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人才网最新招聘面向工作岗位专业一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冷令 王琳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10
        摘要:面向工作岗位的一专业一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在仿真或真实企业环境中,通过基于网络系统集成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一专业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网络系统管理
        一、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以企业调研及服务区域定位为前提,按照职业岗位工作顺序和工作流程中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标准,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支撑能力的知识。进一步把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任务领域,再对任务领域进行分析,确定每个任务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1.通过调研明确具体岗位及岗位,确立专业确切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服务面向范围内,对中山人才网、广东人才网和智联招聘网上的就业信息(截止于2013 1 月) 从招聘职位、人数、学历、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搜集。同时参考部分国家、省示范高职及重点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进行岗位分析,以行业和岗位需要为依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重点培养一线技能岗位及部门IT经营管理人员,在IT企业基层岗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1)网络规划与设计。可分为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等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硬件基础,包括服务器及路由、交换设备硬件的结构、性能指标等。(2)网络维护与管理。可分为系统维护员、系统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和技术支持人员等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保证业务运营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日常维护能力;收集系统统计和性能数据并进行分析;参与应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性能优化。(3)网站设计与开发。可分为Flash 程序员、网页/网站设计师、网站开发程序员、网
页美工和UI 设计师等岗位。要求从业人员能用 结合SQLSERVERASP/PHP/JSP+ACCESS/SQL 开发网站,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具有熟练的整体布局和优秀的彩感。(4)网络产品销售。可分为产品销售人员、产品拓展经理和售前/售后支持人员等岗位。要求从业人员熟悉主流厂商网络产品,熟悉常用网络应用技术,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2.完善面向工作岗位的一专业一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以上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以及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摸索,本专业在原来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一专业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业务能力培养为重点,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把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贯穿到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形成知识点案例教学(实验、理论课程)——课程综合应用(课程设计)——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环环相扣逐步加强的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二、一专业一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
知识和技能结构,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跨职业、跨岗位的能力,并且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质和管理能力,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级技术型或技艺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主体。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体现为制订课程设置方案、撰写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三个层次。(1)网络专业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基础。主要包括公共文化课和基础课程学习。(2)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课。这是一类针对今后职业岗位需要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的课程系统,课程知识对应的是主要岗位操作能力。(3)职业能力支撑课。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的业务调整等所需的知识与技术来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职业能力课程应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强调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并结合一专业一工程进行课程设置,尽量减少整周实训课程。
        ·职教方略·1面向工作岗位的一专业一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专业一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针对IT 行业岗位划分、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岗位能力培养适应性不一致等问题,进而提出并经初步试行的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课程体系按照IT 企业项目工程进行构建,对岗位所需知识基于工作标准要求,进行归类、序化,构建层次化、树形的课程体系。
        [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XJS-2013-2044 )研究成果,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YB1205)研究成果及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XJS-2013-1106 )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冷令,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王琳,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卢坤建,温和,郭剑英.“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7.
        [2]徐恒亮,杨志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创新价值和战略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7.
        [3]温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C].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9.
        [4]黄斌.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83.
        [5]龚小勇,包华林等.“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76.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