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王育琴,赵 芳
(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101)
摘 要:甘肃省作为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甘肃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加显著。本文选取甘肃省2011-2018年甘肃省中医药产业数据,在分析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发现:甘肃省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均偏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良种推广率低,中医药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阻碍了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资源;中医药;产业
甘肃省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主要的中药材品种有当归、大黄、党参、黄芪等,其中甘肃省当归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了90%。2018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60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了180万亩,产量超100万吨,居全国前列。但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
展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总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为切实推动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2018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发展目标中指出,要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甘肃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和促进绿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从中发现其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推动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现有的2500余种药材中,有110余种为人工种植,30余种为大宗道地药材,276种属于国家重点药材品种,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以定西为核心的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初步实现了集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1.1 中药材种植业
文章选取了2011-2018年的相关数据,但因嘉峪关市的统计数据仅到2017年,所以表1中2017年甘肃省数据加入了2017年嘉峪关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94万亩、产量0.65万吨。此外,各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只得到部分数据,2018年定西市种植面积为110.97万亩,产量达30.09万吨,酒泉市、张掖市、天水市和兰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是33.80万亩、27.14万亩、17.50万亩和11.78万亩,产量分别为9.10万吨、10.26万吨、4.20万吨和3.17万吨,平凉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21万亩,产量为2.17万吨,金昌市种植面积为2.08万亩,产量为1.76万吨。
表1 2011-2017年甘肃省各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        万亩,万吨
年份地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产量
甘肃省278.19 61.92 312.64 75.47 345.58 85.90 377.87 98.12 396.40 107.25 429.07 114.56 335.97 92.04 兰州市  6.76 0.99 8.75    1.26 11.71    1.69 16.46    2.89 19.46    3.31 21.21    3.60 14.38    2.67 金昌市  1.75    1.56    1.77    1.52    2.05    1.74    2.14    2.00    2.06    1.93    1.85    1.51    1.63    1.39 白银市10.19    1.90 13.31    2.19 14.32    2.47 15.05    2.89 16.59    3.50 18.00    3.81 30.63 7.54 天水市13.97    2.59 15.92    2.89 16.84    3.04 17.96    3.63 19.36    4.08 20.52    4.57 16.82    4.02 武威市  2.40    1.48 7.87    3.99 12.95    5.76 14.46    5.60 17.78    5.61 21.99 7.01 17.00 7.36 张掖市9.46    3.27 17.39    6.37 20.68 7.01 22.62 7.96 22.50 7.99 23.55 7.67 23.23 8.05 平凉市12.43    3.49 14.69    4.08 14.86    4.33 13.04    4.10 13.83    4.70 14.88    5.56    5.01    2.26 酒泉市20.97 7.62 27.15 8.52 27.75 9.42 25.08 10.33 27.31 12.22 38.13 13.87 32.82 8.44 庆阳市10.94    5.32 12.41    6.88 16.10 9.55 16.64 10.06 17.00 10.24 19.22 10.74    3.77    2.08 定西市108.91 19.62 108.13 22.43 115.55 23.54 136.00 29.02 138.70 31.96 139.96 32.26 104.69 27.25 陇南市65.23 10.27 65.28 10.63 67.85 11.
66 69.74 12.87 71.6414.15 73.76 15.36 58.16 13.36 临夏州  4.81    1.72    5.25    1.90    5.61    2.17    6.89    2.78 7.50  3.24 7.57    3.43    5.59    3.04 甘南州10.37    2.07 14.72    2.82 19.31    3.51 21.77  4.00 22.67  4.32 28.44    5.17 19.30    3.92 数据来源:《甘肃发展年鉴》2012-2018,甘肃省的数据由各州市相关数据加总得到。
表1显示,2011-2017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现出同步变动趋势,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278.19万亩增长到2016年的429.07万亩,2017年有所下降;中药材产量从2011年的61.92万吨增加到2016
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视阈下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QXKJ2018-005),项目主持人:王媛。
经济研究
年的114.56万吨,到2017年下降到92.04万吨。从各州市的变动情况来看,2011-2017年甘肃省各州市中药材呈现出了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态势,2017年定西市种植面积排全省第一,种植面积排第二位的是陇南市为58.16万亩,产量为13.36万吨,酒泉市、白银市种植面积分别为32.82万亩和30.63万亩,产量分别达8.44万吨和7.54万吨,其他各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均未达到30万亩。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
1.2 中药材加工业
为了进一步加快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竞争力,《甘肃省“十三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集,使中药产业成为甘肃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到2018年,甘肃省已拥有143家中药行业的龙头企业,137家中药饮片企业,2018年甘肃省新增规模以上的中医药生产企业就有19家。同时,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甘肃省建成了6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并有14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有68家企业通过了药品GMP认证,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1.3 中医药商贸
中医药商贸方面,甘肃省也在不断推进中药材的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到2018年甘肃省已有6个中药材大规模交易市场,以陇西、岷县等为龙头的规模化交易市场已具雏形,其中有25家中药材仓储企业的仓储量达到了千吨以上,中药材的静态仓储能力达到了110万吨,仓储能力整体在不断提升。同时,为促进中药材电子商务的发展,甘肃省建立了75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点分别覆盖了70%的乡和50%的贫困村,有100余家企业进行中药材的线上批发零售,中药材年交易量超过了150万吨。
1.4 中医药出口
甘肃考试院录取查询为进一步推动甘肃省中医药产业“走出去”,甘肃省在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多国成立了多家岐黄中医中心和中医学院;甘肃中医药企业,如佛慈制药等在海外注册中成药品种累计达到了96个。2018年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为2051万元,中成药出口额达到3553万元,到2019年上半年,中药材出口货值已达837万元,较2017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甘肃省中药材种植规模来看,2011-2018年甘肃省中药材产量和种植面积总体都在增长,但甘肃省中药材生产产量大、种植面积广的同时,中医药产业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出口产值低等成为了制约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1 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较低
