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近史第⼆章练习题
第⼆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必记知识点
1.19世纪60年代,列强采取⼀致的侵华步调,进⼀步打开中国市场。在清政府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外反动势⼒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民,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列强⽤代替武⼒侵略。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场名为的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业在上海、⼴东和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
3.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强”为旗号,创办了⼀批近代军事⼯业。⽐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李鸿章创办的和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4.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业资⾦、燃料、运输等⽅⾯的困难,洋务派打出了的旗号,兴办了⼀批近代民⽤⼯业。规模较⼤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的,张之洞在湖北设⽴的汉阳铁⼚和等。
5.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三⽀海军。清政府成⽴海军衙门。
6.中国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东南海县、天津。7.19世纪四五⼗年代,中国第⼀批⽆产阶级在最早产⽣。⽆产阶级来源于和。8.第⼆次鸦⽚战争后,⾯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以、、和张之洞为代表,他们主张利⽤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以⼤学⼠为代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9.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的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10.19世纪末,随着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11.甲午中⽇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从1894年7⽉到9⽉,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和。第⼆阶段从1894年10⽉到1895年4⽉,主要战役有辽东战役和。
12.《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三国的利益。三国联合迫使⽇本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本向清政府⽩银30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
13.19世纪年代后,早期维新思想产⽣。早期维新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19世纪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步发展,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相结合。其代表作是《新学伪经考》和。
14.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从6⽉11⽇到9⽉21⽇,新政共推⾏了103天,所以⼜称。
15.19世纪末,由于⽭盾空前尖锐,义和团运动兴起。但由于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最后失败了,但是它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16.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英、俄、⽇、法、德、美、意、奥⼋国组成侵略军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17.1898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到第⼆年秋,这场反帝爱国⽃争的⽕焰已蔓延到、的许多州县。
18.1900年,义和团的势⼒发展到京津地区。慈禧太后改⽤政策,企图控制利⽤义和团。1900年8⽉,⼋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北京陷落前,慈禧太后仓皇出逃,途中,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19.1900年7⽉,天津陷落后,侵略军成⽴了,对天津实⾏殖民统治。北京陷落后,联军统帅⽡德西在紫禁城内设⽴司令部,统治北京城。
20.义和团运动的⼝号是。该⼝号能够动员⼴⼤民众参加反帝⽃争,但却带有⾊彩。
⼆、选择题
1. 洋务派的出现,与下列哪⼀⽭盾⽆关 ( ) A.民族资本主义与⼩农经济的⽭盾 B.⼈民众与封建地主阶级⽭盾
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盾 D.中国与外国侵略势⼒⽭盾
上海哪个区编制最好考2. 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 ) A.清朝统治者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争 B.清朝统治集团中央和地⽅势⼒之间的⽃争
C.清政府为挽救封建统治⽽进⾏的⾃强运动 D.发展资本主义的运动
3. 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强”的⽬的,是因为 ( ) A.沿⽤传统的⽣产管理⽅式 B.局限于引进西⽅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B.由部分官僚、地主、商⼈投资
C.由政府企业分化出来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5. 近代中国第⼀批⽆产阶级的诞⽣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的发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C.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6.“师夷长技以⾃强”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区别主要在于 ( )
①前者注重“中体西⽤”,后者强调“开眼看世界”②前者以求富求强为⽬的,后者以学习军事技术为
⽬的③前者以社会改良为⽬标,后者以向西⽅寻求救亡图强真理为⽅向④前者是⾃救性的洋务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业 ( )
①设备主要从西⽅进⼝②⽣产完全不计经济效益③与外商争夺市场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度考察鸦⽚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步,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 A.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化 B.有限度地引进了西⽅的科学技术
C.建⽴了⼀⽀近代化的海军 D.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出国学习
9. 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州、天津等地,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
A.这些地⽅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侵最早、⾃然经济解体程度较深
