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3日安徽省考面试题答案解析
1.正确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甲镇基层治理靠法律,大力普法,邀请专家传播法律知识。”
这是甲镇的做法,即通过法治来管理基层。这里提到的是普法,普法涉及的对象可能有基层干部,所以,可以实现依法治理;还有基层众,可以减少违法范围、矛盾纠纷。
审题点2:“乙镇靠德治,普及道德”
这是乙镇的做法,一方面,道德感强的村民,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更好参与治理;另一方面,不仅对他人可以明辨,也可以对自己进行约束。 
审题点3:“丙镇靠村民自治,让基层众参与,有事大家商量办”
这是丙镇的做法,即众自治。首先,众自治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同时,通过自治,众在观念上才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行动上,由于众本身就是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所以,能够提供更加符合当地实情的措施做法。
审题点4:“就此谈谈你对基层治理的看法”
这是本题的设问,这里给出了论述的主题,要围绕基层治理,因此,在答题的时候就要紧扣关键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方向上要符合党中央的具体要求。十九大报告所说,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就要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因此,本题应该认为,三个都很重要,进行分析论证并且提出如何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的措施。
思维导图:
示范答题:
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就要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一,自治是灵魂。根据我国《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农村基层实行村民自治。通过村民自治,可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激发主人翁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发挥村民,尤其是乡贤对于基层事务熟悉、了解的优势,让有关制度、措施更加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
第二,法治是保障。之前,由于法治建设不够健全,加上基层人际关系复杂,造成了一些治理乱象,不利于基层建设。通过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如加强法治宣传,有利于基层干部和众依法管理基层事务,避免出现人情管理等不公平的现象发生;也有利于提高基层众的法律意识,减少因此出现的矛盾纠纷和违法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基层的和谐、稳定。
第三,德治是基础。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行为准绳,一方面,只有加强基层的道德建设,人们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更好的参与到相关事务的管理中,做好评议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比如村规民约的普及,也有利于基层众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约束。
如何在基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加强基层自治。首先,要完善制度规范。通过加强调研、学习先进、征询专家意见,
完善具有地方特的基层治理制度规范,为众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依据。其次,要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堂、议事会等,为众参与治理提供渠道。最后,要发动基层众,尤其是乡贤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提高自治水平。
第二,加强基层法治。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法治课堂、建设法治基地、乡间小喇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提高基层干部和众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做好基层的法律服务工作,通过组织法律顾问进村居、加强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为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第三,加强基层德治。可以通过家风家训评选、道德模范评选、星级文明户,促进大家向先进看齐。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相关专门规定等,为基层众提供行为准则。
2.
正确答案:
审题重点:
这道题目是一个情景模拟题目,既然让我们选择4-5个项目进行论述。所以在审题中应该注意到,其中包含了人际沟通与交流,向别人介绍。那么我们在解说时要注意到这5个不同的特地区,要突出其特。
审题点1:“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陵园,其中包含烈士陵墓,烈士事迹展示,红内容宣传,以及本地革命成果等。因此,在介绍的时候可以根据烈士这一主体进行解说。
审题点2:“抛荒农田”
抛垦荒田,基层中对荒田的重视可以理解。抛垦荒田需要技术和能力,可以介绍荒田的状况,开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人员付出,专家心血等,开垦后的面貌变化。
审题点3:“现代化蔬菜大棚”
现代化蔬菜大棚,其实强调了现代化,可以把握现代化着重解说,比如说采用的滴灌技术,无公害的处理方式,蔬菜混种的优化等
审题点4:“路边小作坊”
小作坊也代表经济发展,解说小作坊时应该注重小作坊发展形势、规模、状况,以及人员工程,经济效益等
审题点5:“纺织工业园区”
作为园区而言,突出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协作,园区的科学布局等
审题点6:“先进示范乡村试点”
示范乡村应该具备示范性,可以通过村容村貌的改善,旱厕的改善,人居环境的优化以及新农村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党支部的成立等进行解说。
所以本题答题思维可以为,先破题引入,然后分点进行解说,总结结尾。
思维导图:
示范答题:
如果我作为镇领导,我将选取以下5个特地区,对来访大学生进行解说,这五个地方分别是:革命烈士陵园,现代化蔬菜大棚,路边小作坊,纺织工业园区,先进示范乡村试点。考生开始现场模拟:
