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包头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12.07
公务员相对好考的岗位∙【字 号】包府办发[2012]207号
【施行日期】2012.12.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天津人事考试网首页∙【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最新消息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包府办发〔2012〕207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中直、区直企事业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包头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12月7日
  包头市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包头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发挥民政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切实维护和保障各类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民政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救助水平全面提升。制定出台《包头市城乡社会救助“四个一”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区率先推行低保网上审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完善。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10亿元。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到38%。下拨救灾资金6620万元,救助灾民40万人(次)。双拥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累计发放抚恤补助金7269万元。在全区率先建立了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累计发放医疗补助资金1516 万元。推行政府安置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政策,累计接收城镇退役士兵3897人,安置率达93%。形成了团结共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和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社区和基层政权建设明显加强。合理调整社区规模,社区数量由484个调整为332个,缩减32%。累计投入社区建设资金1.2亿元,建成区级服务中心3个,街道服务中心21个,社区服务中心232个,建成“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134个。提高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平均达到1065元。依法完成两届嘎查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务公开规范率达85%以上。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争取市区两级财政资金8287万元,吸纳社会资金3.4亿元,用于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市社会福利院儿童楼、旗县区综合福利中心等项目。全市养
老福利机构达到30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19.17张。累计销售福利8.2亿元,募集慈善款物价值7061万元。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累计发放高龄老人营养补贴资金520多万元。社会福利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完成税金8000万元。社会专项事务管理规范有序。殡葬改革进一步深化;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婚姻登记管理合格率达100%。民政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社会工作人才达到1.5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107人,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程度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民政基础设施欠账多,民政资金投入不足,民政队伍整体力量相对薄弱,社会养老机构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市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急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解决。
  二、发展思路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全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以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社会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加大和谐社区建设力度,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增强社会事务和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建立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着力打造“制度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良”的民政工作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制度健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水平适度的社会服务体系,为构建和谐包头作出新贡献。
  三、总体目标
  (一)城乡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拓展社会救助的范围,不断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不断规范社会救助管理,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的水平,困难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二)社会福利服务工作。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需要,初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幅提高养老服务覆盖面,逐步满足老年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15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0张以上。加快儿童福利事业建设,孤儿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
  (三)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面向城乡全体居民、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服务项目和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基本实现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目标。到2015年,精街道强社区体制全面建立,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得到保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完善双拥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和自治区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健全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证抚恤补助对象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认真贯彻《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
湖南人才市场有限公司  (五)社会事务工作。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社会组织解决就业效果逐步显现。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地名信息化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大力推行惠民殡葬政策,逐步推进殡葬服务均等化。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水平,使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100%。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开展救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从维护受助人员权益出发,改善设施环境,保障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六)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健全社会工作三级服务机构,合理开发设置社工岗位,培养一支初、中、高级人才梯次合理,服务效能凸显,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0.2万人。
  四、主要任务
  (一)落实惠民政策,提高城乡社会救助水平
  提升救助服务能力。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监督机制,全面推动城乡社会救助“四个一”工程建设,加大城镇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力度,推进低保对象和低收入人认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打造“阳光低保”。巩固提高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成果,探索对低保对象的重新分类,实现有针对性的重点救助。加强各级城乡社会救助管理工作,逐步配备市及旗县区救助工作人员,保障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到2015年,力争使城乡低保标准达到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5%。
  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实行资助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一次性救助和慈善帮扶五位一体的救助,逐步将城乡低收入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在城市以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开展城市医疗、门诊和住院救助,做好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工作。在农村以资助特困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深化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完善五保供养和临时救助制度。规范五保供养制度,加强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力争3年内使全市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救助资金投入机制,对低收入困难家庭和突发事件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众给予及时帮助。
  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科学测定城乡低保的保障标准,以救助水平一体化、救助内容一体化、救助管理平台一体化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保障差距。2013年完成市五区的一体化,2015年完成其余旗县区城中村、城边村的一体化。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基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建立上下衔接的预案体系。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哪些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灾害管理体制,加大市本级和旗县区救灾资金投入。加快市本级和旗县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和避难场所建设步伐,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制度和机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参与、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二)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1所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床位数在500张以上的市级综合性养老护理中心,建设1所床位数300张以上的市精神病福利院,新建8个县级综合养老护理中心。在全市50%以上的街道社区建立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床位数不少于20张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服务。新建社区要将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统筹考虑在规划建设中。旗县区要探索农村养老模式,在经济基础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的嘎查村建立互助幸福院。出台居家养老实施意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志愿者公益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制定支持、鼓励建设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继续提高城镇“三无”人员生活费标准,逐步建立自然增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