“国考”还被赋予了选拔功能,这对教师资格考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作为一项国家级考试,“国考”具备公平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价值导向。但由于试行时间较短,导致教师资格“国考”在承载选拔功能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从考试的组织设置、命题结构和评价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关键词: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功能
中图分类号:G 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 (2021)01-0104-05
收稿日期:2020-09-28
作者简介:罗玉婷(1995-),女,四川乐山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201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关
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该规定提出实行教师资格考试的明确要求:“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
[1]
也就是说教师资格证“国考”不仅具有评价、鉴定等功能,还增加了对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进行甄别和筛选的功能。这无疑是对教师资格考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于从2016年正式开始全面实施的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而言,需要进一步厘清其选拔功能与价值的逻辑关系。从而为教师资格证“国考”
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选拔功能的发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选拔优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供一个公平、科学、规范和权威的参考。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功能的价值引领
在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制定标准、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进行的全国性统一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一种标准参照考试。它是考生进入教师行业的入门性标准考试,但也要考虑到
对优秀教育人才的选拔。[2]
随着教师资格考试的
改革,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选拔功能逐渐显现,由此赋予教师资格考试多重性质。其中,公平性和科学性是本质要求,规范性是必要条件,专业性是考试的坚实保障。为更好地发挥“国考”的选拔功能,教师资格考试就应该具备公平、科学、规范和权威这四种特性。
1.公平性
有学者提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时期:初步确立期(1985—1995年);过渡和试点期(1996—1998年);全面实施期(2001年
起至今)。
[3]
随着制度的改革,我国教师资格考试经历了从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双轨制认证,到教师资格证统考试点,再到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国考”等阶段。教师资格考试逐步实现国家统一,是公平、公正选拔准教师入职的体现。不管教师资格证“国考”宣威市教育局
的目的是以选拔人才为主,还是作为一种符合标准的参照性考试,追求“公平性”
是其共同特征和共有理念。
[4]首先,就教师资格证“国考”本身而言,要提升教师职业准入门槛,同时为选拔优质考生提供
105 第1期
重要参考标准,这就要求“国考”过程必须具有公平性。“笔试+面试”的“国考”模式,将量化与质性两种评价有机结合,尽可能避免仅由书面成绩带来的应试结果,就是考试公平性的体现。但这种公平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平,并不是绝对公平。例如考官对于考生面试的评价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争取最大程度上的客观评价,是对考生的尊重,也是保障考试更加公平的体现。其次,就考试对象而言,“国考”取代双轨制,师范生不再享有毕业即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优待,与非师范生平等参与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实现教师准入机制上的机会均等。[5]显然,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认证的方式很难从根本上把握其是否完全符合优质教师的标准。但“国考”的改革促使师范生与非师范生能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范围内发挥其竞争优势,并对其能力和素养进行较为合理的评价。
2.科学性
考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考试目的源于社会客观需要,考试内容体现社会时代要求,考试形式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特征。[6]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科学性体现在考试的方式、内容和考试的结果评判上。科学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和结果评判对选拔具有教师教育潜质的考生具有重要影响。相比较过去以地域为主的教师资格证“省考”而言,“国考”考试方式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和科学性。以非师范生为主的“省考”采取由师范教育院校、市、州或县区教育局等组织开展,没有统一的考试规范。[7]而教师资格证“国考”是国家教育部官方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统一制定考试大纲,再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生考试。就考试内容而言,“国考”内容更加科学化。“国考”突破了传统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不再仅限于就教育学和心理学两方面对考生进行考察,增加了许多对教师必备素养的相对更加全面的考察。例如增加了对考生是否具有综合素质、教师师德、教育法规知识、实际教学能力等方面要素的相关考核。“国考”相比较过去的考试来说,难度增加,题型更加灵活多变,内容更加丰富,注重考查考生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符合教师岗位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要求。在对“国考”结果的评
定上,教育部制定相对完善的考试评分细则。如前所述,考试采取量化与质性两种评价方式,注重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尽量避免评价结果主观化,更加科学地选拔教育人才。
3.规范性
规范性不仅是对组织开展考试的教育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教师资格认证质量的必备条件。如果考试缺乏规范性,考试结果则很难为教师资格评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因此必须最大程度上保证考试过程的规范化。从目前来看,虽然教师资格证“国考”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制度,并负责“国考”的笔试和面试命题,但具体执行考试过程的是各市级教育部门,考试地点也分布在各市中小学。这一过程涉及人员广泛,掺杂不同人的利益需求,难免产生利益纷争。因此从制度上和法律上对考试及有关工作人员、考生加以规范化,保证考试的有序性和严肃性,是发挥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功能的重要保障。
4.权威性