10. 洋务运动与⽇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主要有 ( )
①都⾯临内外交困的局⾯②都引进了西⽅科学技术③都建⽴了近代教育制度④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批民⽤企业。下列各项中属这批企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上海发昌机器⼚ ( ) 12. 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 ( )
A.鸦⽚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百⽇维新时期 D.⾟亥⾰命时期
13. 中国近代第⼀次由政府选送留学⽣出国学习是在 ( )
A.鸦⽚战争时期 B.第⼆次鸦⽚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甲午中⽇战争以后
14. 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洋务派代表是 (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康有为 D.蒋介⽯
15.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B.兴办的军事⼯业和民⽤⼯业都是近代⼯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制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16. 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然⽽,当初京师同⽂馆增设天⽂算学馆,报名⼊学者却寥寥⽆
⼏,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列强的⼲涉 B.顽固势⼒的反对 C.洋务官员的⽆能 D.维新⼈⼠的抵制
17. 第⼆次鸦⽚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先进⽣产技术,其根本⽬的是 ( )
A.使中国⾛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制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18.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探索的主题是“中体西⽤”,其含义是 ( )
A.以“师夷长技”为强国富民之路 B.以传统封建制度及伦理道德为⽴国之本
C.兼收西⽅先进的技术和政治制度 D.将维护封建制度与学习西⽅技术相结合
19.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客观上顺应世界发展潮流②清朝适应历史变局的⼀种抉择③前期以⾃强为主,后期重求富求知④最
终实现了巩固清朝统治的⽬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 清政府筹建近代海军的动机是 ( )
A.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B.师夷长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励精图治,洗雪甲午战败耻辱 D.迎合列强,镇压中国⼈民反抗
21. 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 ( )
A.教学内容仍然以经学为主 B.新增科⽬仅有外语门类
C.培养了实际有⽤的⼈才 D.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终结
22. 下列哪⼀机构是洋务派创办的民⽤⼯业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上海轮船招商局 D.发昌机器⼚
23. 洋务派改⾰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业⾰命给世界带来的冲击,中国并没有像同期改⾰的俄、德、意、⽇
等国那样⾛上资本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 )
A.洋务派强调“中体西⽤” B.中国的地主阶级没有能⼒
C.社会基础条件尚不具备 D.中国不适合⾛资本主义道路
24. 甲午战争前,中国不少民族资本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港注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港政府⽐较优惠 C.本国封建势⼒的限制 D.民族⼯业缺乏资⾦
25. 与资本主义萌芽相⽐,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资⾦源于私⼈ B.产⽣发展于中国近代 C.受到外商企业刺激⽽产⽣ D.使⽤机器⽣产
26. 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新的经济成分,它们同⾃然经济的
关系是 ( ) A.互相依赖 B.不同程度⽡解着⾃然经济 C.既互相依赖⼜互相⽡解 D.继承发展
27. 下列对甲午中⽇战争爆发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美国希望⽇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 B.英国企图利⽤⽇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
C.俄国对朝鲜虽有野⼼但未准备就绪,对⽇采取不⼲涉政策
D.朝鲜东学党起义,中国和⽇本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镇压
28.《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产⽣的直接影响是 ( ) A.引发“三国⼲涉还辽” B.刺激了列强⽠分
中国的野⼼
C.便利了⽇本向中国东北扩张 D.列强展开资本输出的激烈竞争
29. 19世纪末清政府考虑调整民族⼯业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 A.洋务企业产⽣的利润的刺激 B.扩⼤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
C.甲午战争后出现的财政危机 D.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市场的要求
30. 19世纪末,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的论战是中国近代第⼀次思想解放潮流,这是因为 ( ) A.论战最先启迪着⼈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科技和兴办近代⼯商业的要求
C.在论战中⾸次提出了学习西⽅政治制度的主张
D.论战正⾯抨击了封建思想,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
31. 戌变法的法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谬之⼈,失其安⾝⽴命之业,⾃是⽇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
内容有 ( ) A.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B.编制国家预算,改⾰财政 C.裁汰绿营D.废除⼋股取⼠,
改试策论32. 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来看,戊戌变法是 ( ) A.先进中国⼈希望追赶世界历史发展步伐的⼜⼀次探索 B.先进中国⼈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次尝试 C.康梁维新派学习英美⾛富国强兵之路的实践活动 D.符合中国国情的救亡图存运动
33. 维新思潮和洋务思潮相⽐,根本的区别是 ( )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标不同 D.思想观点不同
34. 《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了⼀个新阶段”,得出这⼀结论主要理由是 A.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 ) B.它便利了⽇本以朝鲜为跳板⼤举向我国东北扩张经济
C.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年,并刺激了列强⽠分中国的野⼼
D.它迫使清政府⼤量借外债,使列强进⼀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
