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 每题3分 共计9分)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国家旅游局发布“重走长征路”国家红旅游精品线路 有主干线路一条和专题线路八条
B. 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 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活动
C. 戏剧进校园、足球进校园、书法进校园……通过学校各种途径的教育 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D. 霍金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 至少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 销售了超过千万册
【答案】C
【解析】C项 成分残缺 “学校”与“通过”的位置互换
2.
把下列各句按一定顺序 排成一段连贯、通顺的文字(       )
①理想是那么鲜明 看得见 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
②理想 是的 我又看见了理想
③不管我是多么渺小 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④我指的不是化妆品 不是空谈 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
⑤它是海洋 我好比一小滴水 它是大山 我不过是一粒泥土
A. ②⑤①③④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①④⑤③
D. ①④③②⑤
【答案】C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 语段主要讲的是理想 分析各句可知 ②句为总领句 引起话题 可作为首句 据此排除B、D两项 ⑤句用海洋与水滴、大山与泥土来说明“我”与理想的关系 ③句承接⑤句内容 应连在一起 可排除A项
故选C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作奸犯科”“锲而不舍”等成语出自孔孟的言论
B. 雨果和莫泊桑 都是法国作家 雨果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莫泊桑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C.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 可叙事、写景、状物 抒发情怀抱负 但不能阐发观点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 至元而大盛 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D. 中国是酒文化盛行的国度 古代酒杯的称谓林林总总 如 觥、樽、白等等 喝酒时还有一些助兴活动 如“射”“弈”分别指以箭投壶游戏、下棋
【答案】D
【解析】A项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B项 “雨果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错误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C项 “但不能阐发观点”错误 应该是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15分)
4.(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字与“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4.(2)《病梅馆记》和《己亥杂诗》 一文一诗 都是龚自珍在己亥年(清道光十九年)创作的 两文主旨接近 又绝不雷同 请结合内容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
A. 乃誓疗
B. 穷予生光阴以疗梅
C. 杭州西溪
D. 梅
【答案】D
【解析】(1)“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意思是 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 代词 代指病梅
B项 助词 的
C项 助词 的
D项 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D
【答案】(2)相同 ①谈论的是共同的话题——人才问题 ②都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不同 ①《已亥杂诗》是诗 以马喻人 《病梅馆记》是记 以梅喻人 ②“诗”把降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天公”身上 希望“天公重抖擞” “记”则让自己把解救人才使其自由发展的重担勇敢地承担起来 ③“诗”表达了作者对“万马齐喑”局面的沉重叹息 对风雷激荡的社会变革和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的呼唤 “记”则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对人才的压抑、摧残 抒发了作者的愤慨痛恨 表达了以自己的个人奋斗来解除封建束缚的愿望 体现了作者“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解析】(2)相同之处 《已亥杂诗》和《病梅馆记》谈论的是共同的话题人才问题 《已亥杂诗》以马喻人 以“万马”表现人才众多 “万马齐喑”隐喻人才受压抑 社会一片死寂的现实 《病梅馆记》则以梅喻人 以“江宁之龙幡 苏州之邓尉 杭州之西溪 皆产梅”暗喻人才之多 以“三百盆 皆病者 无一完者” 甚至“江浙之梅皆病” 暗喻广大人才受到压抑、摧残 两篇作品都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不同之处 两者题材不同《已亥杂诗》是“诗” 《病梅馆记》是“记” 托物寓意的所托之物不同 《已亥杂诗》以马喻人 《病梅馆记》以梅育人 就内容看 “诗”仅写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而“记”则既写了“江浙之梅皆病”的现状 又深挖了这种现状产生的社会根源 首先是文人画士内心的病态标准与要求 其次是“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然后是“蠢蠢求钱之民”的摧残行为 这样 “记”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 从作者寄意的对象看 “诗”把降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天公”身上 希望“天公重抖擞” “记”则让自己把解救人才使其自由发展的重担勇敢地承担起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而“甘受诟厉” 从作者的情感态度上看 “诗”表达了作者对“万马齐喑”局面的沉重叹息 对风雷激荡的社会变革和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的呼唤 “记”则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对人才的压抑、摧残 抒发了作者的愤慨痛恨 表达了以自己的个人奋斗来解除封建束缚的愿望 体现了作者“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15分)
5.(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寥寥十字 描摹尽了春的变化 显示出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B. 颔联描写了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着延伸向远处 在一片静谧葱茏的树木深处 园屋隐约可见的景象
C. 颈联截取“居家凭几小憩”“拄杖独行寻幽”两个生活片段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采
D.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生活环境的幽静美好和隐退生活的安舒闲逸 生动地描绘了暮春时庭园的种种佳景
【答案】A
【解析】(1)A项 本诗写于暮春时节 “取”字也表明春风已经将春花吹落殆尽 因此不可能呈现“姹紫嫣红”的景象
【答案】B
【解析】(2)B项 “翳翳”形容树荫浓暗的样子 “交交”则是树枝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居处生机盎然 自然不同于忘情尘俗的禅寂之静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5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75分)
6.(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6.(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6.(3)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A.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 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 国内外都认为 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 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 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 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答案】C
【解析】(1)C项 说法有误 材料涉及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 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 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的内容并没有涉及
【答案】(2)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 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 上网主要是以看动漫、电影 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
【解析】(2)作答本题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有关信息 对题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 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结论 由 “每天上网的学生82.9%”和“看动漫、电影49.8%”可以概括得出主要信息 从上网时间和年龄上看 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 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 从上网内容上看 主要是以看动漫、电影 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
【答案】(3)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等等
列数字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中的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 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以及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 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的现状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解析】(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①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②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④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
该事物的xx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⑤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 ⑥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 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⑦作诠释 是说明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便于读者理解 依据以上分析 结合材料内容解答即可
7.(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当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7.(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用是什么?
A. 雄心志四海 万里望风尘 (晋·傅玄)
B. 作家沈从文15岁就从湘西出走 一路漂泊 有生之年 几乎没有再回故乡 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著作
C. 有志不在年高 无志空活百岁 (清·石玉昆)
D. 屈原小时候不论刮风下雨 天寒地冻 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三年 他熟读了《诗经》305篇 从民歌民谣中吸取了丰富营养 终于成为一位大诗人
【答案】D
【解析】(1)D项 本文中心论点是 有志者要远行 重点要突出远行 所以论据的选用也要突出远行 而D项屈原的例子只是强调了他学习的刻苦 没有远行 所以不能充当本文论据
【答案】(2)作者观点是 年轻的心不能静如止水 应该走进广阔的世界去闯荡 有志者要远行 第一段采用了举例论证 运用著名人物的具体事例来证明“有志者要远行”的观点 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岳阳人才网【解析】(2)解答本题需阅读全文 根据文中内容把握作者主要的观点 文中采用和胡适成功的例子来说明作者的观点 年轻的心不能静如止水 应该走进广阔的世界去闯荡 有志者要远行 第一段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用的具体事例来论证下文“有志者要远行”的中心论点
8.(1)把下面的词语依次还原到文中 恰当的一项是(        )
8.(2)根据文中②—⑤段内容 请仿照下面画线的短语 完成填空
盛夏的美景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她在埝西的荒地上 她在山峦田野的翠绿里
她在_______________ 她在_______________
她在_______________ 她在_______________
8.(3)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①炽热的阳光 让漫山遍野的绿 流动、跳跃着舞蹈 (从修辞手法角度)
②河水转弯处 高粱地住村庄的腰 (赏析画线字的表达效果)
8.(4)理解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