虽然甘肃省中药材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国位列第一,但是在中药材的主产区生产地,中药材的生产种植仍主要以小农分散生产交易的形式进行,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的经营主体发展不足,集中连片的种植方式仍较少,而且生产规模小,同时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使得甘肃省中药材的种植标准化程度总体偏低。
2.2 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偏低
自2000年以来,甘肃省中药材年种植面积均超过了200万亩,但中医药工业年产值在全国排名中并不靠前。主要由于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专业科研技术人才缺乏,研究成果未能有效地转化应用等,且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制药企业规模偏小,企业加工增值率不高,大部分药材仍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销售。同时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甘肃省中药材的品质,阻碍了中药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
2.3 药材新品种选育及推广不足
甘肃省中药材品种结构虽在不断优化,但由于农户对信息的接收和掌控不及时等原因,使得中药材良种的推广受到很多限制,新的研究成果与育苗、制种农户的对接存在很多障碍,因此最新选育出来的大宗药材的优良品种,如黄芪、党参、当归等在大田种植中示范推广力度远远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产区还存在着品种混杂的情况;此外,黄芩、款冬、柴胡、牛蒡等多种药材,各个产地的药材形态特征并不一致,且缺乏优质稳产的新药材品种,严重限制了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2.4 甘肃省中医药产品出口产值偏低
虽然甘肃省中药材产量多年居全国第一,但由于药材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农药化肥等使用不规范、科研能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等原因,导致甘肃省中药材出口结构并不合理,中药材原材料的出口仍占绝大部分的比重,且甘肃省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未打响“陇药”品牌,导致甘肃省中药
材的出口价格不高,产值总体偏低。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商贸发展及出口状况的分析,发现甘肃省中医药资源丰富,品种多,产量大,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同时,随着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中药材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出口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然而,甘
经济研究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视阈下优化营商环境的 
路径探索
孙璐璐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0000)
摘 要:针对营商环境发展路径不够完善的问题,探索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视阈下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该优化路径以当前的营
商环境为基础,建立新的办事流程和管理制度,提升政府的办事能力和引导能力;以依法治理为目的,坚持法律法规管控下的法治
手段;统一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办事规章,落实协同管理目标,到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
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路径
0 引言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在海南省全岛建立的自由式贸易试验区域,是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举措。该试验区以“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为发展理念,推进国家特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国家励志将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着重将其朝着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发展。国家对于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规划建设,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决策。该试验区的建立,是国家对外开放、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坚定力量[1]。
因此基于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视阈下,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根据新的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吸引投资,完善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1 优化营商环境路径
市场经济中,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对营商环境进行优化,而通过建立新的发展路径完善营商环境,也是当下市场经济发展下的营商环境发展趋势[2]。
根据当前的营商环境概况,探索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视阈下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只有形成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市场主体,集中生产要素,汇总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
1.1 提升政府办事能力
要想优化营商环境,要着重提升政府的办事能力,落实政府所承担的责任,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完
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中药材种植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科研投入力度不够、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仍阻碍着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对策建议
3.2.1 建立药材规范化种植体系
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药材的种植仍以传统形式为主,要想实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生产,可以通过择优
选择适宜种植药材的地区,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合理布局,严格规范和控制中药材种植生产的一系列过程,不断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同时,可以选择用量比较大、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品种,进行GAP 标准规范研究,通过引导、推广等手段,推进甘肃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生产经营。
3.2.2 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健全中药研发体系
甘肃省中药材虽然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但是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通过建立研发激励机制,鼓励甘肃省中医药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成立专门的研发队伍和机
构,支持中医药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在传统中药材加工工艺基础上融入新技术,提高甘肃省中药制剂的水平,不断促进甘肃省中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
3.2.3 建立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
甘肃省中药材良种推广率低,选育的新品种得不到有力推广,可以通过组建专业化的中药材育种公司,不断提高甘肃省中药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积极培育有代表性的中医药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增强甘肃中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和培养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中医药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1):9-12.
[2]张正贵.湖北襄阳市中药资源产业现况及发展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06): 13-15.
[3]田浩国,高山.我国中医药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06):48-51.
[4]吴发明,刘莎,李敏.四川麦冬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北方园艺,2019(17): 151-157.
基金项目:2019年度海口经济学院校级科学研究课题,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与提升研究HJKY(YB)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