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承寅,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务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河长制工作管理。
金山区生态河岸带(岸坡)设计导则编制的探索与思考
朱承寅
(上海市金山区水务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站,上海 201599)
摘 要:沿河岸坡生态化建设是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水安全角度考虑,沿河堤顶陆域空间是堤身保护、防汛抢险等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水生态角度考虑,单纯的生态护岸建设较难促进生态系统恢复;从水景观角度考虑,陆域空间绿化、景观小品可改善沿岸环境,激发人们自觉保护河道意识,促进人水和谐发展。通过建设两岸绿生态河岸带,能够为水生、陆生、两栖动物以及微生物创造一个比较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为河流生态系统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生态河岸;设计导则;金山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8;X1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09-0201-02
近年来,金山区河道建设项目数量呈逐年攀升态势,河道水利工程建设大大改善了全区水系质量和水质状况,但在河岸岸坡建设方面也收到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为实现打造生态滋养地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金山区生态文明及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河湖生态品质,2018年金山区水务局组织编制《金山区生态河岸带(岸坡)设计导则》,旨在以导则内风格风貌为指导,结合现有风土人情,全力打造金山特美丽河湖。
1  金山区水系及区域概况
1.1  区域概况
金山区域总面积613km 2,现辖1个街道、9个镇,即石化街道、枫泾镇、朱泾镇、亭林镇、漕泾镇、金山卫镇、山阳镇、廊下镇、吕巷镇和张堰镇。规划2020年,全区人口规模约120万,其中城镇人口约106万,城市化水平约88%。金山区城镇体系结构可概括为“1158”,即1个新城、1个特城镇、5个新市镇、80个左右中心村。1.2  水系概况
根据2011年《金山区水利普查技术报告》,全区共有现状河道1953条段,总长2453.3km ,河口面积约39.355km 2;湖泊6个,湖泊总面积约0.13km 2;河湖总面积约39.48km 2,河湖面积率为6.74%。按照《金山区河道蓝线专项规划》(2017年),全区共有规划河道752条段(不含分散及弹性水系),其中骨干河道43条段(主干12条段、次干31条段),总长约337.2km ;支级河道共计659条段,总长约1073.
1km ;湖泊共计52个(其中8个湖面积<1hm 2),面积约424hm 2。另有弹性水系53条段。
金山为平原感潮水网地区,境内河道均受黄浦江潮汐影响。在上海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中,以大泖港、掘石港、惠高泾为界,将金山区分为浦南东片(415km 2)和浦南西片(171km 2)。浦南东片属黄浦江干流段水系,骨干河道以南北向为主,承担内部防洪除涝的任务;浦南西片为敞开片,属黄浦江上游水系,骨干河道以东西向为主,承泄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上游来水。
2  河湖整治设计单位及主要结构形式情况及问题
自2011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以来,水利建设迎来引
来发展春天,金山区在面对政策支持的良好形式中,大力发展建设全区水利设施,各类河湖建设项目发展迅速。大量的建设引起设计单位蜂拥而至,为金山河湖建设新颖思路和形式多样结构类型的同时,也造成了与地域风貌不匹配、结构布设不完善的现状。2.1  河湖整治设计单位情况及问题
2011—2019年,在金山区从事河湖建设项目设计的单位共计26家,其中注册在上海市以外的设计单位8家,占30.8%,注册在上海市的设计单位18家,占69.2%。上海市内的18家设计单位中,区内设计单位为0。
基于上述情况,在金山区河湖生态河岸带(岸坡)设计方面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数量繁多的
设计单位带来各类形式不一的结构设计,风格差异较大,同一条河道分期实施的结构形式过于复杂;(2)设计单位对风土人情的认知差异,造成设计的外观结构与地域风格不匹配,突兀性大;(3)方案中硬质结构较多,因地制宜考虑不够充分;(4)对于设计成果反馈意见的收集无法做到充分性。
2.2  河湖主要结构形式及规划布局情况
金山区河湖主要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硬质护岸、浆砌块石硬质护岸、仿木桩护岸、插板桩护岸、圆木桩护岸、石笼护岸(坡)、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绿化混凝土护坡、植生网垫(毯)护坡、植被护坡、预制砌块挡墙护岸等。
多种类的结构形式和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造成4个方面的不足:(1)统筹协调性不足。在其空间布局和生态修复设计方面缺乏对须区域的城市规划、防洪除涝规划,以及引排水、园林绿化、市政道路等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的统筹考虑,对河岸带的分区功能缺乏指导性。(2)形态自然系统性不足。部分结构形式中河岸线未能结合周边环境等进行蜿蜒性设计,单纯的人工裁弯取直,将河道设计渠道化。(3)保留利用考虑不足。对自然景观格局,如河流两岸既有植被及河道局部弯道、深潭、浅滩、淤积岛、水生植物等保留利用不足。(4)植物本土化考虑不足。未能做到充分利用“本土”植物特,结构中没有在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生态落,营造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景观类型。
