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特点和风格的演讲,一方面与演讲者的修养、职业等有关,另一方面与演讲的针对性有关。《最后一次讲演》是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所以既义愤填膺,又慷慨激昂。
B.《礼记》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C.“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是传统的婚联,其中“周南第一章”指的就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歌《蒹葭》。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    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      。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
      我们的格局,    我们的境界。
A.络绎不绝  锦囊妙计  开拓  升华
B.纷至沓来  灵丹妙药  拓展  提升
C.纷至沓来  锦囊妙计  开拓  升华
D.络绎不绝  灵丹妙药  拓展  提升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掇(cuān)    辈(háng)    乌蓬船    戛然而止
B.bàn)    杂(róng)    马前卒    人情世故
C.shí)    砂)      暖融融    不修边辐
D.绕(yíng)    劣(zhuō)    苦行僧    自圆其说
4、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suǒ    怠(xiè    戛然而止    纷至踏来
B.pàn    绕(yíng  亭台楼阁    穿流不息
C.旋(        销声匿迹    不知所错
D.皱(zhě    媚(    怒不可遏    接踵而至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绊(        旋(        怀(miǎn        词夺理(qiǎng
B.诚(qián        日(        缚(shù        而至(zhǒng
C.绕(yíng                héng    挑拨离jiàn
D.        jìn        纶(jīng        怒不可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C.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D.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等平台实施,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C.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车匪行劫,许多乘客怒不可遏,挺身和车匪搏斗。
D.比亚迪耗时5年研发出全新设计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一经落地,订单纷至沓来
9、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6)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7)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诗经·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帝王、诸侯、卿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予一种称号以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谥号用字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以《逸周书·谥法解》为参照,朝廷欲赐大臣谥号,往往例此书办理。
早期谥号多用一个字,如周平王、秦穆公、魏安王;也有用两个字的,如赵惠文王等。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忠烈公等。
古代谥号是有一定制度规则的,一般而言,文臣谥曰“文”,武臣谥曰“武”。
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他一个人谥“文献”。
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文贞”是对文臣最大的褒奖,是极美的谥号,朝廷不轻易授予。
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文贞”才改为“文正”。
在中国的历史上,宋代以降,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宋代的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第一次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文正”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一般是不肯轻易给人的。
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曾国藩。所以,“生晋太傅,死谥文正”也就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至高追求。
(注)①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三公之一,正一品位,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夫(dài)  予(ɡěi)  贬(bǎo)  避huì
B.夫()  予()  贬(bāo)  避wéi
C.夫()  予()  吉林地震局贬(bāo)  避huì
D.夫(dài)  予()  贬(bǎo)  避huì
2.根据文意,文中划线词语解释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例:求援  以降:以后
B.例:引用  以降:国家破灭
C.例:求援  以降:国家破灭
D.例:引用  以降:以后
3.“为”字的第二笔是“丿”,“臣”字的第二笔是(____),“此”字的第五笔是(____)
二、现代文阅读 (25分)
11、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
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