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综合素质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____三种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____ A.0.25—2秒    B.0.25—20秒    C.2—5分钟    D.5分钟—一辈子
4、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____ A.代用制    B.自用制    C.长用制    D.暂用制
5、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___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6、下列哪个不属于合作学习的特征____ A.分工合作  B.密切配合 C.团体历程  D.最近发展区
7、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A.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8、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____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B.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9、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进行分类。以下属于这一分类的是____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    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10、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____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考试考查    D.实施要求
11、请问下列哪项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____ A.繁衍后代    B.获取食物    C.逃避危险    D.参与交往
12、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____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13、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14、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____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1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____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性    D.沉思性
16、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____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17、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____ A.注意分散    B.粗心    C.知觉整体性    D.定势
18、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____ A.常规管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9、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____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
20、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哪一个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____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21、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应性,被称为____ 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22、下列哪种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____ A.升华    B.投射    C.退行    D.幻想
23、马斯洛将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____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____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5、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采用了下列哪种学习策略?____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公务员报考条件专业
26、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____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万能申论作文开头结尾
27、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之间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____ A.公益性    B.垄断性    C.独立性    D.非自愿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 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____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苛勒
2、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的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____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个案分析法    D.文献研究法
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____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军校无军籍研究生出路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教育心理学中,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 ____ A.学业测验和成就测验    B.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C.知识测验和兴趣测验    D.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验
6、一个测验的效度不包括____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预测效度    D.直接效度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报考7、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
这样的方法是____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8、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____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9、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学校称为____ A.校    B.塾    C.序    D.斋    E.庠
10、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____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____ A.历史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12、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____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3、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
14、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____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    B.教育投资    C.领导者的意志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5、多动症的基本特征是____ A.分心    B.注意缺陷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散
16、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也能鼓舞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是小学教育目的的____ A.激励作用    B.导向作用    C.评价作用    D.平衡作用
17、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____ A.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    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    D.计算机辅助教学(CAT)的研究与应用
1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由____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19、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____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教师教育网登录20、”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年的教育方针。 A.1957    B.1958    C.1985    D.1995
2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____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其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2、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____ A.宋代以后    B.春晚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