3  生态河岸带(岸坡)设计导则优势分析
金山区生态河岸带(岸坡)设计导则采用“生态河岸带”系统治理概念,并按照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
简明性等原则进行编制,达到指导全本区河道生态治理建设的目的,促进河湖及滨水陆域地区水岸联动、蓝绿交融、协调发展,其主要在6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定和引导。3.1  细化城镇区生态河岸带形式及风貌
城镇区主要分为现代生活办公区和历史风貌区,导则细化了设计要点、岸坡断面、材料选型及布设形式。对现代生活办公区,按照服从城镇总体规划,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点线结合、突出重点,节约土地、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河道规模、功能与陆域用地宽度,分别采用直立式、复合式、斜坡式河岸断面,对周边房屋离岸远近分别采用拆除重建、贴壁加固改造等施工方式进行规定。对历史风貌区,已有的保持现有的水系特点,不填没、改道,以保护为主,局部河道可进行生态化改造、损坏修复(修旧如旧),改建的可适当降低驳岸,设置亲水平台和步道,新建的尽可能恢复历史水系脉络,保留和恢复石驳岸上能够体现历史人文特的附属设施,弱化现有结构的硬质外观,改善河道生态环境。3.2  细化农村区生态河岸带形式及风貌
农村区根据岸后是否有人聚居,主要分为村落聚居区和农业生产区。对村落聚居区,基于金山当地民居风格和居民生活模式,按照4种建筑风格模式即水墨淡雅风格、丹青水巷风格、现代中式风格、乡村野趣风格配套村落临河岸段,以安全、防护、生态为主,兼具自然、美观、亲水功能。对农业生产区,非骨干类河道护岸结构以简洁、自然生态为主,兼有一定的防护要求,骨干河道采用斜坡式护岸等进行保护。
3.3  细化工业区生态河岸带形式及风貌
结合工业区涉河特征,对通航河道岸坡结构需耐冲刷、整体性好,重视岸坡结构通透性及岸坡景观性。对区域人类活动多,主要以临河安全为主,堤顶设绿带、栏杆隔挡,堤坡设多级台阶或缓坡,确保落水能上岸。同时对工业区近岸有建筑或道路岸段推荐采用直立式、复合式岸坡断面,近岸无建筑或为绿化岸段可结合河道规划陆域范围尽量采用斜坡式、复合式岸坡断面。3.4  细化流域行洪区生态河岸带形式及风貌
流域行洪通道岸段水文情势复杂,穿越多种用地类型区域,通航较多,防洪高程高于圩内河道,以直立硬质护岸为主。该部分护岸涉及以确保区域防洪安全为主要任务,兼顾通航和生态景观,对河道水情复杂,水流流速大,采用整体性好且耐冲刷的护岸材料,通航河道还考虑了船行波上卷范围内坡面防护。同时在确保堤身结构安全、防渗稳定的前提下,考虑墙身的通透性,促成水土交换,墙前通过阶梯式堆
叠,既满足民众落水近岸有攀扶,又保障了两栖动物上岸有通道,结合堤后不同用地类型,参照城镇区、农村区、工业区等岸段进行相关设计规定。
3.5  细化湖泊、绿地公园区生态河岸带形式及风貌
生态湖岸带设计遵循“安全、生态、人本、景观”
的设计理念,创造人、水、生态、文化的和谐共生空间,考虑湖区水域风浪影响,迎风坡以硬质为主,兼顾生态,硬质护岸采用干砌的方式,留出空隙以利于湖岸与水体的交换和湖滨植物的生长,在满足湖泊天然使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现有水体流势,力保自然地貌所形成的原生景观,尊重自然,减少人工修饰的痕迹。同时考虑周边环境及景观因素,鼓励多样的亲水水岸设计,配合各种与水有关的活动需求,以增强水与人的互动关系,比如修建步道、栈桥、台阶、亭廊、沙滩等亲水设施。
绿地公园河岸以景观为主,采用多种岸坡型式交替布置,营造丰富、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岸后腹地开阔,结合园区地形、绿化及道路,尽量采用缓坡结构,在满足防汛安全前提条件下,尽可能扩大水面,增加调蓄能力。避免大面积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硬质结构,以利于生态,沿河岸坡宜布置带状湿地,丰富河道的生境条件,建造成适宜不同植物生长繁殖、水生动物生存的连续而又富于变化的生境基底。上海哪个区编制最好考
3.6  明确绿化及附属设施布置要求
绿化布设遵循综合性、协调性、自然性、本土性、整体性和经济性原则。(1)城镇区,现状既有绿化长势良好,尽量保留、移栽、利用,兼顾各季节的绿化景观效果,合理配置具备观花、观叶等功能植物品种,形成丰富的沿河绿化季相效果,以跳动的彩展现城镇的活力;(2)历史风貌区尽量选择乡土树种,保持古镇现状肌理一致性;(3)农村区主要以传统河道形式配合坡面多变造型的开花常绿灌木地被及叶树作为区域亮点,以常绿乔木搭配开花地被,在村落民居周边塑造屋前花园,以常绿开花植物为主;(4)工业区绿化是以抗污染植物为主,通过植物的除尘、降噪、吸收污染物等能力,净化改善工业区的环境质量;(5)绿地公园以植物多样性为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林木生长习性,形成乔、灌、地被、草多层次河道绿化景观;(6)湖泊岸边设计尊重自然,在满足湖泊天然使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现有水体流势,力保自然地貌所形成的原生景观。
4  结束语
通过树立“生态河岸带”系统治理概念,按照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简明性等原则指导设计方案的编制,可以实现河道生态治理建设的目的,促进河湖及滨水陆域地区水岸联动、蓝绿交融、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云.金山区生态河岸带(岸坡)设计指导[R].上海:金山
区水务局,2018:1-47.[2]王建炜.植物种植设计的本土化表达——以北京百旺郊野
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4):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