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学数学教学研究》备考试题:名词解释
  ⾃学考试将⾄,考⽣们在备考时要多做题。通过试题了解考试科⽬的题型特点。以下是百分⽹店铺搜索整理的8份⾃考《⼩学数学教学研究》备考试题:名词解释,供参考练习,预祝考⽣们考出⾃⼰理想的成绩!
  名词解释(⼀)
  1.数学:数学是⼀门撇开内容⽽只研究形式和关系的科学,⽽且⾸先主要是研究数量的和空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2.⽣活的数学:是指存在于⽣活实践活动中的那些⾮形式的数学,是⼈们在社会⽣活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交流和理解的数学。
  3.观察:是指⼈们对周围客观世界的各个事物和现象,在其⾃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存在的⾃然联系的实际情况,加以有⽬的的感知,从⽽来确定或研究它们的性质或关系的⼀种思维活动。
  4.抽象:是指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放弃⾮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5.现实的数学:建构主义认为,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处不存在着数学现象,虽然这些现象常常是局部
的,这就是所说的现实的数学。现实的数学实际上是由不同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不同⽣活经历所形成的,⽤以⽀持⾃⼰在社会⽣活中的⾏为决策和⾏为⽅式。
  6.⽐较:是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的⼀种逻辑⽅法。
  7.分析:是指在头脑中将对象和现象分解成个别部分,从⽽出它的属性、特征等单独来考察的思维活动。
  8.综合:是指将分析了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从整体来考察对象或现象的思维活动。
  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指某个学科教育的“整个思想和活动的结构”,是某⼀学科的教育理念、价值、内容、学习活动的实施以及评价⽅式等的总体要求,也就是指学科教育的⼀种规范。
小学教师编制考哪些科目  2.教学⼤纲:指国家教育⾏政部门规定各个学校的各门学科的教学⽬的和任务。是教材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指导⽂件。
  3.课程⽬标:是对某⼀阶段学⽣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阶段的教育⽬的,它是制定课程内容和确定教学⽅法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实现的要求。
  4.主观性知识:是指学习者个⼈的数学活动经验,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仅仅属于学习者⾃已。主观性知识形成于学习者的数学活动过程之中,伴随着学习者的数学学习⽽发展,反映着学习者对数学的真实理解。
  5.螺旋式:在数学内容体系的组织中,按照⼉童的年龄特点,对数学知识进⾏逐步渗透、逐步拓展,表现在对于同⼀“块”的数学知识,在每个年级阶段都要安排⼀定的量,⽽这些“量”是随着⼉童的年龄增长以及经验、认知和能⼒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加深与拓展。经过五年(或六年)的反复循环,形成完整的数学基础知识的体系。它的特点就是由浅⼊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种呈现⽅式,有利于数学知识系统的传授与知识的接受。
  1.数感:数感是⼀种主动地、⾃觉地或⾃动化地理解和运⽤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的⼀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间建⽴联系的桥梁。良好的数感⾄少表现在下列⼏个⽅⾯:①能充分了解数的意义;②能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多种关系;③可以较快地辨别出数的相对⼤⼩;④知道数的运算的实际效果;⑤能将数学知识与他们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物体和情境相联系。
  2.数学思考:是数学素养的核⼼之⼀,是指⼩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思维结构,包括发现、解释、描述、推理、证明、归纳、抽象等思维活动。
  3.符号感:是指利⽤符号表⽰数学概念、数学关系、数学法则等。符号被⽤来进⾏计算和推理,是⼈们进⾏数学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具。
  4.应⽤意识:包括认识到现实⽣活中蕴含着⼤量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泛的应⽤,⾯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度运⽤所学的知识和⽅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新的数学知识,能主动地寻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价值等。
