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英语四六级考委负责⼈⼀席谈
  教育周刊:在中国的⼤学,有⼀个并⾮出⾃官⽅却普遍实⾏的规定:只要英语考不过四级,毕业时就拿不到学位证书。多年来,这项规定的合理性虽然备受争议,却⼀直没有在学术领域正式展开过讨论。能介绍⼀下这个问题形成的背景吗?
  四六级考委负责⼈:⼤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主持的检测⾼校完成英语教学⼤纲情况的⼀种考试。根据“学⽣⾃愿报名,学校⾃愿参加的原则”,1987年第⼀次实施四级考试时,全国考⽣才⼗多万⼈。⽽⼗六七年后,也就是2003、2004年,每年考⽣都达到上千万。其中四级考⽣⼋百多万,六级考⽣三百多万。⼀项考试能在⼏⼗年中规模扩⼤上百倍,没有社会各⽅⾯对其信度(测量的准确、可靠、公正性)与效度(考出应考的能⼒)的认同,是不可能的。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项调查:在实施四六级考试前的80年代初,我国的⼤学⽣每分钟能达到读17个英语单词这样的阅读速度的⼈只有1/3,⽽⼤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70个单词以上。⽽今能达到这⼀⽔平的⼤学考⽣已超过⼀半,何况还有听、写等要求,其进步的程度与⼗⼏年前真是不可同⽇⽽语。这⼏年的统计表明,全国重点⼤学本科⽣毕业时,四级平均为62.4%以上,其中的⼀些学校接近100%。这些事实表明,四六级考试对我国⼤学英语教学⽔平的提⾼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但是,⽆论是国家教育部还是全国⼤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从未硬性规定过⾼校必须参加这项考试,更没有要求过四级
考试的成绩要和学位挂钩。⽤哪种考试检测英语教学的效果,是不是要与学位挂钩,各学校是有⾃主权的。⽽现实中,就是有少数学校并没有⽤四级考试成绩去与学位挂钩。⾄于其他学校后来形成的普遍⽤英语四级的成绩与学位挂钩的局⾯,我们分析恐怕有⼏个原因:⼀是想以此激励师⽣把英语成绩提上去;⼆是想提⾼学⽣的就业竞争⼒;三是同类学校相互攀⽐:别⼈挂了我不挂,显得我教学质量没⼈家⾼;四是想吸引好⽣源。
  教育周刊:我曾经采访过⼏位在⾼校负责公共英语的教授,他们认为,英语四级考试与学位挂钩,的问题是对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造成冲击。据调查,很多学⽣,尤其是那些来⾃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为过四级,花在基础英语上的时间占⼀年总学习时间的30 40%,⽽他们⼀学年要学⼗⼏门课!其他课特别是⼀些本来很重要的专业课反倒得过且过。把英语强调到这种程度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