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
  ⼀、认识论
  1. 绪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辩证)⾰命(实践)反映记(唯物)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命的反映论,这⼀观点划清了三个界限:①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的、彻底的反映论,从⾯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主义先验论。②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③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坚持了能动的⾰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基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标准、⽬的)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发⾏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客观物质性②⾃学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①⽣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实践③科学实验。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的。
  3. 认识的本质: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的反映)
  ①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是处于⼀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
  ②认识的客体。认识客体是进⼊⼈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③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对⽴统⼀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先,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最根本、最基础的关系。其次,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观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第三,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最后,审美关系,指⼈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感受和体验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层次,它要求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 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认识的辩证运动,⼈的认识过程⾸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次飞跃(质变)。
  ①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对事物各个⽚⾯和外部联系的论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②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级阶段,是⼈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都有质的区别。但⼆者⼜有相互联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辩证统⼀。A⾸先,⼆者是相互联系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其次,⼆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另⼀⽅⾯,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的基础
是实践。B. 其次,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果,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次飞跃。
  5. 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①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②认识运动的⽆限发展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穷",使认识不断由低级向⾼级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过程、总规律。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
  6. 认识的结果:真理与谬误
  ⼆、唯物论:真理客观性真理是⼈们对客观事物及真规律的正确反映
  1. 内容客观:来⾃客观并与客观⼀致
  真理是客观的,亦称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
的意志为转移的。
  2. 标准客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三、辩证法:真理辩证法
  1.内部⽭盾: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对⽴:相互区别(有⽆条件)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的含义:⾸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条件的、绝对的。其次,每⼀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真对真理,也有两⽅⾯的含义:⾸先,从⼴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定程度、⼀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对象: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
  能⼒:⼈的认识能⼒既是⾄上的⼜是⾮⾄上的。
  标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是不确定的。
  (2)统⼀:①相互渗透②辩证转化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②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②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绍兴人事考试网
  2.外部⽭盾: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1)对⽴:相互区别(正确 / 歪曲)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的统⼀。
  (2)统⼀:
  真理和谬误⼜是统⼀的。⼀⽅⾯,真理和谬误相⽐较⽽存在,相⽃争⽽发展,另⼀⽅⾯,趔和谬误相互贯通,在⼀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题:
  1.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命的反映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么样的?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河南教师继续教育入口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唯物史观 = 历史唯物主义 = 众史观
  唯⼼史观 = 历史唯⼼主义 = 英雄史观
  历史观亦乏社会历史观,是指⼈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法。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对的问题很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指社会⽣活的物质⽅⾯,是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指社会⽣活的精神⽅⾯,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活的总和。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根据在于:
  (1)它是⼀切社会历史观⽆法回避⽽且必须⾸先回答的问题。
  (2)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3)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史观这两种对⽴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属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史观或历史唯⼼主义。
  (4)它是⼈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3.马克思以前,⼀切历史理论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第⼀,以往的历史理论⾄多只是考察了⼈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研究产⽣这些动机的原因(主张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第⼆,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众的活动(主张英雄史观)。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报名时间  ⼆、⼈类社会⽣活的本质:
  1.社会是个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在⼈的活动基础上⽣成的不断⾃我更新的有机体。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社会有机体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②社会有机体是⼀种以⼈为主体的具有⾃我意识的有机体③社会有机体再⽣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产、精神⽣产和⼈⾃⾝⽣产的统⼀。
  2.社会⽣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实践是⼈类社会⽣成的基础。②实践将⼈类社会从⾃然界中提升出来,同时也与⾃然界紧密联系起来。③实践是⼈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④实践使社会历史的发展实现了合⽬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
  3. 社会历史发展是⼀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个⾃然历史过程
  论据1:⼈类社会的历史过程同⾃然历史过程⼀样,是客观的不依⼈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过程。
  论据2:⼈类社会同⾃然界⼀样,是⼀个充满着⽭盾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结论:社会发展的"⾃然历史过程"说明,社会和⾃然⼀样,都是物质的、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客观物质体系内部固有的必然的联系。因此,⼈们就有可能⽤精确的眼光来考察和研究⼈类社会,像建⽴起唯物辩证的⾃然观那样,建⽴起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4.历史唯物主义
  所谓经济是指与⼀定社会⽣产⼒相适应的社会⽣产关系或适应于⼀定社会⽣产⼒发展的经济制度。
  ⼀、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产⼒与⽣产关系)⽣产关系的关系——阶级
  ⽣产⼒是指⼈们改造⾃然以获得物质⽣活资料的实际能⼒,体现着物质资料⽣产中⼈与⾃然的关系。⽣产办是⼀个结构⾮常复杂的系统,主要由:①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要素。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改造或加⼯的⼀切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中⽤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段;劳动者是具有⽣产经验和技能并实际从事物质⽣产的⼈。在⽣
产⼒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称⽣产资料,是⽣产⼒中"物"的因素,劳动者则是⽣产办中能动的"⼈"的因素,因⽽劳动者是⽣产⼒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实体性要素:除实体性要素外,⽣产⼒中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些⾮实体性要素,也称"知识形态"的⽣产⼒。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产⼒系统中最主要的⾮实体性要素,也被称为"第⼀⽣产⼒".
