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广东省事业单位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自1901年首次提出“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活动需求即贫困”后,国际社会对减贫理论与减贫实践进行了不懈探索国外贫困的治理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强调“个人努力进取”的脱贫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个人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计,并主要通过个人收入在市场机制中保障自身福利。第二种贫困治理模式是北欧和西欧的福利国家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高税收抑制收入差异,再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相对公平的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机制。美国的贫困治理虽然具有很强的个体效率激励效应,但由于其无法救助所有贫困者而备受诟病。欧洲模式虽然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兜底作用,但背负巨大的福利负担,形成了福
利陷阱新时期我国设定了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我国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在扶贫政策方面,创新使用政府行政主导、干部驻村等方式;在贫困治理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筌国832个贫困县有436个摘帽,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表示:中国在对待扶贫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它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样的成绩不是开玩笑的。
(摘编自《精准扶贫:中国扶贫的新实践》)
国家医学考试网2021报名入口
材料三
在精准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月多元化扶贫方式,形成了大量可借鉴的模式。甘肃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改变了贫困地区的产业价值创造模式,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宁夏采
取补偿金融扶贫运行风险,有效破解了市场机制下扶贫开发的融资难困境,实现了生产风险共担、生产收益共享;四川采取“五大行动”补齐贫困地区医疗保障短板,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青海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实现“扶贫”和“扶志”同步、文化与旅游发展同步;云南从多维目标出发综合施策,保证了贫困众受教育机会,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个人素质和就业
率;贵州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疒泛参与扶贫开发,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编自《精准扶贫实践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
1.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缺乏技术、文化、资金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发展教育、增加投资可降低贫困发生率。
B.关注贫困人的健康状况,改善他们的医疗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C.贫困户的数量与其年龄成正比,因此,家庭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与其贫困程度成正比。
D.如何帮助平均年龄在50~80岁的贫困户脱贫,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攻坚的难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社会对减贫的不懈探索和中国的扶贫实践,表明消除贫困仍然是当今全球性的挑战。
B.美国所代表的脱贫模式强调个人努力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无法让所有贫困者摆脱贫困。
最新公务员工资晋升表
C.因为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北欧和西欧福利国家的贫困治理模式优于美国模式。
D.精准扶贫既要“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也要“扶智”,提供技术、文化支持。
3.我国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绩?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建设。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并将目标不断细化。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在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达到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7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产融结合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到要推进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改革。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到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近几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教育板块的细分领域加速资本运作,部分公司通过重组、收购、借壳等方式登陆A股或美股、港股市场。职业教育成为上市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例如,洪涛股份收购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将职业教育打造成公司第二主业;中国高科收购英腾教育,布局医学教育产业。
(摘编自《2018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前瞻网2019年2月15日)
材料二:
(摘自《高职院校今年扩招百万,数读中国职业教育现状》,新京报网2019年3月10日)
材料三:
一位职业学校的老师说:“现在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考职业高校。家长们认为从职业学校出来后做的工作都是技术活,俗话叫力气活,并且职业学校的学历没有竞争力。”他的看法反映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即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烟草公司待遇怎么样
关注职业教育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表示:“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另外,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还比较低,与当下产业结构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据统计,2018年中国职业院校有1.17万所,在校生超过2685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有七成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全国就业人员有7.7亿人,其中技术工人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20%,而高级技能人才只占约6%,中国的高级技工的占比仅为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的一半。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目标,就必须解决高级技工缺口大
的问题。大力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以不断适应中国产
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摘编自《全国政协委员纵论中国职业教育》,东方新闻网2019年3月11日)
材料四:
德国的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明明可以上大学,但他们最终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可见职业教育在德国很受欢迎。目前德国的职业教育整体上发展稳健,社会认可度很高,教育质量也很好。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而且企业这样做确实是出于自己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及社会责任。德国企业自主自愿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比较高。从几年前德国的全国统计数据来看,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占80%以上。
德国职业教育繁荣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德国从初中起就将学生分流。德国在初中时就对学生分流,学生主要进入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法中学。文法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高中一贯制学校,学生的成长路径为初中、高中、大学,德国人称这一路径为“国王大道”。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是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劳工阶层的孩子相对多一些。
我们不难发现,与德国职业教育相比,中国职业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而在德国,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家长很愿意让孩子读职业学校。
(摘编自《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中国科学报》2019年3月27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2017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高于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且一直保持在3%以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属2017年最高。
B.2013~高职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逐年增长,5年间增长近1000元,年平均增幅超过7%,2014年增幅最高。C.2018年,有四成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这一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规模超过1500
万人。
D.2008~2017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2018年,高职(专科)院校的招生规模与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相差不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些年,我国不断出台政策,引导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而今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达到世界水平。B.洪涛股份、中国高科等公司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收购职业教育机构,拓展业务领域,为早日上市创造条件。C.许玲关注职业教育多年,她从教育质量、办学条件、整体教育层次等方面客观地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D.我国职业院校为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高级技工缺口大,高级技工的数量不及日本的一半。3.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德国确实有值得我国学习之处。德国职业教育带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结合相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注册会计师在哪里报考长期以来,无论民间的济贫活动还是政府减贫干预,大都承载特定价值诉求或意识形态。20世纪以来,西方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与转型,既是各国政治经济演变进程,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过程,还是福利思想史的现实形态。随着“政策科学”研究的兴起,贫困研究与减贫干预转向科学化的模式,并带来反贫困特定维度上的效率与进步。然而技术化的贫困干预始终无法回避政治权力的制约。贫困治理的最优解依然只存在于理想情景,因而,有必要打破意识形态与科学研究的藩篱,尝试在意识形态话语与政策科学研究之间建构互动空间,突破实证研究“经验——理论”科学环的束缚,探索将政策及政策实践融入研究流程的路径。
2012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历史条件下产生了诸多发展和变化,贫困的发生情境、
反贫困行动的背景以及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变迁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扶贫理论演进和实践发展的前提与边界,这不仅是中国乃至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全新机遇,也是扶贫领域包括中国脱贫攻坚学术研究反思与革新的良好契机。2018 年中国提出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关联,从“短板”的角度审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面向共产主义理想的探索。
脱贫攻坚的实践在不断取得减贫成效的同时,也为反贫困理论创新提供了契机。基于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以及深入实践,中国学术界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延伸和拓展了扶贫思想,主要体现在贫困识别与瞄准技术方面、反贫困与贫困治理议题以及反贫困理念等方面。已有的研究不仅充分解释了何以“瞄不准”,何以偏离目标,同样也为政策瞄准提供了诸多用以改进的机制和对策建议。针对政策执行情境的约束,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驻村帮扶”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可行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些治理机制的缺陷。
中国扶贫开发理论创新进入了新的历史高度,其关键在于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进了脱贫攻坚实践,影响了贫困发生和反贫困实践的诸多结构性要素,从而为相关研究带来了全新的问题和经验,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并形成了诸多可借鉴的模式。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层面。此外,讲好中国的减贫故事,不仅需要好的经验和素材,同样需要好的讲述与呈现,这就需要研究者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中国话语与反贫困的全球议题之间实现创造性的转换,
从基于特殊经验的理论话语迈向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命题。
(摘编自黄承伟等《论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提出的精准脱贫攻坚战既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审视,又是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B.脱贫攻坚这一实践过程,不仅可以带来看得见的成效,还可以提供理论创新契机。
C.中国扶贫开发理论创新能够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关键在于发挥了政治制度上的优势。
D.技术化贫困干预的治理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政治权力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中国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论证。
B.文章论证脱贫攻坚理论,是从一般到个别并要求理论最后上升到一般的顺序展开的。
C.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给出研究思路的方式,以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行测125题分值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