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必背素材:
疫情时代,你还会继续“云生活”吗?
疫情之下,选择“宅”在家里就是普通人最大的贡献,但众人在家也没闲着,而是“云”出了千姿百态。从云上课到云办公,从云看病到云购物,从云综艺到云旅游,一方小小的屏幕不仅装得下风花雪月,也担得起柴米油盐,让我们在家里也能与世界相连。
往日熟悉的线上外卖与网络购物,在抗疫隔离的条件下显得更为方便也更为安全,维持着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而往日少见的“云旅游”、“云看展”等项目则满足了人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文化需求与情感需求。比如武大就以线上“云赏樱”的方式直播校园内樱花盛开的美景,将春天送到了人们眼前。
受到疫情的影响,就连综艺节目也都开启了“云录制”模式,明星自主拍摄的vlog或居家直播成了节目的主要形式,令不少观众耳目一新。
在“云生活”里,线上与线下两端前所未有地贴近乃至交融,在5G技术的支撑下,诸种线下服务
与线下体验发展为线上项目,各类资源统统聚集在云端,丰富、充实着我们漫长的抗疫居家生活。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5%的受访者感到最近过“云生活”比以往更充实。“云生活”为什么大受欢迎?它又是如何依托5G技术发展起来的?
 媒 体 评 论 
“云生活”收获大批拥趸并不意外。说到底,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更新,本就跟满足人们的新需求息息相关:有些新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新需求,而部分超前的新技术甚至是在给人们创造新需求。因此,在特别时期,方便快捷无障碍的“云生活”既能以“云买菜”“云看病”等形式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又能够以“云聚会”“云赏春”等方式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自然特别“圈粉”。
所以说,“云生活”不过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新选项,选项自身并无对错好坏,所能发挥的效用究竟正面占优还是负面居多,关键还取决于使用者能否用好。
——广州日报《“云生活”何以如此“圈粉”?》
全民抗击疫情行动中,“云生活”成为新趋势。实体课堂变网课,在线教育让学生“停课不停学”;开展“空中双选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远程办公助力复工复产,距离不影响效率;“云招商”开启客商在线对接模式,不见面也能签约;足不出户看展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更多样……多种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人们网络生活空间在拓展。
“云生活”是抗击疫情、减轻疫情影响的新选择,也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疫情大考,化危为机,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促进数字资源安全共享,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资源汇聚“云端”,技术搭建平台,生活更加便捷。“云生活”正带来新机遇。
——人民日报《云上聚,新机遇》
 有 话 说 
云端万物,延伸现实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服务平台实际上,所谓的“云生活”,并不是疫情所滋生的新产物,因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我们早
已习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活动、交流,并将之视作现实生活的重要补充。有人“云吃饭”,通过各式美食吃播满足食欲;也有人“云养娃”“云吸猫”,以各种萌娃萌宠的图片视频为精神食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欲望愈发向精神世界倾斜,虚拟世界予人以情感的抚慰与精神的满足。
而在此次疫情线下停摆之际,线上丰富的云活动更是宅家生活必不可缺的强心剂,给予了人们抗疫的耐心与信心。人人宅家一隅,足不出户,但有了网络,万事万物就能依托无形的载体跨越时空,陪伴你我。比如“云旅游”就将旅游的地点扩展到了太空,数十万网友在抖音的地球直播中得以一睹宇宙星河的璀璨烂漫,以云端的诗与远方弥补了现实的停滞不前。
抖音平台的地球直播
也有人担忧,“云生活”的盛行会让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导致人们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生活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虚拟世界无疑可以转移一部分现实需求,以某种“代入感”实现情感满足,但刷新焦虑、电量焦虑等现代“病症”其实已经昭示了虚拟的越界。
如此一来,现实为“本”而虚拟为“末”,云端的生活始终要与大地相连,网络世界中一时的满足
不能成为逃避现实生活的借口。归根结底,“云生活”是一种可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为人所用的工具手段,它并非只有一个既定的面貌,而它的面貌究竟如何,最终仍然取决于个体利用网络、描绘生活的不同态度。
用法解析
适用于对精神需求、灵魂与物质、虚拟与现实等主题,如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2010年湖北卷《幻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