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在家庭教育中享受快乐
[引子]
  亲爱的家长朋友,当您的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她)就象一个小天使,把第一个哭声送给了您,也把无尽的幸福和快乐带给了您。快乐将伴着孩子的成长成为您一生的蜜汁,让您享之不尽、受之不完,直到您白头偕老时所露出的安谧的微笑。然而,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您是否有过彷徨?有过困惑?有过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过束手无策而沮丧?是否感觉到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甚至不是件顺心而快乐的事情,付出了父母所有的爱,可是效果仍不能如愿以偿?
[事件回放]
  在一个社区住着张姓和王姓两家住户,他们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买房,在相近的时期结婚并生孩子。孩子的出生,给两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喜庆,两家夫妇都在思考看孩子的未来。张家看着自己可爱的女儿,心想既然上天把你送给了我们,那你就是我们永恒的快乐,让我们在孩子的健康平安中享受天伦之乐!于是,他们抱起孩子唱呀、跳呀,祈求平安永在,快乐永远。从
此,张家窗户经常飘出甜蜜的歌声、笑声!王家呢,夫妇俩望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喜不自胜,心想光宗耀祖后继有人,一定要好好培养,于是他们给孩子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培训计划,把孩子一一送进幼儿智力开发中心、艺术幼儿园,三岁起就开始聘请英语家教,孩子着实变得聪明可人。几年过去了,张、王两家的孩子都进入了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在1000名学生中,张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0名左右。考试成绩单下来了,张家夫妇想到在1000名学生中自己的女儿能在100名左右,这已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应当庆贺。于是为孩子的100名邀请女儿的同学们来家,举办家庭烛光晚会,为女儿稳定的学业成绩欢歌燕舞。而王家的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是令人自豪的了,在1000名学生中始终处于前十名左右。王家夫妇同班主任一道给孩子制定了冲刺前三名的计划,并在两三个主要学科聘请了全市有名的老师担任家庭辅导。高考后录取通知发下来了,张家的女儿进入了一般的本科大学,张家认为孩子有书念就不错了,更何况是大学本科,一家大小三亲六戚高兴得不得了,在女儿的18岁生日这一天举办隆重的女儿成人仪式,欢声笑语从孩子的0岁伴随着父母的快乐走过了十八年。而王家呢,孩子一家人的理想是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可是孩子最终进入了一所一般重点大学。十八年希望的肥皂泡破裂了,王家几天不见烟火,家长感到十八年的努力全泡汤了,孩子也认为没脸见人。几天后,传出了孩子从五楼跳下的震惊全国的噩耗。
[当前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现状一:父母把一生的爱、一家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中国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朴素的感情。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中国老百姓都处在封建强权统治和外国列强的压迫之下,他们“穷怕了”、“苦够了”,时刻都盼着有个出人头地之日。不管是穷人还是暂时富裕起来的一些人,他们坚信“穷不过三代”、“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养儿防老”是一条永远颠覆不破的真理。因此,他们把脱贫解困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把一生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他们用极单纯的言行鼓励和支持着儿女们从前些年的“跳农门”到如今的“读个好大学”、“个好工作”。这批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对于儿女,他们是最无私的。
  [个案1] 陕西省有一对夫妇,孩子出生不久丈夫因车祸去世了,面对幼小的生命,这位母亲决定用自己一生的心血去哺育他。她告诉孩子记住一句话:“你要为妈妈争口气。” 她靠捡破烂供孩子上学,给孩子买新书包、新衣服,让自己的孩子也跟其他有钱人的孩子一样喝健力宝、吃巧克力雪糕。孩子也很争气,居然考上了名牌大学。这位母亲为了让孩子完成学业,二十多年都穿自己用针线缝制的衣服,从未走进过令她垂涎的服装店,甚至二十多年没吃过一只鸡蛋。就在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参加了工作,并打电话让她参加儿媳婚礼时,这位积
劳成疾的母亲拿着儿子的电报在极度兴奋中告别了人世。在她死后,人们居然发现她手里捏着一张寄给儿子成婚的1000元(汇款单)汇票。
  [个案2] 2003年,江苏省一位才三十多岁的父亲,为拯救自己年仅8岁却患上尿毒症生命垂危的儿子,毅然决定用自己的一个肾脏换取孩子的生命。
  现状二:为孩子的成长勾画一幅多彩的蓝图
  这类家长大多数是年轻时经受磨砺,失去了许多深造的机会,后来,他们虽然走向了成功,但最终带着许多遗憾。他们要把他们曾经有过的梦想、追求和希望在孩子这一代的身上一一实现。于是,在教育投资方面,他们是舍得花大价钱的,送孩子去少年宫、艺术培训中心、高规格民办学校、出国夏令营、高价请家教,为孩子配置电脑及别人一看都咋舌的昂贵读物或设备等等,只要认为有助于孩子成长的花费,他们都会慷慨解囊。但是这类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不会去尊重孩子的个性,他们要求孩子按自己设计好的路往前走,没有回头的余地。他们的期望值很高,自然对老师、对学校也就很挑剔,常常为孩子的问题向老师发怒,给学校发难,且由不得你辩解。
  [个案3] 上海一对从北大荒回城的老知青,壮年得一龙凤胎,喜出望外,于是想方设法培养。两岁时参加幼儿游泳培训班,三岁聘英语家教,四岁进电脑快速识字班,五岁开始进艺术培训中心学钢琴和拉丁舞,六岁读书后聘请美术家教,十二岁参加青少年宫的武术班,周六到奥数辅导老师家里接受奥数辅导。并在家里分别为孩子配备了电脑、电子英语视听设施。两个孩子也听话,成天忙忙碌碌,按父母的意愿参加各种培训。他们不但要完成学习任务,还得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接受他们安排的各种培训和辅导。孩子们在日记里写道:“爸爸妈妈是制造厂的工人,我们正好是他们手中的机器。他们一按电钮,我们就得运转。我们真累啊!”
  现状三:父母的辛劳都是为了子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个案4] 2000年,美国一位富豪去世,他把88亿美元全捐给了慈善机构,只把三个面临破产的工厂分别留给自己三个孩子。而中国呢?……
  现状四:把物资奖励作为鼓励孩子进步的重要手段
  [个案5] 据报载,海口市一位老总给孩子列了一份学习成绩奖励标准,期末考试每科统考考
试成绩比上学期每高出1分奖励100元;考试名次在年级内每提高一个名次奖励1000元;获得班级三好学生奖500元,校级1000元、区级2000元、市级10000元;参加学科竞赛区级一、二等奖奖1000元,市级一、二等奖5000元,省级一、二、三等奖10000元,全国一、二、三等奖去欧洲六国旅游……陕西省考试教育院
  现状五:学生优良的学习成绩是最大的心愿
  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孩子就能上大学,至于孩子的品德、习惯、个性、情感、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培养并不重要。于是,在大学里,高分低能的现象愈演愈烈。
  [个案6] 据《中国教育报》载,武汉某知名大学里不会洗衣服、不会洗被单,每个月把脏衣服和床单通过邮局寄国家洗后再寄回。另还有一个学生,母亲为了照顾孩子生活,竟然辞去工作到校陪读……
  现状六:自私行为和缺乏社会责任感被家长视为孩子聪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