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4期现代园艺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沈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新形势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主要模式,成为一个国家职业教育、行业、人才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在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专业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岗位实践平台单一、课时安排不合理
内蒙古人才招聘网最新消息等问题。基于此,分析了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校企合作现状及问题,明确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新
目标,并从课程内容设置紧跟园林行业趋势、顶岗实习与轮岗实践有机结合、科学优化学校理论课与企业实践课、建立弹性学习评价与
激励机制的方法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以期提升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快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一批紧跟产业发展形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特化课程。同年5月,教育部公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指出,由于培养对象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发展目标的不同,要求职业院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必须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园林技术属于重要的林业类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掌握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及管理基本知识的人才。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化专业,对目前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校企合作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新目标,形成新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法,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同类型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1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校企合作现状及问题
1.1现状调研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调研发现,63%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课时安排不合理、课程内容限制的问题;70%的教师认为,目前专业教学最棘手的问题是岗位实践与学校理论课程学时安排冲突,学生压力大,教师任务多;80%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园林植物繁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养护、园林绿地小地形测绘、常见中小型绿地规划设计、招投标文件制
作、小规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专业能力的训练,忽略学生岗位精神、创新意识、职业思想的培养。
1.2问题分析
1.2.1专业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当前,园林技术
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缺乏对行业的深度调研分析,既没有充分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对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维度,又没有理清目前园林市场环境,导致部分毕业生出现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并且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到的专业知识在步入社会后缺乏竞争力。甚至一些学生参加岗位实践时,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企业岗位,需要重新学习新技能[1]。
1.2.2岗位实践平台单一。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数量、合作面、合作类型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安排学生轮岗实践、顶岗实习时,往往是院系给学生指派学习任务且局限于1~3个企业进行选择。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岗位实践平台单一,园林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时缺少合作面、合作范围的拓展,合作企业类型受到限制。在专业教学中,偏重课本知识、技能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技能实践本领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重理论、轻实践,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要求。同时,专业教学形式单一且僵化,教学阵地局限于课堂,教师教学“满堂灌”现象严重,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对专业课程知识缺乏全面、客观的理解与吸收[2]。
1.2.3课时安排不合理。目前较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例如,园林技术专业共设置5个课程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通识课、综合实践。其中,“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植物造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属于核心课程,教师侧重于这些课程教学,导致“园林设计初步”“植物学基础”“园艺设施”“测量学”等基础课程时常受到限制与压缩。另外,学校将大部分时间设置在理论课上,3年时间只提供给学生不到一学期的企业实习机会,无法合理安排实训时间、课堂学习时间,实训内容与专业理论学习内容不衔接,导致实训效果甚微[3]。
基金项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YB202132)。
作者简介:沈昀(1986-),女,江苏泰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
研究。
195
--
2022年第24期现代园艺
1.2.4校企协同育人内容存在限制。在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校企协同育人内容受限,一直是各个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内容大多集中于通识类知识,如园林绿地小地形测绘、常见中小型绿地规划设计、招投标文件的制作、小规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技能,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部分高职院校过于重视向企业输送毕业生,忽视了专业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学生无法在企业平台上学到更多的本领与专业技能[4]。
2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新目标
2.1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核心技能技术
基于我国政策要求,走出目前园林技术专业教学的困境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核心技能的培养,将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瞄准园林植物识别、繁育、病虫害防治、养护及园林绿地测绘、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专业能力的培养[5]。
2.2重视学生岗位精神、创新意识、职业思想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不仅要将教学目标瞄准专业知识、核心技能培养上,更要关注岗位精神、创新意识、职业思想的形成。细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者均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与责任意识及信息收集、归纳、提炼能力,务实、规范
、钻研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的培育。通过整合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拓展课三项课程体系,真正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的双重达成[6]。
