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用?——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学习的讨论考社工证有用吗
作者:张 霖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4期
    张 霖/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常常听见这样的疑问和抱怨“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毕业生就业能力弱,文科专业之间区别不大,毕业就失业……”。慢慢地,大家开始形成了“学习无用”的共识,甚至个别时段,这一观念还很有市场,甚至有人拿它来解释中国的专业不对口现象。而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也遇到了这样的窘境,“大学四年不知道学了什么,社工专业本科学习的东西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甚至研究生也是不行,工作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而就业薪酬低的现实又有力佐证了这一观点——“学习无用,大学里根本学不到工作中有用的东西”。
    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过程真的如此失败吗?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建立起了从专科或本科学士教育到专业硕士教育甚至到学术型博士教育的培养体系,但外部社会大众的认识度较低和内部专业教育过程实践训练少的发展困境却具有制约作用。在此情境下培养的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反复印证着专业学习过程中很难获得就业技术和能力,理论和现实的差距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毕业生完全不知道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
    专业技术,这个令社会工作专业无比自豪的词语,在今天中国的社会工作就业过程中所占的分量却很低,大多数招聘者和应聘者都对这个词语不太敏感。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时候却仅仅归因于专业技术的学习过程,归因于学校教育。就个体的学习过程而言,一般都会遵循从知识到方法再到技术最后到能力的过程,那么就用这个过程来解释专业学习和技术养成之间的关系。相信所有的毕业生都认可,大学教会了自己知识,助理社会工作师考场上喜笑颜开的年轻人和眉头紧锁的中年人也证明了这点。可进入方法实践阶段后,专业学习过程的优势就被丰富的人生阅历所弥补,因为解决一件事情往往不只一种方法,同时专业学习过程中认可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往往是经过科学或长期经验证明过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如:常说的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小组和社区)。作为舶来品,它们在中国不一定百试百灵,甚至针对特定环境下的服务对象时可能不被认为是好的方法、有效的方法,但它们却是科学的方法。这是专业教育教给学生的信念,但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这种信念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下往往会受到强烈冲击,因为学生面对的是快速的、有效的考核要求,甚至是明确的行政任务,完全不给学生以尝试使用专业方法是否有效的时间和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丰富的行政阅历在方法的实践上渐渐占据上风。等到了技术养成层面,甚至完全看不到“专业”两个字的踪影,因为学习过程的影响基本上止步于方法,跨出校园,没有理想的实践环境、没有愿意配合的“服务对象”来证明理论上这么做是有效的,更多的是“有效方法”和“条件反射”的快速适应,以应付作为职场新人可能面临的压力。由技术到能力的反复实践过程则表现为快速的遗忘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只能更快地说服自己认清眼前的工作,干完今天的工作。现实是如此的残酷,残酷到越来越多年轻人放弃曾经的梦想,“我原来想的是做一个有
价值的、帮助很多案主的专业社工,谁知却被淹没在这繁杂的行政工作中”。这种类似的话语被很多毕业生吐槽过。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会受到质疑,会被毕业生觉得没有用武之地呢?简单回溯学习到工作的历程,其实技术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一、技术训练和求知学习
    在当代通识知识为主的大众教育背景下,知识和技术这两个词语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明显差别。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传授知识,但要手把手地传授技术还是存在场地、对象、使用条件、技术选择等一系列制约性因素,再加上教师自身也存在技术能力的缺陷,不可能完美传授学生涉及所有对象、所有模式的所有技术,那么退而求其次,只能传授方法。认识方法、分析方法、操作过程及原则等指导性方法几乎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所有课程中都有明确涉及,而被称为五大方法的个案、小组、社区以及后期发展起来的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也被大多数学校列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程。专业教育不可谓不尽心,但确实有力不从心的地方。虽然目前针对社会工作专业这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具有“双师型”人才,但学术界和实务界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鸿沟,仅凭借教师依靠自身能力跨越这个鸿沟,还不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而且即便在社会工作发达的地区,教师和专业社工“干自己应该干的事”还是主流状况。所以,要靠大学教育和求知学习实现技术的完美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相信目前的专业教育在领进门的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但靠个人的部分确实只能寄希望于社会工作界常说的一个词——“情怀”。学习和认可一个专业与愿意投身
于一个专业去工作和奋斗还是有质的差别。如何能培养一批又一批有“情怀”有“准备”的就业者也是社工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应用和就业环境
    目前,社会工作在专业技术层面的认可度低,其直接原因就是就业环境问题。理论和现实确实存在差距,可我们的毕业生面对的不是差距而是不同的领域。大学期间学习的所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是以个人和家庭问题为核心的,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中心向外形成社会环境的同心圆,在这个逐层区分的社会环境中去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最终实现助人自助。可以说,更多的专业的学习都是涉及微观层面的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亦是如此,最多扩展到中微观层面,因此,如中国香港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好的地区,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分支设置(即内地MSW原来的方向设置)会划分得较为精细,以适应不同的就业需求。但内地没有如此细分的设置,基本上是中微观层面专业通才的培养模式,这就与目前招聘机构或组织以完成政府购买项目为核心的就业环境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别。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运作,不但要求毕业生能完成针对服务对象的各个环境层面的具体服务,还要求从竞标到评估一整套文案性的行政材料的准备,甚至还要会报账、接待参观等具体行政事务,从而造成大学学习的微观通才和就业要求的项目通才之间的差异,直接导致毕业生觉得大学学习的内容毫无用处。虽然社会工作行政课程和个别学校偶尔会涉及项目申请和评估类课程,包含介绍项目运行的内容,但往往会在第三学年开设,而那时正是复习考研或公务员考试的关键时期,学生也会理性地选择听课的方式。从现有的就业环境看,社会
工作机构短期改变用人要求和模式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对于机构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而参与购买服务项目是机构目前最主要的资源渠道;而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来看,以适应项目要求为主进行课程设置,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不可能,毕竟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运行了近三十年,相对较为成熟和稳定,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支持如此大的调整。因此,就业环境和技术应用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困扰一代又一代社会工作就业者。
    三、技术养成和个人发展
    虽然矛盾将长期存在,并不代表个体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毫无用武之地,毕竟个人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只要能认识到现存的环境问题还是有能力去调整和适应的,这个就是基于个人意愿的技术养成问题。大学校园提供了技术养成的有利环境,有“情怀”愿意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年轻人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尝试、茁壮成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也可以参与各类志愿项目和教师的研究项目,为今后的就业储备项目经历,虽然更多的是科研类项目,但至少曾经接触过项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参与或主持项目作为一种资本。但这离技术还很远,不过没关系,有志者事竟成。在追求个人发展的日复一日的锻炼中,技术会悄悄来到自己身边,例如,有名学生经常参与项目,需要拍摄一些图片进行新媒体发布,通过自学竟然慢慢有了强于同学的图片制作能力,毕业后很快就成长为大型机构在东部一个区域的主任助理,成为技术性人才。所以,“一技防身”确实是不变的真理。根据个人发展有意识地培养自身某方面的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变为个人的能力本身就是社会工作所倡导的增能手段
之一,不用刻意区分它是不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因为学习社工的过程本身就教会个人社工最重要的技术——专业价值。尊重、接纳、同理的价值观只要能在内心播种,总会有人生中享用不完的丰厚回报。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2019XJJG-15)。
    作者简介:张 霖(1982—),男,甘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行政及社会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