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知识问答
  地震的知识问答
吉林地震局  强烈的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对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地震的知识问答,欢迎参考~
  地震的知识问答
  1、什么是地震?
  答: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
  天然地震 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
  人工地震 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
  脉动 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
  层的经常性微动。
  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2、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 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它的影响范围一般较小,发生得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陷落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当地下岩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地震。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
  的破坏也较小。
  3、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答:通常,我们所说的地震是指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就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说起。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约为6370千米的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相当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它与地幔(厚约2900千米)的最上层共同形成了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
  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
  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4、什么叫震源? 什么叫震中,它是怎样确定的?
  答: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5、什么叫震源深度?
  答: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
  6、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答: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
巨大地震。
  7、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
  答: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烈度与震级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则反映的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打个比方,震级好比一盏灯泡的瓦数,烈度好比某一点受光亮照射的程度,它不仅与灯泡的功率有关,而且与距离的远近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Ⅺ度;受唐山地震影响,天津市区烈度为Ⅷ度,北京市多数地区烈度为Ⅵ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烈度就更低了。
  8、什么是烈度分布图?什么是烈度异常区?
  答:烈度分布图又叫做等震线图。震后调查结束后,将各烈度评定点的结果标示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图上,然后由高到低把烈度相同点的外包线(即等震线)勾画出来,便构成地震烈度
分布图。
  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唐山、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都达到Ⅺ度。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但是也存在局部地区的烈度高于或低于周边烈度的现象,如果这种烈度异常点连片出现,则可划分出一个局部的烈度异常区。
  造成烈度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场地条件:软弱场地易加重震害,形成高烈度异常区;坚硬场地则可减小震害,形成低烈度异常区。这就是地震破坏程度并非随震中距的加大而一致减小的原因。
  9、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
  答:震源深度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很大。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造成的破坏越重。据统计,当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10千米,或从10千米减小到5千米时,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级并不太高,但破坏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10、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答: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11、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答: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在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4¾
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 8级以上地震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