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作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03期
        [摘 要]随着时代变迁,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不断变化。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发现,师范生、非师范生和社会考生、各层次培养院校、用人单位有不同的反应与态度。为促进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师范院校需要探索“专业课程项目化”与“校企合作规范化”路径,以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同时,针对师范生及非师范生分类培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师范生过程考核及非师范生教育专业能力考核。另外,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本身也需要动态调整大纲,改变一次教师资格认定方式,从而提高认可度。针对利益驱动的社会培训机构,应该制订行业准入标准与质量评估标准,加强全过程管理。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试;利益相关者;教师质量;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3-0085-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3-016
        一、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变迁
        从建国开始,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面向体不断泛化,逐渐打破了“师必出师范”的桎梏,建立了全面的考核方式,更加侧重“准教师”业务能力考查。基于对CNKI关于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文献分析,将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发展划分为以下3个时期。
        (一)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从无到有,主要面向在职教师(1949—1993年)
        建国之初,国家大力支持知识分子加入教师队伍,培育人才,发展经济。同时为了把控教师队伍的准入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具体包括“中师转民办”“民办转公办”,在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1]。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主要面向在职教师,通过经验鉴定教师能力。
        (二)面向有意向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生或社会人员(1993—2009年)
        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综合素质要求提升,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2],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准入制度工作,不断细化教师考试制度工作。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3],同年10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师范生毕业可以持有教师资格证书,非师范生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教师行业。文件自颁布后,国家又从法律层面与具体实施层面提出相应规范,具体包括教师分类、考试试卷编制等。
        为了保证教师工作制度的稳步推进,截止1988年底,教育部将6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列入资格认定的试点工作范围[4],之后便全面启动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形成了师范生自然获得、非师范生及社会人员参加省考的双轨制的教师资格制度[5]。
        (三)面向所有想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教师资格考试由国家统考(2009年至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外延式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从教人员教学水平层次不一、教师资格考试公信力差的问题。因此,从2009年开始国家又不断改革,探索适合中小学师资短缺,教师来源开放背景下的合格教师准入制度。首先,2009年国家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贯彻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接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国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2011年,选取浙江、
湖北作为试点,开展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直至2013年,国家层面出台《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暂行办法》汲取了試点工作开展经验,在考试对象、学历要求、考试科目、考试方式、证书年限、命题组织方面提出了标准更高、实施会更具体的要求。至此,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已经实现了从在职教师向全社会,从经验判断向量化评估、综合考核的转变。
        政策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与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利益相关的多元主体,这些利益相关者是如何理解、应对考试变革的呢?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合理性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概念[6]。弗里曼(Freeman)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给了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以经典的定义——“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体”,极大地扩展并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理论
的内容[7]。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领域逐渐超越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开始运用于各类设计管理活动领域,比如医疗领域、卫生领域、教育领域等[8]。目前在国内,从2005年胡赤弟将该理论运用于中国高校之后,相关研究不断涌现,具体如学费定价、研究生教育利益相关者需求等[9]。在教育领域,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一是高校利益相关者的“识别”;二是明确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诉求;三是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理论研究过程遵循甄别、确定需求、建立关系3个步骤[10]。甘肃人才招聘网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合理性