2022海南省公务员招录职位一览表  (2)⽣产关系及其构成、性质和类型
  ⽣产关系是⼈们在物质资料⽣产过程中所发⽣的⼀定的、必然的、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体现着物质资料⽣产中⼈与⼈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产关系的结构概括为三个⽅⾯:其⼀,⽣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其⼆,⼈们在⽣产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交换
关系;其三,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在⽣产关系的三个⽅⾯中,⼀⽅⾯,⽣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整个⽣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它决定着⼈们在⽣产和交换中的地位以及产品分配和消费的形式等其它两种关系,决定着整个⽣产关系的性质。
  根据⽣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类历的⽣产系分两种性质不同的基本类型:⼀是以⽣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产关系;⼆是以⽣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产关系。
  定义:社会经济结构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是指⼀定社会中各种⽣产关系的总和。
  定义:社会经济结构中有多种⽣产关系,各种⽣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作⽤是不同的。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产关系各⽅⾯的总和⼜称经济基础。
  阶级作为历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种特殊的⼈共同体,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些⼤的集团,这些集团在:①历⼀定的社会⽣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产关系)②同⽣产资料的关系不同;③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不同(地位关系);④因⽽取得归⾃⼰⽀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式和多寡也不同(分配关系);⑤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些集团,由于它们在⼀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实质:剥削)。
  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国家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建⽴在⼀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对应,是指建⽴在⼀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体现着社会的政治和思想关系。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部分是竖⽴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与设施,体现的
是⼈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另⼀部分是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理论等,体现的是⼈们的思想关系,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
  国家作为历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中⼀种特殊的⼈共同体,是社会政治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国家本质上是⼀个阶级概念,属于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具,是⼀个阶级镇压另⼀个阶级的暴⼒机关。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的形式亦称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式来实现⾃⼰的统治。国体与正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国家类型或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国家形式或政体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选择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国家的社会作⽤或职能,⼀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内政和外交)。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对外职职能:国防职能、外交职能。
  观念结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思想上层建筑——⽂化
  ⽂化具有多⽅⾯的社会功能:①⽂化具有信息功能;②⽂化具有教化功能;③⽂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传统⽂化作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历延续下来的民族⽂化。它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指历延续⾄今,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化;②指本⼟固有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正确地对待传统⽂化,任何传统都具有两重性,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对待传统⽂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推陈出新。反之,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化指⼈类改造世界的成就,是与⾃然相⽐较⽽⾔的(⽂化-⾃然);⽂明是指⼈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与野蛮、愚昧和⽆知相⽐较⽽⾔的(⽂明-⼈的过去)。
  因⽽⼈类⽂明包括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三个⽅⾯。物质⽂明是指⼈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产和经济⽣活的进步。政治⽂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活的进步。精神⽂明是指在⽂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活的进步。这三个⽂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平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明是社会全⾯发展的⽂明,应当表现为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活的物质⽅⾯,是社会物质⽣活条件的总和,包括:①物质资料⽣产⽅式;②⾃然环境;③⼈⼝因素。其中物质资料的⽣产⽅式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意识是社会⽣活的精神⽅⾯,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①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科学理论、哲学理论、宗教观念;②以及各种社会⼼理等理性的和感性的社会精神活动。
  马克思主义⾸先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这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产⽣和内容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②社会意识的
辽宁招聘就业信息网发展、变化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③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对社会存在的信赖性。2023年国考河南岗位
  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反作⽤于社会存在,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信赖性,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性。这是历史观上的辩证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性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平具有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相互影响;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性最突出的表现。
  题:论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化。
  历史的发展
  ⼀、历史发展的规律
  1.⽣产关系必须适合⽣产⼒的规律(经济上⼈与⼈的关系必须服从⼈与⾃然的关系)
  ⽣产⼒和⽣产关系的⽭盾运动及其规律:⼀定的⽣产⽅式是⼀定的⽣产⼒与⼀定的⽣产关系的⽭盾统⼀体。在⽣产咬⽛的⽭盾统⼀体中①⽣产⼒决定着⽣产关系;②⽣产关系对⽣产⼒具有反作⽤;③在⽣产⼒与⽣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始⾄终的⽭盾运动。
  (1)⽣产⼒决定⽣产关系。主要表现在:①⽣产⼒的性质和⽔平决定⽣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即有什么样的⽣产⼒,就有什么样的⽣产关系。②⽣产⼒的发展决定⽣产关系的变⾰,即当⽣产⼒发展到原有⽣产关系容纳不了的时候,便要求打碎旧的、与⽣产⼒不相适应的⽣产关系。
  (2)⽣产关系对⽣产⼒具有反作⽤。主要表现在:①当⽣产关系适合⽣产⼒状况时会促进⽣产⼒发展。②当⽣产关系不适合⽣产⼒状况时会阻碍⽣产⼒发展。
  (3)⽣产⼒与⽣产关系的相互作⽤构成了⽣产⽅式及其⽭盾运动。其中,⽣产⼒是⽣产⽅式的内容,是易变的,⽣产关系是⽣产⽅式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者始终存在着⽭盾。⽣产关系与⽣产⼒之间始终存在着既对⽴⼜统⼀的⽭盾,并表现为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
⽭盾运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产⽅式从低级向⾼级的不断发展,⽽⽣产⽅式的发展⼜推动着⼈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4)⽣产⼒决定⽣产关系,⽣产关系对⽣产⼒具有反作⽤,⽣产关系与⽣产⼒之间始终存在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盾运动,这种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了⽣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规律(整个社会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要服务于经济关系)
  ⼀定的社会形态是⼀定的经济基础与⼀定的上层建筑的⽭盾统⼀体。在社会形态的⽭盾统⼀体中,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始⾄终的⽭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即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建⽴起来的,其存在是不以任何⼈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主要是⼀⽅⾯保护和促进⾃⼰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消灭和排斥异已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残余和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萌芽。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盾运动。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这
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永⽆⽌境的⽭盾运动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新。
  (4)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③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盾运动,这些辩证关系的综合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历史发展的动⼒
  1.根本动⼒:社会基本⽭盾(最终解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