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我国聚力发展的产业“新赛道”。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近年来,相关领域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全国两会时间确定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转化,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在《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中建议,国家
部委加大对地方相应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在安全基础上建立地方低空空域专业运行服务中心,提高低空空域
上海“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文  丁乙乙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指出,今年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商业化元年。上海作为在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过程中,立足顶层设计,聚焦人才和供应链优势,联动长三角区域,展开“未来空间”系统布局,为低空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而面向未来,上海又将如何紧扣范式创新,加快新兴产业颠覆式发展?
低空经济长产业链条包括了新的航空器制造、开放的低空空域飞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随之产生了新的低空服务产业。这不仅需要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还需要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更需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2022年9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行动方案》。根据该方案,上海将在浦东、杨浦、闵行、金山、松江、青浦、崇明等区域,打造未来空间产业集。
其中,在空天利用领域,上海提出突破倾转旋翼、复合翼、智能飞行等技术,研制载人电动
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围绕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加快新型专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提高空域资源供给能力,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引擎开辟新赛道
步刺激了低空经济的发展。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无人机领域运营企业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总数达126.7万架,2023年同比增长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
全国政协委员、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姜春水指出:“低空经济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
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
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是产业发展新赛
翼身融合等新一代商用飞机,推动氢电池、氢涡扇等氢能飞机技术验证示范。研制低成本卫星和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加快宽带通信卫星发射组网及商业运营,积极利用空间频率和轨道资源,建设陆海
飞行服务“一网统管”,并形成一揽子制度创新。
2023年12月27日,上海中心城区首条美团无人机航线开航仪式在杨浦区举行。杨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无人机航线开航标志着杨浦低空经济起飞成功,下一步,杨浦区将抢抓低空经济产业高速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拓宽无人机服务应用场景,构建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生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人才和供应链优势
2024新年伊始,以城市空中交通为典型应用场景的“飞行汽车”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火爆出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eVTOL航空器可垂直起降、无需跑道、纯电动力,更安全、环保、安静,在解决未来城市内、城际间短途空中出行需求方面被寄予厚望,预计到2035年,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
资深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航空器制造领域,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
的标准范式,但业内一致认为,《绿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的“到2035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这一目标已不遥远。
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上海,绝不会缺席低空经济。在时的科技联合创始人蒋俊看来,上海航空产业人才集聚优势无可比拟,更有成熟完整的“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供应链。基于国内其他区域短期内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上海集聚了包括时的科技、峰飞、御风未来、沃兰特等在内的几乎所有eVTOL头部企业。
对于未来上海低空经济的发展,eVTOL头部企业负责人纷纷提出相关建议。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制定低空经济产业政策规划,加快研究低空空域
管理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因地制宜,推进具体政策落实,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标准体系。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对于这一新生事能一家企业获得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适航证,这也是全球首张。
为了规范低空经济发展,我国已陆续出台多部法律法规。2023年5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正式进入“有法可依”阶段。2023年12月,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标志着我国
在空域管理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法律法规仍有待细化完善:一方面,由于尚无符合低空经济新形态特征的智能化监管手段,目前低空飞行审批政策沿用民航监管体系,难以匹配未来大批量、大范围、密集型的使用场景;另一方面,顶层设计如何实现落地,各地还在探索研究、建立细则。
首先是资金的长期投入。上海是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低空经济属于上海五大未来产业集之一的“未来空间”范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曾在2023年3月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指出“未来产业的规律极难捕捉,上海唯二的确定性,在于人才和土壤”。而载人电路一般,给予eVTOL更多扶持。
其次,要形成“有空间可验证测试、有场景可应用示范、有客户可购买使用”的低空经济生态系统。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指出,新技术需要在新的应用场景中飞起来、用起来,才能真正促进技术迭代创新,也能为监管机构提供更多数据。
加强顶层政策设计
培育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强化政策法规、空域开放、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关键要素协同,尤其要加大低空空域开放利用,提升低空空域管理水平,打造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从而支撑壮大低空经济发展规模。
出席2024年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
作为一个重要资源好好利用起来,就需要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细化的配套政策。
相比关键技术的突破,跨区域的政策协调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更为产业界所关注。在产业应用层面,目前低空经济的生态应用价值尚未完全彰显,仍主要集中在应急通信、能源巡检、城市治理等小规模试点场景。有好的应用场景才会有利润产生,才会有更多资金进来。所以应在这一层面打出“组合拳”,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
2024年1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上海举办的低空经济和安全产业论坛上分享了“低空经济发展下的洞察”,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
展,其中第一点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而无人机监管正是低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空经济
有序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张燕生
认为相关行业应“先立后破”——
像低空经济这样的新产业、无人机
这样的新质生产力,要优先支持发
展,先立起来,因为“低空经济是
未来具有巨大经济增长潜力的新增
长点,无人机监管技术基础设施
建设是低空安全的重要内容,既
涉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关系到
国家安全”。
长三角承接溢出效应
经济产业集聚与创新合作也在加速,并成为周边地区对接上海、承接其溢出效应的新赛道。
2024年1月19日举行的太仓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太仓市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太仓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陆续发布,以推动当地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太仓已先后出台《太仓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太仓市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发展专项政策(二十条)》等。
对太仓而言,依托长三角前沿城市区位优势,跟踪低空经济产业国内外进展,将更好地赋能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以及综合服务等领域全
产业链招商,吸引并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围绕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