  5.直线排列式:是对⼀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排列⽅式。这种⽅式的优点是能避免不必要的前后重复,节省时间,提⾼效率。
  名词解释(三)
  1.接受学习:是指将学习的全部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种学习⽅式。
  2.发现学习:是指不将学习主要内容直接呈现给学⽣,⽽是向学⽣提供⼀定的背景材料,由学习者独⽴操作⽽习得知识的⼀种学习⽅法。
  3.技能学习:就是指将⼀连串(内部的或外部的)动作经练习⽽形成熟练的、⾃动化的反应过程。
  4.陈述性知识:(即概念性知识,也称叙述性知识)通常是由命题或图式表征的,如定义(命题)、公式、处理事情的法则、科学原理、定律、规则等都称为概念性知识。
  5.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认知迁移)通常是指⼀种学习(或经验)对另⼀种学习的影响。
  6.定势:也叫定向或⼼向,指先于活动⽽指向⼀定活动的⼀种准备状态,其实质就是关于活动⽅向选择⽅⾯的⼀种倾向性。
  7.空间想象能⼒: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观察、分析、归纳和抽象的能⼒。
  8.同化:是指将原有经验运⽤到同类情境中去,从⽽将新事物纳⼊已有的经验系统。
  9.顺应:(也称异化)是指将已有经验有选择地运⽤到异类情境中去,使已有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发⽣影响,并使原有经验获得改组,构成⼀个新的认知结构。
  10.能⼒:通常就是指构成个体的个性⼼理特征的⼀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指个体能胜任某种活动所具有的⼼理特征。
  11.数学观察能⼒:是指对符号、字母、数字或⽂字等所表⽰的数学关系、命题、图像或图形结构等迅速知觉的能⼒。
  12.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式,是学习策略与学习倾向的总和。
  名词解释(四)
  1.课堂教学:是指在⼀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学⽣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下,获得数学意义的理解、能⼒的建构与情感发展的活动。
  2.学习⽅式:通常指学⽣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为和认知取向。并不是指具体的完成学习任务的策略、⽅法或⾏为⽅式,它是指学⽣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在主体性、实践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等⽅⾯的某些特征。
  3.学⽣参与:主要是指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投⼊,它反映的是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理活动⽅式和⾏为努⼒的程度。它包括⾏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
  4.⾏为参与:是指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为表现。
  5.情感参与:是指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它包括兴趣、动机、⾃信⼼、态度等因素。
  6.认知参与:是指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法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平与层次。
  1.策略:是指介于理念与⽅法、⼿段之间的⼀种⾏为的基本指导⽅略,它是⼀种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建⽴若⼲评价变量的⾏为指导体系。
  2.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学习的组织过程中的⼀种指导⾏为⽅式与⽅法抉择或创设的⽅略。
  3.⽅法:通常就是指向特定⽬标、受特定内容制约的有结构的规则体系。
  4.叙述式讲解法:是指通过教师的⼝述和⽰范,向学⽣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或阐明规律的⼀种教学⽅法。
  5.启发式谈话法:是指通过教师与学⽣之间的对话来引发学⽣的探索和思考,从⽽形成新的认知的⼀种教学⽅法。
  6.实验法:通过学⽣的尝试操作来概括出典型本质特征的⼀种教学⽅法。
  7.演⽰法:通过教师向学⽣呈⽰或演⽰,让学⽣去观察,从⽽使学⽣发现对象的本质特征的⼀种教学⽅法。
  8.教学⼿段:是指教师⽤以向学⽣传授教学内容和收到从学⽣中来的反馈的⼿段,是在⼩学数学课堂学习中⽤以交流的媒体。
  名词解释(五)
  1.学习评价:对学习⾏为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包含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两个⽅⾯。