关于教师资格考试《办法》中还明确提到:“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就其性质而言,教师资格考试本身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赋予教师资格“国考”更高的权威性,肯定了“国考”的重要性以及专业性,强调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这不仅提升了教师资格考试的信服力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也为教师的选拔和聘任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从而为提高教师选拔质量奠定基础。同时“国考”的选拔功能促使教师资格考试权威性的增强,两者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提升“国考”的权威性,促使教师资格证像执业医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一样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信服力,完善“国考”的选拔功能。
二、现行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功能存在的问题
教师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由于其门槛低和教师福利待遇的提高等原因在我国掀起教师资格考证热潮。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参加2019全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人数达900万。教师
罗玉婷: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功能的探究
成为令人青睐的职位,也逐渐成为竞争日益激烈的职业选择。在数量众多的考生中,让更适合的教师人选脱颖而出是“国考”选拔功能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国考”实行时间较短,考试制度的制定、命题内容与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国考”还不能较好地承载优质教师人才的选拔功能。
1.考试形式制定的权威性与公平性的矛盾
教师资格证“国考”实施以来,采取笔试+面试+试讲(说课)的形式在选拔优质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教师资格考试长期由教育部官方统一标准,导致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逐渐受到社会的质疑。在实施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时,教育部门是决策者,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考试工作,其中缺乏教育组织的参与。[8]事实上,像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往往采用的是多方组织认证的形式,且认证重心逐渐偏向教师教学实践考核的形式。由政府统一标准和考试形式的方法,提高了考试管理和考试规范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师选拔质量。但从长期来看,政策制定者缺乏对教师资格认证问题的实质性探讨,导致考试脱离考生实际情况,难以保证教师资格证“国考”公平选拔的价值导向。
2.考试命题内容的科学性与专业化的矛盾
教师资格证“国考”要为教师准入提供可靠的选拔依据,这就需要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专业性,即具有更高的区分度。就教师资格考试开放的目的而言,“国考”在更大程度上吸收引进优秀人才加入教学队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丰富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相比较以前的“省考”,现行的教师资格“国考”内容根据不同的学段和学科门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学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科门类总共包括语数外等十三门,不同学科门类的考试内容也有相应的区分。显然,“国考”在过去考试的基础上,较为合理地规划了考试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考”选拔的科学性。从考试通过率来看,与改革前的教师资格考试相比,“国考”通过率确实有所下降。教师资格考试难度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考生人数倍增,另一方面是因为考试内容较之前更加丰富和灵活多变。但仅仅增加“国考”考试科
面试时千万不能说的三个大忌目的区分和考试内容的难度,降低整体通过率,而忽视对考生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甄别,会导致“国考”资格化,从而不利于选拔出真正具有教师准入资格的准教师。
3.考试评价方式的主观性与规范性的矛盾
教师资格证“国考”是教师资格认证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未来教师各项基本专业素质的一种评价方法。[9]首先,就教师资格“国考”过程而言,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面试包括考官提问和考生
试讲(说课)环节。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完成教师资格认证的选拔过程。两部分都达到合格要求,考生才能顺利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国考”笔试部分更注重对考生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等的考察,对笔试结果的评价有一套健全的评分标准和监督管理体制,其规范性和公正性能得到有效保障。而面试部分则需要考生与考官进行面对面交流。由于面试主观题答案具有不确定性,除了应试者能否自圆其说外,面试得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试考官的个人衡量与判断。[10]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影响对考生整体的客观评价。其次,就“国考”考试本身而言,没有对考生专业特长和教学素养客观全面的把握,仅仅通过一次考试考生就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不足以为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真正适教、会教和乐教的人才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三、教师资格证“国考”承载选拔功能的对策分析
教师资格证“国考”是在我国教师职业准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其选拔功能和价值体现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国考”在提高教师准入质量中的选拔作用,首先需要从我国教师发展现状出发,开设相对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其次进一步完善“国考”内容,使其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最后深化对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评价,做到广度与深度相结合、量化与质性相结合,尝试建立更加合理规范的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
1.设置独立的第三方认证组织
我国教师资格考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
107 第1期
护师报名时间2022年报名入口
发展时间短。根据我国教师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借鉴西方国家教师资格认证组织或机构的设置。例如在教师资格认证发展史上最为久远的美国,基本上采用非营利性的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教师资格考试,全方位提供考试服务,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对教师选拔的干涉,最大化实现考生间公平竞争。反观我国“国考”,虽然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即考试制定、考试过程与考试结果由教育相关部门人员全权负责,但这一制度的实施容易导致非专业人士参与制定考试规则,出现行政命令脱离社会实际情况,对教师选拔产生不良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国家统一标准的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下放“国考”实施的权利,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设置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教师资格认证组织,保障“国考”选拔过程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提高选拔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构建反思+实践的考试命题结构
