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热点:“状元笔记”热销,切勿忽视背后所隐藏的利益链条3
@东北新闻网涂亚娟:当前网购平台上最热销的高考产品,就数“状元笔记”“学霸笔记”了,每科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价格,日成交量上千。这些“状元笔记”大多是由出版商印刷的“手写体”,附带名校通知书以证明货真价实。有的卖家还有独家提示,“本商品适合全国各省市”。
不可否认,人人都想寻捷径顺利通过高考的独木桥,一看见是状元的手写笔记,既带有状元的学习感悟和解题技巧,又比枯燥的教科书看上去更加生动和直观,自然带着虔诚的心态对照学习,恨不得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片叶子去盖住另一片看上去差不多的叶子,总不能那么严丝合缝。人的道理亦然,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和想法千差万别,可以参考和借鉴这些笔记,但是不能僵化地应用状元的思路和技巧,如果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甚至将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押注在“状元笔记”上,就会得到更大的失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学习状元的好经验,并不是穿着状元的衣物、坐着状元的桌子、读着状元的笔记,就能够轻轻松松地走上状元的道路的。“高考状元”之所以会在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原因不一而足,有可能是因为善于学习且优于学习,还有可能是勤学苦练笔耕不辍,更有可能是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综合其中的特质不难看出,状元
们都有一心向前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触类旁通的思路,以及从容应对的效率。所以,学子们只有在全面审视自身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借鉴、勤思善用,坚忍不拔地穿越“书山题海”,才能顺利地走入象牙塔。
优异的成绩只能代表一时的成就,并不能贴上终生的标签。每个学子能够突破自我,超过前段时间的自己,已然是自己人生的“状元”了,大可不必盲目崇拜。只有给这些“状元笔记”退烧,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和体魄踏上征途!
@齐鲁网周荣光:成为“高考状元”,确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他们的成功也是善于学习和勤奋努力的结果,请他们介绍成功的经验,也有借鉴意义。但且不说把“状元笔记”当热卖商品是否合适,单是这已把对“状元”的追捧变了味,成了庸俗炒作,已经有违教育规律,且对学生本人是没有好处的。
就青年学子而言,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门槛。跨过这个门槛,人生旅途上还有无限风光。一个人能否成才,决不单取决于一次高考成绩;夺得一次“状元”,既不能绝对地与成才、成功划上等号,更不能功成名就,一劳永逸。热炒“状元”,只会助长浮躁心态,甚至可能使个别幸运儿心浮气傲。此时唯有适度,才是对他们的真正爱护。
喜做“状元”文章,实际是应试教育思想和浮躁心态的反映。炒作“高考状元”,甚至给其贴上典范标签的行为,必然强化分数、名次概念,增强“惟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观念,从而严重误导学校、家长及学生的价值判断。“状元”情结溶化于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脑海,使他们将办学与求学的目标都凝结为一个模式:上学就要拿“状元”,惟有“状元”才是时代的宠儿。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学校那能顾上学生的生活本领、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那有心思给后进生多一点关心和帮助?这种价值趋向,必然导致教育的扭曲;而任其蔓延,素质教育自然成为空谈和口号。
更何况一些人还另有所图:出了状元的学校在门口挂起“状元”照片,打出横幅:热烈祝贺某科状元出自我校!为的是提高知名度,以招徕学生;商家则借机作秀,请其代言、为其出书、出赞助费扬名、策划报告会,看似宣传“状元”,实则推销自己;一些媒体为吸引读者眼球,更不甘落后,组织记者“狂挖”状元学习生活情节,甚至连课堂认真听讲这些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成了“经验”;而狂卖“状元笔记”、“学霸手写笔记”等,其铜臭味不更明显么……
无需多言:如何对待“状元”的问题,已涉及到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这类文章还是少做一些好。少了,是为学子们身心健康成长计,更于学校、家长、乃至社会都大有裨益。
华图解析:何谓学习笔记?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总结,目的在于即时掌握、反思所学知识,对个人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别人的笔记是别人的心得,未必适合其他人,如果盲目地将希望寄托于“状元笔记”之上,反而只能是事倍功半,徒劳无果。
“状元笔记”之所以成为收到受到无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究其原因,还是状元崇拜和学霸迷信在作祟,以为拿到了人家的学习笔记,就掌握了获取高分的便捷通道,进入了另一层学习的境界。殊知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上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经历风雨”是注定“无法见到彩虹”。反之,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之下,状元崇拜已到了疯狂的地步,从状元裤的热销,到状元房、状元香的火爆,再到状元辅导班,状元笔记的追捧,及至到寺庙之中烧香拜佛。商家正是迎合这种需求,而在炒作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并达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事实上, “状元笔记”的火爆热销,最大根源在于状元背后所隐藏的利益链条,商家闻风而动,用“状元”这个敏感词汇来做广告,量化出各种效益不菲的衍生品,与商家而言,这无疑是对市场的一次精准营销。在这种社会风气的氤氲之下,面对炒得过热的“状元经济”,仿佛“状元”的一切都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言宣的“超能力”,使得“状元”成为消费的象征,进而衍生出对“状元”神化的常态情结,面对此乱象近乎病态的丛生,应大力整饬社会“风尚”。为此,监
管者不能缺位不作为,教育者也须静心反思,消费者更应让理性压倒盲目,切勿跟风随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