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不妨给“美女副市长”更多实证
摆事实,讲道理,确实是消解公众疑虑的最好选择。但就公众目前的怀疑
来看,当地组织部门仍需拿出更多的实证,以证明董海涛确实是副市长岗
位的最佳人选,而不能仅仅停留于符合程序。文/ 沙元森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一个县级市的副市长,位不算高,权不算重,如无突出成绩或重大过失,一般不会成为新闻人物。而辽宁丹东东港市副市长董海涛,近日却在网上引发了持续的争议。生于1982年的董海涛参加丹东市的公开选拔之前只是辽东学院的普通教职员工。一个资历平常的年轻女子为何突然成为负责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发布等工作的副市长,公众之所以倍加关注,不完全是因为她的性别和形象,更主要的是急于寻问题的答案。根据丹东市的解释,2012年6月底至10月初,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15名35岁以下的副县级干部(副处),是基于干部年轻化和换届需求的破格。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这当然是提高当地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公众所担忧的是,会不会有些人借这个机会打通上升的捷径。从目前公开的材料看,对董海涛的选拔符合程序规定,学历也无,引起较多争议的只是社会关系。因为丈夫的叔叔曾经在丹东市交通局工作,现任辽宁省交通厅副厅长,董海涛的身份在公众眼中也有
了“官二代”的彩。而当地组织部门认为,对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丈夫的叔叔”这个亲戚关系,不在回避范围之内。摆事实,讲道理,确实是消解公众疑虑的最好选择。但就公众目前的怀疑来看,当地组织部门仍需拿出更多的实证,以证明董海涛确实是副市长岗位的最佳人选,而不能仅仅停留
丹东人事考试网于符合程序。毕竟,董海涛笔试成绩在《丹东
日报》的公示中倒数第一。如何证明董海涛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胜过其他人选,还有待于当地组织部门展示更多的证据。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好,选拔的公信也会成为问题。在选拔年轻干部时经常遭遇众近乎过
敏的质疑,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烦恼。众之所以对年轻干部的出现比较敏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地方干部队伍的老龄化。以丹东市为例,“正县处级干部平均年龄54岁,副县处级干部平均年龄50岁”,在这个体冒出任何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注定是扎眼的。这种不适应随着干部年轻化的推行,将来一定会得到
缓解。而另一个影响众感受的是,在个别地方权力的运行除了封闭的趋势,一些官员的子女通过“量身定制”的选拔,一路绿灯走上重要岗位。这种隐蔽的操作在程序上似乎无懈可击,但结果很难让人心服口服。人才的代际更替是个客观规律,干部队伍也需要更多有能力、有闯劲的年轻人顶上来。不少“80后”干部已经在质疑声中走到了重要岗位上,事实证明年龄和出身并不是人才选拔的关键因素,德能勤绩
才是“硬材料”。这就给各地组织部门提了醒,如果在选拔过程中,能更及时更详尽地展示入围人选的职业履历和工作成绩,而不是简单的标注某年某月任某职或者考试成绩多少分,一定会更容易得到众的认可和支持。
也唯有在选拔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开透明,才能真正打消众的疑虑,维护年轻干部
形象。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