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湖南师大附中高一第一次大练习作文评析(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真题再现·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以“孔颜之乐”这个精神标识为立意起点,在具体的情境问题设置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价值追求,启迪青年学生思考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引导青年学生品悟优秀传统文化,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关联现实生活,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点在哪里,如何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新时代青年,完成时代使命。
一、把握材料核心立意
古文释义: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论语·述而》
孔子说:“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论语·雍也》
材料第一句说孔子疏水曲肱,第二句说颜回箪食瓢饮在陋巷。面对如此的生活境遇,他与颜回都能够感到快乐;他们不被物欲杂念左右,释怀外在的物质条件,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来感悟人生的乐趣。总的来说,孔颜二人都展现出注重精神、超越物质欲望、超越功名利禄的人格魅力,所追求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安身立命、实现自我价值。考生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提升公民个人品德修养方面入手,思考探讨“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指向培养理想的幸福人格。
二、确定写作方向及内容
三、确定文体及语体
·考场佳作·
月亮与六便士
——浅谈孔颜之乐
周雨彤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而其中,孔子所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箪食,一瓢饮”在今日看来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竟是“乐在其中矣”。我想,两位圣贤皆是乐在自己的精神天地中,享受到真理与大道的精神滋养,外物的享受便成了无关紧要的存在。而这一乐,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仍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正如九天高悬之明月与脚下之六便士,孔颜自是毫不犹豫选择了“月亮”,而新时代有人却要发问:“快消费时代,六便士不比月亮更重要?”这可大错特错。时代虽在进步,可精神财富不论是对千年前的孔颜二人,还是对当代青年均是生存之必要。信息技术日益发达,青年物质生活愈加
丰富,可内在的空虚日益严重,若是没有精神上的滋养,人与冰冷的机器何异?人这一生的价值又何在?是金钱与外物能衡量的吗?春秋之时,豪强地主数不胜数,而我们又记住了谁?我们只记住了在陋巷之中畅谈大道的颜回和视富贵如浮云的孔圣。君不见当代青年,是外物的精致,还是内在的傲然诗书之气,让我们记住了才女武亦姝?是家庭的财富,还是一身不屈傲骨、甘愿为国失去自由的豪情让我们记住了斗士孟晚舟?是优厚的薪资,还是才华之横溢、意志之刚毅让我们记住了外长王毅?当我们为周遭有志青年、有识之士的精神丰盈、人生价值所折服时,我们为何不思及自身,以实际行动践行孔颜之乐呢?
我们终是时间洪流中的天地蜉蝣,当时间之风席卷而来,究竟是亘古不变的月亮,还是小小一枚六便士来得长久?物质上的财富固然能让我们享受一时之乐,而让我们存之不朽终是精神上的印记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青年一代在时处新时代,身处新方位之际,是秉持孔颜之乐,发扬艰苦朴素之风,坚守头顶月明,还是汲汲于外物,在欲海中沉浮,牵念脚下六便士,答案早已明晰。
《增广贤文》曾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千百年前,孔颜二人已为我们当代青年做出了正确的示范,抛弃对外物的执念,转而关注对精神财富的探寻和对人生真正价值的追求。“处渊谷以视康庄,居危地以视广居”,生命不因外物所累剥蚀了厚度、风干了韧性而夭折,而是慢慢显露,慢慢闪光。
潇湘高考报名入口登录穆罕默德曾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诚然,孔颜二人
因为舍弃了外物,实现了精神的丰盈和人生的价值,而他们的思想也得以通过烈火焚不尽的竹简向新时代的我们叩问,启迪我们前行。而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遵循孔颜之乐,勿忘抬眸那抹月,凭借此,渺小而卑微的人类啊,在精神上得以成为超越时间的不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材料分析一针见血,切中肯綮。“孔颜之乐”的“乐”在哪?很多同学只看到表面的安于贫穷、知足乐观,而此文作者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两位圣贤皆是乐在自己的精神天地中,享受到真理与大道的精神滋养,外物的享受便成了无关紧要的存在。”审题立意上,作者就比一般同学深刻。
标题打造鲜明生动,提纲挈领。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文眼,阅卷老师通过标题就基本能领略文章的整体风貌。此文借用毛姆小说的标题《月亮与六便士》比喻精神追求和物质生活,既生动形象,引发兴趣,又契合文章讨论的主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论据选择丰富典型,有说服力。为了证明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长久不朽,作者除了分析材料中孔颜的例子,还列举一批当代名人:武亦姝、孟晚舟、王毅,兼顾文化、经济、政治多个领域,这些名人贴近
时代,有说服力。此外文中还多处引用中西古代名人名言,让人信服又显得典雅。
语言表达气脉贯通,有感染力。文章围绕为什么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值得我们追求这一中心,论古剖今,由表及里,取譬设喻,举例引用,而这一切都融合在作者强烈的自信和鲜明的主题中,气脉贯通。再加上文中大量排比和反问句式的使用,读起来铿锵有力,气势不凡,有感染力。(肖莉老师)
任风雨凄寒,有灵魂滚烫
胡馨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此发言,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任风雨凄寒,有灵魂滚烫。
孔子与颜回的快乐不在“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的快乐在箪食瓢饮的陋巷也不曾消失。可见,他们的乐并非鱼与熊掌的物质之乐,而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内心满足。
孔颜之乐发乎于心,在于心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那不是简简单单的喜欢,更不是三分钟热爱,而是灵
魂深处的炽火喷薄。他们追求“道”,追求“礼”,追求大同社会,那才是他们的支柱,他们的脊梁。真正的热爱,不是屈于环境的妥协,不是特立独行的标榜,而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无畏,是“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的坚决。所谓富贵,更像是孔颜的枷锁,更像是束缚而非“送我上青云”的好风。有言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必需的,但过度的物质条件无疑会使人思想蜕化,旁生许多枝节,正如寄生于树上的藤潜移默化地夺走树的养分,造成“再回头已百年身”的悲剧。
反观当下一众青少年,则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物欲横流之下,攀比之风屡禁不止;心中空荡荡,没有追求,没有榜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谈何热爱;更有甚者,为“捍卫偶像”引发“世纪骂战”……打着“热爱”的名号,实则难掩灵魂的浮躁,内心的空虚。所谓热爱,并不意味着可以借此做出有违新青年时代要求、有违社会公德乃至法律的事。“从心所欲,不逾矩”。违反道德和法律的“热爱”并非热爱,而是自私、冷漠与偏执。
“一切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都不是浪费,而是美好的消耗”。做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应把物质条件的优越当作寻热爱的必要条件,更应以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淡然处之。宋濂有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马斯洛将精神需求列在五大等级的最高级,也曾坦言精神世界的充盈对人生的意义最为重要。所以,何不将追逐物质的目光转移到追求灵魂的丰满上来?专注于精神世界的丰盈和富足,从现在的学习生活开始,重视对情操的陶冶,纵使平凡也不会平庸;
纵使“身不能至”也“心向往之”,而非安慰自己湎于现状。孔颜的快乐不应只是智者的快乐,更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乐之所在。“任风雨凄寒,有灵魂滚烫”,这才是每个青少年应有的追求与座右铭。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重寻孔颜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