35. 甲午中⽇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变化不包括 ( ) A.民族觉醒的进程进⼀步加快 B.清王朝成为列强“以华治华” 的⼯具C.⼤⼤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D.向西⽅学习由“重其器”转为“重其制”
36.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的江苏直接有关的是 ( )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马关条约》④《⾟丑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7.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物王韬、郑观应 ( )
①主张进⾏“商战”,发展民族⼯商业②主张实⾏君主⽴宪制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然科学
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8.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
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的威信 D.有⼒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
39.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学说 C.君主⽴宪思想 D.⼈⽂主义思想
40. 梁启超阐述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 )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循环⽇报》
41. “各国变法,⽆不从流⾎⽽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嗣同始。”
谭嗣同以⾝殉难前的这段⾃⽩表明了他的 ( ) A.烈⼠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态
42. 戊戌变法在⽂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开办京师⼤学堂 B.废除⼋股 C.设⽴译书局 D.废除科举考试
43. 19世纪末,台湾⼈民爆发的反割台⽃争,是由下列哪个条约引起的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丑条约》
44.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45. 下列关于中⽇《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本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46.《马关条约》规定⽇本可以在中国投资设⼚,这⼀权益 ( ) A.为⽇本所独享 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C.未被参加“⼲涉还辽”的俄、法、德所享有 D.⾟亥⾰命爆发后被取消
47.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A.割地的⾯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岸 D.列强办⼚的特权 ( )
48. 甲午战争后,经三国⼲涉,⽇本被迫交还辽东半岛。这反映 ( )
①列强在华争夺趋于⽩热化②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得成效③清政府的国际地位极端低下④⽇本
⽆⼒对付三国的联合威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9. 1894年⽇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历史背景是 ( )
①明治维新后⽇本国⼒逐渐强盛②⽇本统治集团制定“⼤陆政策” 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④清政府实⾏“避战求和”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50. 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 A.进⼀步加重了中国⼈民的负担 B.进⼀步破坏了中国领⼟的完整和主权的独⽴
C.促使中国的⾃然经济彻底解体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业的发展
5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民发布檄⽂,表⽰“愿⼈⼈战死⽽失台,决不愿拱⼿⽽让台。”此
话表达的深刻含义是 ( ) A.誓死维护祖国领⼟完整 B.坚决反对清政府外交政策
C.⿎舞⽃志,积极抗敌 D.痛斥清政府投降卖国
52. 19世纪末,中国民族⼯业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有 ( )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使⾃然经济进⼀步遭到破坏,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②新式学堂
建⽴培养了⼀批科技⼈才③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思潮⑤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的限制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3. 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在 (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主张“君民共主”③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对洋务运动有所批判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
54.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的下列对策,是“⽴国⾃强之策”的⼀项是 ( ) A.“下诏⿎天下之⽓”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55. 康有为打出“孔圣⼈”的招牌宣传维新变法,其⽬的在于 ( ) A.利⽤传统思想作武器B.动员⼠⼤夫参加变法 C.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D.减少维新变法的阻⼒56.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 )
A.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促进思想启蒙 C.推动政治改⾰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命
57. 19世纪末在中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 ( )
A.因循守旧与“西学为⽤”的思想交锋 B.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思想的交锋
C.改良主义和民主⾰命思想的交锋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的交锋
58. 梁启超在《戊戌记》中写道:“⼈⼈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
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 ( )
A.各省保荐⼈才,引进新⼈ B.提倡官民上书⾔事 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D.设邮政局
59. 1898年1⽉的⼀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李鸿章、翁同稣、荣禄等对康有为进⾏问话。康有为
把荣禄驳得哑⼝⽆⾔,⽓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
A.变法图强是⼤势所趋 B.顽固势⼒势单⼒孤 C.维新变法已深⼊⼈⼼ D.民族危机⽇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