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
阶段特征——社会转型
  1经济转型
1)生 力:铁犁牛耕的出现(春秋)与推广(战国)。
2)生产关系:①井田制崩溃——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春秋)与确立(战国)——小农经济形成(春秋)与确立(战国)。
②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小生产者形成(春秋)、壮大(战国)。
  2 政治转型
1)政治局面:分裂——局部统一。
2)政治制度:分封制——郡县制
①地方分权——中央集权。
②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③世官制——军功制。
  3 文化转型
1)教育: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2)思想:涣散(百家争鸣)——统一(法家逐步成为主流)。
重点理解
  1 井田制(从生产关系高度理解)
  1)内容:土地国有;集体劳动;完全剥夺奴隶劳动成果。
  2)成因: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尽管商周青铜家具出现,但昂贵并未广泛应用于生产)。
  3)历程:出现(商朝)——鼎盛(西周)——崩溃(春秋)——废除(战国)
  4)崩溃:春秋私田出现。 根本原因—— 力: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直接原因——生产关系:春秋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
  2 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
  1)内容:农民、地主私有与封建国家所有,其中以私有为主。
  2)原因:即井田制崩溃的原因
  3)趋势:随土地兼并加剧使地主大土地所有制成为发展趋势。
  4)地位:是小农经济的基础,决定封建社会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3 小农经济
  1)原因:
1)根本:铁农具与牛耕出现;
2)直接:土地私有制的认可。
  2)特点:分散性、闭塞性、脆弱性、落后性。
  3)地位:封建与两半社会它终占主导地位。
4)评价: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了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封建社会末期与近代,严重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流,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
1)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小农正常的生产生活——经济基础。
2)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财产安全与政权巩固——阶级基础。
3)思想上,韩非子法家集权理论——理论基础。
  2)影响:
  1)积极:合成较大规模的社会力量以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与文化发展;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2)消极:权力高度集中是暴政等腐朽黑暗的政治根源,严重制约以后政治民主化进程。
5 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渊源:内外服制度。
3)对象:王室、功臣与先代贵族。
4)权利与义务:
  权利:天子将土地与人口封授给诸侯,诸侯王拥有地方绝对权力。
  义务:受封诸侯向天子尽责(述职、纳贡、守土等)。
5)作用:积极——开发了边疆,巩固了统治。
局限——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6)历程:渊源(夏商)——确立(西周)——崩溃(春秋)——潇湘高考报名入口登录废除(战国)
6 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血缘的亲疏远近来继承贵族权与利确保内部稳定的一种制度。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以上下等级秩序为具体表现(大、小宗等级制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上下级关系适用于同姓贵族,与异姓贵族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7 百家争鸣
1)实质:不同阶级对春秋战国时局的不同见解。
2)原因:春秋战国的社会存在(大变革)决定
    1)经济:奴隶制经济崩溃,小农经济兴起与发展——经济基础
    2)政治: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与小生产者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3)文化: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人才基础
3)表现:
  A 为没落奴隶主贵族代言的孔子、老子与庄子
    1)为奴隶制苟言残喘而据理力争的孔子:仁、礼
    2)对奴隶制崩溃倍感失望的老子:无为而治、希望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3)对奴隶制被废百般绝望的庄子:痛恨社会不平,心理更消极。
  B 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积极进取的孟子、荀子、韩非子
    1)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性善的孟子
    2)崇尚礼法并用,体现儒法融合的荀子
    3)倡导变法改革、崇尚严刑酷罚与专制集权的韩非子
  C 为小生产者代言的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4)趋势:思想分散走向统一(法家)
5)意义:思想解放;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