各位大学生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咱们镇的李镇长,非常高兴能大家能来我镇调研。接下来,我带领大家参观几个具有特的地点: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革命烈士陵园。展览馆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就是所有烈士的情况,包括每位烈士的出生地、参加过的战役、个人光荣事迹等。此外墙上悬挂的这几位就是本镇中优秀的烈士代表,他们在本地区改革开放中做出过卓越贡献,将红基因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现代化蔬菜大棚。大棚的发展模式采用现代化技术,普遍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滴灌技术原理,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同时,蔬菜大棚均对蔬菜采用无公害处理技术,利用生物防虫,保证蔬菜无污染,健康绿。我镇蔬菜大棚发展模式由于具有地理位置和技术上的优越性,每年产生的效益巨大,充分解决当地人口就业问题。
离开蔬菜大棚,大家看到的是街边小作坊。可不要小看这些小作坊,他们的发展代表了乡镇
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小作坊目前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样,经济效益可观,我们也在后续如何做精做细进而做大做强进行规划,小作坊目前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在于环保的压力,处理小作坊产生的污染问题的技术亟待革新,同时还存在一些资金的压力,但是政府已经在推动小微企业的无息低息贷款,助力小作坊有序发展。
接下来咱们走进纺织工业园区看一看,园区采用了科学布局,合理利用地块分布企业,达到了土地利用最大化。目前园区的企业分布主要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企业间借助经济发展链条实现协作创新,此外政府每年都会投入一定数量资金、减免税收,保障园区企业发展。
最后,大家了解下先进示范乡村试点,先进示范村改变了传统乡村脏乱差的情况,我们利用上级资金完善了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重新规划了乡村文明公约,加大了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大家看到的电子商务基地就是我们利用网络实现农产品销售的新型模式。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能够来我镇进行调研,如果遇到问题请大家及时和我联系,我一定会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做好调研工作的。
3.
正确答案:
审题重点:
这是一道应急应变类题目,但是题目并没有很急的事情需要处理,因为这是一段时期整治的过程,作为交管部门的任务就是要协调各方权益,并进行相应的政策的制定和一些硬件设施的完善。很类似综合分析的对策部分,也要融合组织管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答题难度略微高。
审题点1:“盲人导盲犬上公交车、出租车被拒载”
很多考生读到这的第一想法是觉得不人性化,毕竟盲人是弱势体,但是到底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场所是否允许导盲犬进入,考生可能不确定,其实是可以携带的,但是必须要有有工作犬证件。我国出台的《残疾人保障法》中,则明确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但对有关规定并没有具体解释。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草案)》,新增加“携带训练合格的导盲犬等工作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受限制”。
安徽人才事业考试
审题点2:“经媒体报道引起热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说明我们社会对于盲人的关爱不够,也不能设身处地的去为盲人考虑,所以需要交管部门去做宣传和引导。可以通过三微一端的方式向众去普及法律知识和相关政策,同时也要说出相关的宣传内容,以充实答题。
审题点3:“你认为该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该怎么做?”
交管部门虽说是一个部门,但是仍然需要工作步骤,所以第一步依然是需要去了解情况,做好调研,另外需要注意本题答题角度为“你认为”,所以需要注意回答措辞。
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充分调研-发布政策-宣传引导-收集反馈”。
思维导图:
示范答题:
维护交通秩序和平衡各利益主体是交管部门的职责。我认为交管部门遇到题目中的问题,可
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第一,做好充分调研工作。可以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和线下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问询公交车上的乘客,他们关于导盲犬上公交车疑虑有哪些,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导盲犬有乱叫乱跑的情况,也要通过随机采访一些出租车司机,问询他们导盲犬上出租车给他们带来哪些问题,有哪些建议和意见,同时也要查阅相关法律文献和问询法律专家,做好相应的法律支撑。
第二,做好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硬件设施投入。其一,借鉴导盲犬可以在公共场所出入的相关法律,要细化本市导盲犬的一些规范措施,比如在公交车上要设立专门的盲人座位,也要给予导盲犬相应放置区域,可以在公交车上设立类似盲道的地板结构;在道路上的一些盲道上,可以设立专门的等待出租车的盲人位置,并且纳入一些可以接受导盲犬上车的出租车进行载客;其二,针对于拒载行为,要明确惩罚措施,通过盲人举报、众举报的方式对拒载行为进行惩处,以增加对盲人权益的保障;其三,对于导盲犬的资质确定方面,也需要盲人体去检疫部门开具导盲犬证件,并随身携带,以便公交车、出租车司机可以进行相应的检查,也要要求盲人为导盲犬配备栓狗链、嘴套等设备。
第三,做好充分的宣传引导工作。可以通过三微一端的方式,对新颁布的规定进行宣传,也
可以在一些车载媒体中展示导盲犬为盲人服务的可爱一面,让广大众都能接受导盲犬,同时也要号召广大人民关爱盲人,包容导盲犬,对于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导盲犬和盲人给予温和的引导和劝说,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氛围。
第四,收集反馈意见,在政策推行一段时间以后,要通过问卷收集众意见,通过采访盲人获取反馈信息,进而对政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