        目前,教育领域已有不少研究围绕多元主体如何寻求利益平衡点,达到和谐共生状态展开。其中,最典型的是教育生态理论。20世纪中期,生物学家出身的埃里克·比(Eric Ashby)将生态学研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并创立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11]。教育生态平衡是其最重要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从结构、功能、外部输入等多维度综合考虑系统发展,旨在加强多元主体合作共生,保持生态多样性,促进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如何满足多元主体的利益与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目标为落脚点。显而易见,教育生态学理论侧重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多元主体以合作关系为主。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目
标达成,多元主体合作—竞争关系并存。基于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变迁历史脉络分析发现,利益相关主体多元,涉及学生、教师、学校、培训机构等,其间关系复杂,并不都是围绕如何促进教师制度改革展开。因此,分析不同主体的反应行为,结合各自利益诉求,更能有效促进教师资格考试完善。
        同时,已经有研究者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透视了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态度及应对[12]。但是研究范围局限在高校师范专业、师范生以及中小学校[13],未触及社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社会考生等利益相关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选拔合格的教师从业人员的重要举措,只有贯彻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才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不管是校内人员还是校外人员,都是利益博弈主体,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改革进程,并且教师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有必要重新分析不同主体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认知、态度。如此才能对厘清改革过程不同主体的实际执行情况做出调整,制订符合需求的国家教师考试制度。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时代背景,探索各利益相关者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不同态度与应对措施,分析其背后原因。
2022公务员报名入口赣州公务员考试时间2022
        三、利益相关者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不同应对
        (一)谁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甄别”,以经验判断为主[14]。从理论上讲,教师培养院校(包括各层次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考生、社会培训机构,以及用人单位都是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都应该非常重视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因为这关涉他们的切身利益。考生主要为高校三年级在校生与社会报考人员,在校学生主要通过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教师资格教育平台的课程进行学习;社会报考人员由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而这些考生经过招聘考试的筛选最终流向各个用人单位。
聊城市公务员考试        (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应对
        在对利益相关主体进行“甄别”以后,需要分析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满足多元主体最大利益,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
        1.师范生:失去原有优势,表示担忧。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中,冲击最大的是师范生,因为对他们而言,教师职业准入资格从原来的毕业即可申请获得资格,变为标准化考
深圳市公务员成绩查询
试的筛选,与非师范生和社会考生同台竞技,削弱了师范生的“福利”,这种从有到无的变化会使师范生产生一定心理落差。但值得欣慰的是,即使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为师范生的入职增添了一道门槛,但大学期间持续的课堂学习为师范生夯实了理论基础,加上教育实习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大学期间认真学习,有意识地进行基础知识积累和专业教学能力锻炼,通过考试的难度对师范生而言并不是很大。关于笔试的备考,师范生通过购买相关书籍熟记背诵,对大学期间掌握的专业理论进行二次梳理与深层次理解,这对于一位以后要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无疑是有利的,而面试的准备可以从平时的教学技能课程中积累,也具有一定优势。
        但是从市场机制下的就业角度而言,师范生在肯定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师范生的激励与规范作用的同时,也表示出了对非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竞争忧虑。师范生需要通过三至四年的专业学习,才能具备教师所需的相关素养,而非师范生通过短期的学习,只要通过考试就获得了职业准入的资格。那么,教师资格准入门槛的多样化是否不易于教师行业的整体专业发展,影响专业声望呢?有数据显示,2015-2019年,除幼儿园的数量在持续增长,初中、高中学校数量并无明显变化,小学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各学校的专业教师趋于饱和。但由于国家相继推进中小学绩效工资政策,使得教师行业的经
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有了保证,加之国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由部级扩大至省级师范院校,使得师范专业的吸引力扩大,从业人员有增无减[15]。师范生本身面临着数量过剩的尴尬境地,非师范生的参与考试更增加了师范生的就业压力。总的来说,面对教师制度,国家考试师范生更多体现出就业担忧与非师范生教育水准的怀疑。
        图1 近五年不同层次学校数量变化趋势
        2.非师范生与社会考生:公平竞争,积极应对。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为非师范生与社会考生带来了机遇。他们支持国家统考政策,认为国家考试促进了社会公平,取消师范生直接申请教师资格的特权,在教师资格面前人人平等。面对不利的就业环境,他们的报考意向较为强烈,或是为了将来就业做准备多一条出路,或是工作后渴望转岗改变不满意的现状,他们的报考动力相对而言更加实用主义。非师范生与社会考生的专业背景各异,知识基础参差不齐,面试部分尤其是结构化面试的准备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教育教学实践技能方面的经验更为薄弱,所以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非师范生与社会考生而言,难度是较大的。但是在良好的教师职业前景预期的驱动下,他们积极备考,努力投入,把握机会,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教师的素质标准越来越高,国家对教师资格考试
制度的报考条件也逐步提高,考试内容难度持续加大,非师范生与社会考生更加迫切希望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职业准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