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www.chinabt  2019年1月
219
DOI:10.19699/jki.issn2096-0298.2019.02.219
江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做法及经验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吴颂华
蒋光斌
摘 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苏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谁掌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江阴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不断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江阴的做法可以看出,在县域层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需要通过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产业的集聚效应、招商的带动作用、项目投入的支撑作用、企业家精神的支柱作用的合力,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法  经验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1(b)-219-021999年10月江阴市出台《关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企
业技术创新的若干规定以来》成为江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端。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出台,更加推动了江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较好成效。目前,江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市经济发展中逐渐由成长型行业向优势支柱型行业发展。2016年江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537.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2%,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57件,江阴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1 江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做法
1.1 制定科学规划
根据国家、江苏省、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江阴市统筹谋划,编写《江阴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江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前瞻性规划,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实施“新兴产业发展‘445’计划”,“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产业强市战略”等多轮行动,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江阴五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产业集化发展,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与水平。在产业集聚方面,始终把开放园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推动开放园区聚焦“高、新”二字,加快高新项目落地、体制机制创新,做优做强特产业集。1.2 加强政策引导
江阴市综合运用财政、行政等手段,积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集聚。每年出台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设备更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文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精心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和支持规模骨干企业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产品创新、经营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进行以装备更新、新品开
发、节能降耗、信息化改造为重点的技改扩能,深化产学研合作,强
化与知名企业的产业链配套,打造了一大批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的企业。1.3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江阴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人才政策为切入点,当好人才强
企的引导者。始终秉持“一切为了人才、一切服务人才;
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理念,持续创新创优人才政策。根据“人才强企”工作的形势、要求,借鉴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不断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加快完善切合实际、适度超前、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体系,畅通政策执行“绿通道”。不断加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力度,从争取科研经费、申报科研项目、职称评聘、家属就业、子女上学、安家落户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完善人才公寓、文化娱乐、商业餐饮、轨道交通、学校提升等功能配套,引导企业建立项目分红、股权激励等奖励分配机制,引入各类创投、风投基金,增强园区对领军型、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营造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氛围。1.4 搭建好科技创新平台
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江阴先后建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百桥生物医药孵化园、杨子江文化创业园、江阴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智示范单位(基地)等一大批人才载体。梯次配置了“孵化器、加速器、中式用房”,形成了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培育链,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空间。重点推进“三站两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立,为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技
术支撑。
同时,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一批无形资产评估、项目策划、信息金融等中介机构。1.5 健全创新扶持机制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财税政策衔接,科技+金融+人才+政策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保持财政科技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改进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方式,把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作为财政经费支持的重要考察指标。对市场需求明确的技术创新活动,采取后补助、政策兑现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2016年,落实兑现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10亿元,向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贷款1.1亿元,有效激发企业开展科研的积极性。建立了全市技改项目储备库,对市企业技术改造示范典型予以扶持资金3500万元,通过推广管理创新、品牌质量、绿发展等措施,有效
作者简介:吴颂华(1976-),女,汉族,江苏江阴人,本科,讲师,主要
从事会计方面的研究;
蒋光斌(1965-),男,汉族,安徽无为人,本科,副教授,
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
Industrial Economy
产业经济
220
2019年1月  www.chinabt
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1.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江阴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竞争力,加强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管理,加大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力度,发挥好知识产权法庭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开发、组合、投资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企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2 江阴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
2.1 突出“大企业”的主体地位
大企业、大集团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量。江阴把一批规模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支持和鼓励工业龙头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又选择百强和百佳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努力促进优势企业尽快脱颖而出。二是积极探索资本运作。利用资本市场,加强与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大规模引进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实现转型发展。大力整合产业链上游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或融入产业链下游企业,争取更大的外力支持。三是提升竞争实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区域经济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主导产品品牌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2 突出“大产业”的集效应
产业集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形成技术的溢出效应,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江阴主要依托“三大开放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聚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石化、金属制品、石墨烯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集,以风电、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集,以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为主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以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医疗器械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
2.3 突出“大招商”的带动作用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招商,是江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积
极引导本土企业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多头多路招引资金和项目。加强横向联合,以要素优化重组为基础,通过运用品牌、科技参股、资本参股、技术合作、产业链接等方式,进行企业的重组、联合、兼并,实现新的飞跃。二是发挥产业招商凝聚作用。把有一定优势的产业作为招商
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工业招商的重点。围绕打造产业集,
大力引进同类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并努力向上下游领域拓展。引导同类产品适度聚集,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向规模化发展。三是发挥园区招商承载作用。全力抓好高新区、临港开发区、江阴—靖江园区建设,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2.4 突出“大投入”支撑作用
制定技改贴息政策,积极引导各企业都坚定不移地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以投入保产出,以投入促发展。一是选择项目要准。围绕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科学选择技改项目,提高投资的准确率和项目实施的效益;二是新上项目要快。对看准了的项目,及时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投入能够顺利完成,迅速形成生产能力,迅速占领市场;三是资金来源要宽。鼓励企业更多的将自有资金用于再
投入的同时,大胆引进第三方资金投入新上项目、技改项目。上市公司利用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延伸产业链,非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PE 、VC 等机构增加项目投入,实现转型。把主攻大项目放到突出位
置,千方百计开发资金投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航母型项目。做好重点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土地供给、担保贷款、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难点问题。
2.5 突出企业家的支柱作用
本土企业家精神始终是江阴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的感召下成长起来的江阴企业家们,历来就有“敢闯敢冒、创业创新”的胆魄和担当,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力量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正因为有了一大批敢闯敢试、敢拼善赢的企业家体,始终秉持“四千四万”精神,始终坚定“实业报国”之志,一心一意做强主业、做优特、做
精产品,在发展中不断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政府、企业、
商会、行业等平台作用,通过定期不定期举办培训、讲座、产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带有示范性、导向性的创新发展经验,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分享、平台互建、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江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综述及反思[J].中共宁波市委
党校学报,2015(2).
[2] 金培.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1(7).
江阴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3] 姚乐.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