  2.学业评价:是指学⽣的学习成就的评价。是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做出⼀个基本的判断的过程。
  3.量化的评价:哲学基础就是科学实证主义,它强调的是从数量的分析出发,来推断或判断某⼀对象的成效。
  4.质性的评价:哲学基础就是⾃然主义和⼈本主义,它强调的是评价的主体取向,即强调评价是对主体的⼀种多元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5.形成性评价:是⼀种以学习内容以及具体的过程⽬标为参照的评价,它主要是伴随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之中的。
  6.总结性评价:是⼀种以课程⽬标与教学⽬标系统为参照的评价,它通常是发⽣在系统的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有时也被称为“结果评价”。
  7.获得性评价:也称习得性评价,通常是以已经确认的教学⽬标为参照的⼀种评价,它主要追求的是对个体是否已经获得⽬标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的检验。
  8.表现性评价:是⼀种基于表现性任务的评价,即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种评价。
  9.常模参照评价:是将某个预设的位置作为⼀个“常量”,⽽预设的依据就是体在测量时可能获得的⼀个平均值,也就是说,在编制评价量表之前,已经对体成绩的平均值有了⼀个⼤致的估计,然后以这个“值”为参照来编制评价量表的难、易度。它是⼀种相对评价,它通常反映的是某⼀个体在体中的位置。
  10.⽬标参照评价:是⼀种将预设的课程⽬标(包括发展性⽬标和习得性⽬标等)作为⼀种参照,然后通过某种测量的⽅式,来评定某⼀个体的⾏为及其⾏为结果的评价⽅式。
  11.个性特征参照评价:是以某个个体已有的基础作为⼀种参照的⼀种评价。
  12.研讨解析法:是⼀种参与式教学评价的⽅法,即被评价者与评价者通过对课堂活动的过程或⾏为的研讨式的分析,从⽽获得基本的评价。  名词解释(六)
  1.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脑中的反映。它是⼀切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也是⼈类思维的基本要素。
  2.内涵:反映事物与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称之为概念的内涵,它是概念的质的反映,表⽰概念反映的是什么样的事物。
  3.外延:反映事物与对象本质属性的类的称之为概念的外延,它是概念的量的反映,表⽰概念反映的是
哪些事物。
  4.弱抽象:也叫“扩张式抽象”,即指从原型中选取某⼀侧⾯特征加以抽象,从⽽形成⽐原型更普遍和更⼀般化的概念,使原型变为抽象后概念的⼀个特例。
  5.强抽象:最常⽤的⼀种⽅式就是在原型的概念内涵中加上新的本质属性的限定,从⽽构造出新的概念。
  6.属种关系:指⼀个概念的外延被另⼀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真包含),也即指⼀个概念是另⼀个概念的真⼦集,则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属种关系。
  7.对⽴关系:也称为反对关系。指⼀对概念的外延之间并不相交(没有交集),⽽且概念所得的外延之和⼩于上位属概念的外延。
  8.集合定义:也称为“属加种差”定义⽅式。这是数学概念最常见的⼀种定义⽅式。它是采⽤先取被定义概念的上位属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加上被定义概念与其最临近概念的本质属性之差的⽅式来定义的。
  9.发⽣定义:就是通过对被定义项这个对象的发⽣过程的描述定义,它往往是在描述发⽣的过程中蕴含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常常揭⽰对象在性质上的惟⼀性。
  10.关系定义:就是将已知⼀事物的关系作为“种差”的⼀种定义⽅式,这种关系表明了这种事物(被定义项)区别于其他事物所特有的⼀种属性。
  11.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地发现并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它是⼀种数学认知结构的顺应过程,即将已有经验有选择地运⽤到异类情境中去,使已有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发⽣影响,并使原有经验获得改组,构成⼀个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2.概念同化:是将概念⽤定义的⽅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利⽤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概念来理解并形成新的概念的过程。它是⼀种数学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即将原有经验运⽤到同类情境中去,从⽽将新事物纳⼊已有的经验系统的过程。
