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网络“高能育人场”
黄继辉、高世杰、卢宁
社就是大家共同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2015年9月底,中国矿业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高校,成为全国22所试点高校之一。学 校紧紧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着力打造政治站位高、内涵质量高、传播频次高、 点赞人气高的新媒体社,开发有温度、有情怀、有意义、有粘合度的原创精品,建立起持续、可靠、权威的“高能育人场”。三年来,中国矿业大学新媒体社创 作推送图文11000余条,月均阅读量(含微博、)接近500万次。学校获教育政务新媒体优秀奖、新媒体教育最佳组织奖、突出贡献奖、今日头条人气学 校奖、高校传媒联盟新媒体优秀奖等。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始终位居前10,位列江苏高校第1;官方获中国大学官微百强、全国高校新媒体“十佳运营 创新奖”、“十佳视觉设计奖”等。
一、建立四项机制,联盟社构建媒体“朋友圈”
学校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新媒体联盟,囊括校园所有新媒体平台及网络文化工作室,设计了专题工作页面,组建了学校新媒体联盟网络社,发布了《中国矿业大学新媒体联盟运行办法》等管理制度,建立起常态化运营培训、共享交流和激励考评机制。
1.项目化管理运营。中国教育在线高考服务平台以 年度主题活动规划统筹联盟日常创作,形成了有效的日常供稿模式。联盟于每年初发布年度新媒体主题活动方案,以主题教育类、文化创意类、校园纪实类等分类发 布活动主题,实施新媒体主题活动方案项目化管理。由联盟单位组织认领,有重点地组织策划创作,每年末对认领的主题活动项目数量、学校采用情况、推送效果等 进行总结评比,并纳入年度新媒体评选考核指标。
2.精准化团队培训。学 校联盟社经常性开展线下工作交流活动,就新媒体运营、媒体写作、视频制作、摄像技巧、小程序开发等技术邀请专家授课,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王朝、中青报江苏 记者站站长李润文、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大林等老师曾应邀来校为联盟成员授课。联盟培训充分把握业务素养提升、便于实际应用两条主线,形成了常态化、制度 化的良好局面。
3.常态化共享交流。打 造联盟内部的两个“信息流”。一是从校级层面,联盟社成员积极参
与校级平台发布稿件的转发、评论,相关信息发布@官微,实现官微与社的双向信息流;二 是从联盟内部层面,鼓励社成员平台之间充分“互粉”,实现信息在社之间的流动。两个信息流的交织形成有效的共享交流网络,实现了信息共享、动态交流、 联动反应的高效网络工作模式。
4.过程化激励考评。学 校定期公示新媒体稿件采用情况,每月发布联盟新媒体平台综合影响力榜单,评比表彰年度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年度十大新媒体平台。学校把新媒体运营情况及网络 教育优秀产品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考评指标,单年评估新媒体运营工作,双年考核宣传思想成效,有效地调动了联盟单位新媒体运营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新媒体 “朋友圈”。
二、坚持三个特,创作社引领网络“正能量”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原创优先、技术服务策略,汇聚文字采写、摄影摄像、网络新媒体技术等兴趣特长的师生组建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校园原创精品文化创作社,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打好服务牌,在信息服务中传递育人能量。创 作社坚持服务特,线上信息共享,线下
研讨交流,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创作社的定期选题、一线采访、稿酬激励及培训机制,为师生提供实用的信息推送。既有 校车、校历、办公电话查询、校园导航等一般性信息服务,还根据师生不同时期的关注热点,围绕寒暑期、新生季、赏花季、毕业季、报考季、招聘季等创作各类指 南,为师生生活提供了便利。2年来,创作社同校内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创作了图书馆大数据、一卡通大数据、新生大数据、就业大数据、体测大数据等大数据专 题10余篇,推动了信息公开,带给用户大数据时代的新体验。
2.打好文化牌,在故事讲述中凝聚社会共识。创 作社深度挖掘校园人物故事,展示师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风采,弘扬“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的矿大精神;追溯学校史,全方位展 示学校办学成就,在微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凸显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打造“映像矿大”栏目,以校景触发情怀,塑造了鲜活饱满的矿大形象;采取漫画 等多重手法,创作微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登上热搜的开设《恋爱心理学》的博导段鑫星、发表SCI论文近百篇的学霸博士杨小军……,一系列形象丰 满、颇具正能量的矿大人物从官微平台走向大众视野;《用我们的方式,定义CUMT》、《矿大祝福你》MV、献礼矿大107周年延时摄影等10万+原创作品 一经发布即刷屏了矿大人的朋友圈;《画笔下的萌年》、《漫谈中秋》等系列手绘漫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传统节日,一经发布即得
到@江苏教育发布、中青网、央 广网、扬子晚报等媒体的转发和深度采访。
3.打好技术牌,在平台创新中传递正能量。创 作社积极运用新技术,开发制作小程序、小应用等,为新媒体平台运营增添一抹亮。策划开发了校史校情、十九大知识等有奖问答平台,使用户在提升互动性的 同时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在校庆季、新年季等节点创作开发校徽头像、新年贺卡DIY等小程序,凝聚师生爱校荣校的情怀;学校重大庆典、重要活动,在新媒体平 台开展同步网络直播,场均观看人数达5w+,增强师生仪式感,为社会了解学校打开窗口。
三、强化两项属性,传播社塑造矿大“微形象”
学校紧紧把握新媒体平台社交属性和新媒体产品的互动属性,强化微博和上的大号之间的捆绑与互动,以微博自媒体社和联盟为核心组建传播社,引领学校所有的发声的渠道。
1.精准策划,进行话题引领。传播社紧密联系师生学习工作生活进行话题引领。微博互动体的标签表现在舆论育人、形象宣传两个关键字上,所有的发声的渠道和官方媒体的主要
节目在此框架下策划线上线下活动,吸引用户互动参与。如在女生节来临之际,发布#女生节条幅大战#互动话题,并@江苏师范大学账号,自组CP,带动两个高校官方账号粉丝的大量转发,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在高考季、毕业季、开学季、校园花季等节点策划开设互动话题,发布的“考研与高考的区别”话题阅读量逾百万,带来了较大的流量。
2.打破闭环,组织产品推广。传 播社根据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线下活动,开发与设置一些互动小工具,打破相对封闭的关系链条,把重心落在内容宣传和影响力告知上,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成 员,成立网络社“矿大新媒体大使团”对新媒体产品推广传播,向社会媒体辐射,扩大微产品影响力。聘任充满激情、有责任心的成员作为传播社主,带领团 队策划开展线上打卡、转发有礼、不定期福利等推广活动,提升社活跃度。同时建立理性的社规则,组织开展线下交流,就新媒体运营、日常选题等开展研讨并 听取相关意见建议,让一个松散型的组织生成了特有的内涵,提升了社的价值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