3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3.1课程内容设置紧跟园林行业趋势,增强专业教学就业创业导向性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施,基本前提是让课程体系设置紧跟园林行业发展趋势,体现教学的针对性,面向国家、社会、行业培养园林技术专业人才。首先,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前详细调研园林行业、人才环境。比如,院校与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实时接收各方面信息,包括政府政策、产业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岗位信息等。其次,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上传至学校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综合分析,从当地产业、社会行业2个角度计算需求维度。再次,针对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建议根据园林技术专业的5个课程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通识课、综合实践,重新组合所有课程并设置为三类,即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拓展课。最后,加强各专业之间的联系,构建既能对接职业岗位,又能实现“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连接,理论课程教学由学校负责,实践课程指导由企业负责,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核心技能的双重培养[7]。
3.2顶岗实习与轮岗实践有机结合,突破岗位限制推荐多元化实践平台
学校应与地方企业寻求合作关系,建立人才共育平台。高职院校各个院系从大一开始,每学期向企业输送一批岗位实践生,使学生技能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重新安排所有课程计划。利用企业实习平台向企业输送大三实习生,将岗位实践细分为顶岗实习、轮岗实践,集中安排学生参与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工程审计、苗木生产与养护方面的技能实践。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平台,坚持走工学结合道路,实现政、企、校的紧密合作,依托当地产业园,为各个专业学生搭建起岗位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应用技能等[8]。同时,定期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企业平台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技能大赛中,以赛促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能力。
3.3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优化学校理论课与企业实践课
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应重点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与课时安排工作,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应面向多种信息,设置人才培养维度,瞄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针对实践课程,提供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等不同岗位,培养学生园林设计、施工及园林工程审计、安全管理能力;针对课时安排与实施,将其细分为学校理论课和企业实践课两大板块;针对理论课,重点增加“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课时比例,同时,合理增加“园林设计初步”“植物学基础”“园艺设施”“测量学”等基础课程课时占比。针对企业实践课,根据具体岗位实践内容细分课时,其中,企业岗前培训建议课时设
置1周,面向学生开展企业精神、职业精神方面教育;园林设计实践课程课时建议设置10周;园林施工课时建议设置10周,对专业技能进行针对性指导训练[9]。
3.4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形成,建立弹性学习评价与激励机制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形成,需要建立起弹性学习评价与激励机制。其中,关于弹性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可将专业课程评价、学生能力评估、行业用人需求进行衔接(见表1)。
专业课程评价(100%)=职业基础课(30%)+职业技术课(40%)+职业拓展课(30%);
196 --
2022年第24期现代园艺
学生能力评估(100%)=理论知识水平(33.33%)+专业技能水平(33.33%)+综合能力水平(33.34%);
行业用人需求(100%)=区域产业对人才需求(33.34%)+整体行业对人才需求(33.33%)+相关企业对人才需求(33.33%)[10]。
激励机制上,高校可与其他同类型院校、企业合作,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定期举办园林技术竞赛活动,借助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4结语
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基于这一形势,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基本已经建成稳定、系统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但无论是园林技术专业,还是其他专业门类,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都是一个长期性、实践性的过程,专业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教学阻碍及人才培养困境。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明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采取课程内容设置紧跟园林行业趋势、顶岗实习与轮岗实践有机结合、科学优化校园理论课与企业实践课等方法,以提升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收稿:2022-08-28)参考文献:
[1]游欣,蔡军火,魏绪英,等.基于双向反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以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J].生物灾害科学,2022(01):87-94. [2]才燕,孙晓刚,杨立红,等.基于校企合作的风景园林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吉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0):52-53.
[3]赵金鹏,哈丽娜·努尔布尔.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21,19(36):122-124.
[4]赵丽娜,张圆圆.基于校企合作、协同共育的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以园林花卉学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04):91.
[5]张英.基于园林专业的校企互助式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学生为例[J].吉林农业,2018(02):105.
[6]杨凤军,王洪义,何晓蕾,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制双空间”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林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01):11-13.
[7]刘丽.园林技术专业校企“人才共育”合作机制建设研究——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高教学刊,2015(11):68-70.
[8]张圆圆,翟美珠,李腾.“工学结合、校企共培”的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研究——
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造型基础2》课程为例[J].现代交际,2019(20):32-33.
[9]李佳,卢覃晴,卢鹏.基于“双创”比赛的高职院校“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构建与应用——
—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20(05):14-16.
[10]璟
肖泽忱,郭锐,陈.基于混合制办学高职学生“全能力链”培养模式探微——
—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相关专业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0,11(15):10-11+14.
评价维
度评价类型评价指标国考补录入口
国家社工考试网入口权重(%)
专业课程评价职业基础课课程知识覆盖范围、
课程育人目标达
成度、课程育人实际效果等30.00
职业技术课学生课程成绩、学生课程技能实践能
力、课程实践效果等40.00职业拓展课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个性化课程
设置情况、技能型课程教学效果等30.00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报名系统公务员局属于哪个部门学生能力评估理论知识水平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度33.33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技能的运用程度33.33综合能力水平职业道德、思想品德、
岗位精神及工
作态度等33.34
行业用人需求区域产业对人
才需求
当地产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维
度33.34
整体行业对人
才需求
与专业相匹配的行业发展对人才需
求倾向33.33
相关企业对人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
才需求
合作企业、学生就业单位的用人要
求、人才引进标准33.33
表1弹性学习评价体系
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