  13.表象:是⼉童从直观对象到抽象概念之间的⼀个桥梁,即学⽣构建数学概念时,⾸先要去认识⼀类事物的某些具体的事物或事例,然后在⼤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建⽴该类事物的表象。表象就是对对象的⼀个整体的“映象”,⽽在这个“映象”,包含着对象的本质的和⾮本质的所有属性,包含着对对象的外在认识,也包含着对对象的内在认识,是在直观感知基础上,并在语⾔(更多的是外部语⾔)⽀持下,通过对对象的'分析与综合等思考的产物,其基本特征就是还没有真正摆脱对具体对象的依赖,但它是⼉童形成概念的⼀个重要的基础。
  名词解释(七)
  1.运算法则:是关于运算⽅法和程序的规定,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称为算理。
  2.运算⽅法:是指利⽤四则运算求某种量,或者两种量换算的具体⽅法,通常被称之为常规⽅法。它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关系的具体体现,是四则运算与现实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
  3.⼝算:⼜称⼼算,是指不借助⼯具直接通过思维求出结果的⼀种⽅法。
  4.笔算:借助笔且运⽤列式的⽅法,按照⼀定的规则来求出结果的⼀种计算⽅法。
  5.估算:实际上就是⼀种⽆需获得精确结果的⼝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作出的⼀种⼤致的判断。
  6.速算:实际上是⼀种常常需要⽤到⼀定的⽅法、性质或规则的⼝算,它是⼈们在长期的运算过程中,通过对⾃已的经验总结⽽归纳出来的⼀种特殊的⼝算。
  7.例—规教学模式:就是指先向学⽣呈现某⼀规则的若⼲例证,通过引导学⽣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般性的规则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较为适⽤于规则的上位学习。
  8.规—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先向学⽣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的实例来说明规则的⼀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较适⽤于规则的下位学习,其条件就是学⽣必须掌握构建规则的必要概念。
  9.情境导⼊:是指教师创设⼀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情境本⾝则蕴涵着某⼀个规则命题。情境刺激着⼉童的兴趣和注意⼒,从⽽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感知与思维的活动中去。当⼉童获得对规则的意义理解的时候,同时也体验到了规则本⾝的价值。
  10.活动导⼊:就是教师先创设⼀个有趣的或有价值的活动,让⼉童在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从⽽刺激学⽣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究,最终获得对某⼀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11.问题导⼊:就是利⽤⼉童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构造出⼀些新的问题,从⽽引起⼉童的认知冲突,刺激他们能主动的去探究新的命题。
  12.算法多样化:⼉童在运⽤符号进⾏推理和运算的过程中,因⾃⼰的经验、理解和策略,会采⽤不同的算法,⽽这⾥的算法包含着对规则的意义的认识、对性质的理解以及常规⽅法的掌握,这就是所谓的算法多样化。
  名词解释(⼋)
  1.空间⼏何:主要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或关系的⼀门学科。
  2.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形状、⼤⼩、位置、距离、⽅向等形象在⼈头脑中的映象,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后所形成的表象。
  3.空间表象:是指空间对象被个体内在的感知,是同构于它们所指的空间对象的物体或背景的全⾯的表述,是被加⼯后形成空间概念的基础。
  4.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空间⽅位、空间距离以及空间⼤⼩等的识别,是形成空间观念的⼀个重要的标志,⽽且也是发展空间能⼒的⼀个重要的⽅⾯。
  5.空间想象能⼒: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观察、分析、归纳和抽象的能⼒。
  6.直观化阶段:在这个阶段的⼉童,往往是按照外观来识别图形,或者说只能建⽴⼀些关于“形状”的抽象,⽽并不关⼼图形的⼏何性质或⼀类图形的本质特征。
  7.描述/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的⼉童,能通过观察、测量、搭建或绘画等活动,经验地建⽴图形的性质,并⽤⽇常⽣活的经验⽤语⾔将这些性质描述出来,从⽽能将这些性质与⼀类图形建⽴联系。
  8.抽象/关联阶段:在这个阶段的⼉童,已经开始能形成抽象的定义,区分概念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开始注意到不同图形性质之间的关系,因⽽能分层次地将图形进⾏分类,并对这些类别进⾏⾮形式化的论证。
【⾃考《⼩学数学教学研究》备考试题: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