提高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选拔功能必须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提升考试区分度。首先,考试内容应符合各个学段和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标准。依据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层次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化考核内容。其次,具体考试范围应整合学科发展历史脉络,注重考察考生教师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学科知识的自我学习和教学反思能力。例如,芬兰对教师的自我学习和研究
能力要求很高,倾向将教师作为反思型研究者,提倡教师将研究内化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中,转化教学思维,运用反思和研究结果判断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决定。[11]为提升“国考”区分度,可在试卷中增加“选作题”,作答时不影响考试分数,考生自由选择作答,给予其独立发挥的空间。最后,在考查学生具体实践操作部分,命题除了具备灵活多变的特征外,较笔试而言,实践考核更加注重考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展现。二者共同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共同实现教师的准入和选拔功能,有效规避以往笔试和面试中出现“两张皮”的现象。[12]因此,考试选题应建立在笔试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教学反应及专业技能进行综合测试。
3.建立量化+质化的考试评价方法
对教师资格证“国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分析是为教师资格认证提供参考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国考”选拔功能价值体现程度的直接影响因素。规范“国考”评价标准,首先要细化量化评价标准,明确考试成绩认证的等级界限。我国教师资格证“国考”是由笔试+面试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的量化评价以最终考试成绩来体现。“国考”采取的是“合格制”,笔试成绩大于等于70分即合格进入面试,面试达到合格标准即可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但由于我国“国考”由各省市组织考核,自行选择考试考官,所以“合格”的标准界定还存在主观偏差,难以在不同的地区达成一致,导致考生质量选拔的不均衡。合理划分“国考”成绩等级标准,按照等级制将笔试与面试分数结合评价,划分考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等级,综合评价其是否具备教师教育素养。其次,量化评价基础上增加对考生考试过程的质性评价。一
是增加对考生教学过程的评价。例如,从美国普瑞克西斯教师资格考试的经验来看,除了对考生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运用学科教学法的考查之外,还增加了对考生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二是对考生的最终考试成绩进行再评价。对考生考试成绩的再评价,是对学生的量化成绩给出鉴定性的书面解释。综合评价考生的成绩和教学能力水平,有利于考官对考生进行教师资格评定时作出更客观的决策,提高“国考”选拔的效度和信度。
三把茶壶阅读答案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E B/O L].(2013-08-15)[2020-09-20].h t t p://n t c e.n e e a.e d u.c n/h t m l1/
report/1507/1139-1.htm.
[2][12]王世存,王后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必要性、导向及问题思考——基于对浙江、湖北两个试点省份首次考试情况的统计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12(4):32-37+18.
罗玉婷:教师资格证“国考”选拔功能的探究
[3]阮莉洪.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7-10.
[4][5][9]林培锦.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特征、价值及实践反思[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06-110.
[6]李家林.论考试的科学性与适宜性[J].考试研究,2012(1):37-44.
[7]曾华.新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特点及重要影响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230-231.
[8]郜越,郭辉.教育公平视角下对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4):69-72.
[10]魏和平,段文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评价中的隐问题及对策[J].考试研究,2020(2):96-102.
[11]李家清,梁秀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查指向探析——以地理学科为例[J].中国考试,2020(5):73-78.
A Probe into the Selection Function of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LUO Yu-ting
(School of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China) Abstract: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s came into being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ion, and became a threshold for prospective teachers to enter the education industry. In addition to the evaluation and appraisal functions,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has also been given a selection function,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expecta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As a national examination, it h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fairness, scientificity, standardization and authority. However, due to the short trial time,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selection function of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National Examination”, which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optimiz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exam, the proposition structure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Key words: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National Examination; selection;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