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考编之教育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辨析-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中国国家人事人才网总结全国各地历次教师招聘考试,发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这几个知识点是心理学部分考试的重点,而其中负强化与惩罚两者的涵义极易混淆,也是考试的难点,本文结合定义及具体实例为广大考生解析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这四者之间的区别。希望考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此重难点。
一、正强化
正强化:通过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强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题】
爸爸告诉小安,只要他进入班级前三年名,就给他买土豪金。爸爸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河南招生考试之友惩罚 D.消退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通过呈现愉快的刺激买土豪金来促进小安好好学习,是正强化行为。
二、负强化
负强化: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强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题】
1.妈妈对小安说,若是能进入班级的前三名,就可以在暑假中不做家务。妈妈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做家务对小安来说是厌恶刺激,通过撤销做家务这个厌恶刺激,来激励小安好好学习,所以是负强化。
2.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处分是厌恶刺激,通过撤销处分来巩固良好行为,是负强化。
3.古时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是( )
A.司机招聘网消退 B.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判刑是厌恶刺激,从轻发落意味着减轻刑罚,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强立功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三、惩罚
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
【例题】
1.小明经常上课偷玩ipad,王老师发现立刻打电话告诉其父母,王老师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被告诉父母对小明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王老师呈现这种厌恶刺激,来降低小明偷玩ipad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惩罚。
2.爸爸对小安说,若是没能进入班级前三名,暑假中就不能玩ipad。爸爸运用的是( )司法考试成绩保留多久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不能玩ipad对小安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小安不学习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惩罚。
四、消退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行为的发生频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例题】
小安哭着闹着要买土豪金,不予理睬,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的不予理睬是通过无任何强化物的方式来降低哭这闹着要土豪金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消退。
最后为了更便于考生区分,特总结为表格形式:
中公资深讲师孙玮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北京人力资源考试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