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的逐步确立,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知识进行拓展与应用,互联网+对于体育教育专业课堂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要针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适应,保证“互联网+”作为工具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水平不断提升。本文针对互联网+与体育教育专业的有效运用进行详细分析,积极探索体育教育专业模式的转型发展模式。
1、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1.1、教育同质化现象非常严峻
从目前来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置却存在大同小异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缺乏特,导致教育同质化问题非常突出。通过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培养方面,不仅盲目追求生源,而且对于专业的内涵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过于简单粗暴导致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毕业即失业”,没有办法获得专业相关的职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即便体育教育专业招生火爆,但是实际的就业率却非常低。
1.2、培养理念更新过慢
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理念没有得到实时更新,导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相脱节,在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不仅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时代发展的重要工具。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很少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没有将互联
网与专业设置进行规划,造成体育教育专业信息化水平存在不足。很多的体育教育专业,尽管采用了互联网教学方式,但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没有让互联网思维走入到课堂中,所以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养成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1.3、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准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保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既能够掌握体育教学训
练竞赛,又能够具有科研管理等能力。但从实际上来看,这样综合性的人才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仅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导致学生的专业性,特长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基本功的养成,而且也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此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很容易造成体育专业人才略懂皮毛,无法专精。
1.4、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精细化
从目前来看,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既要保证学科特点,又要满足社会需求,所以课程教学内容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课程。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在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专业知识的泛化,也就是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
教什么。将所有的课程都在课程教学计划之中,导致整个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过于臃肿。而且很多的教学内容非常的重复,学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学习,而且很多的教学内容也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尤其是移动学习,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方式,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获得相关的信息知识,让学习更加的轻松自由,所以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尤其是大量的网课资源,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的复杂,成为了资源浪费,既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又无法为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很难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5、网络课程教育平台建设不足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大学课堂中也广泛的应用,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且也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目前很多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例如没有深入的针对互联网学习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体现学习的便捷性,教学的个性化,交互的丰富性等内容导致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是当前在网络平台设计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匮乏,资源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互联网+”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整合分析
福建人才信息网
□唐小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化技术对于各行各业产生了较深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对于体育教育专业采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符合实际的社会需求。本文通过对于体育教育专业采用互联网+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说明互联网+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有效运用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8)-11-SY
体育观察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年11月上
PHYSICAL OBSERVATION
75
也限制了网络课程的建设水平。
2、“互联网+”与体育教育专业有效运用的对策
2.1、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人们对于教育的观念已经从过去的成绩应试教育转变为现在的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不以成绩作为标准,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指标。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运用“互联网+”,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且更能够通过“互联网+”来丰富学生的获取知识途径,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利用信息化在体育教育专业课堂中进行应用与实践更能够促进传统的与现代的科技相结合,增强的时代特征此外通过“互联网+”,能够有效的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实习和训练的机会。在体育教育专业大纲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应该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教学深度、教学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积极有效的转变“互联网+”教学缺失的问题。通过在教学大纲中增加中国“互联网+”的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互联网+”在体育教育专业比例,同时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环境,让学生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运用“互联网+”来传达理念。通过教师在“互联网+”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对于理念相关知识和概念的介绍,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理念。
2.2、“互联网+”广泛应用于体育教育专业工作的方面“互联网+”从出现到发展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却非常巨大,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互联网+”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体育教育专业信息收集与整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来看,通过体育教育专业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转变了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方式,而且极大的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水平,强化对于学生的体育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信息诊断等方面的能力。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于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水平全面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准入门槛。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对于信息化处理的能力与素质,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网络课程的建设,通过循序渐进发展与完善,能够进一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的成熟,也可以有效的促进课程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例如要尽可能地突出重点学科,加强对于《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理论》以及《体育教学理论》等课程的重点内容管理,并且要避免交叉学科的重复率,节约课程建设资源。在体育教育专业网络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运用声音、动画、图像、媒体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细节。
2.3、积极转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目前来看,体育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处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中,即便有些初中学校开始不断的转型,但是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只停留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层面上,没有深度的整合“互联网+”对
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首先利用“互联网+”能够强化课堂信息的获取与收集。尤其是现在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有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护理信息知识,同时学生在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的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的发展成果。此外,在利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转变传统课堂“重理论,轻能力。重知识,轻应用”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积极培养多元化、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利用“互联网+”能够及时的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的思路积极适应人才发展需求,主动的培养社会现实需要的人才。
2.4、加强体育教学课堂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价值。每一个学生作为独一无二的主体,都有自己的行为和意愿,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自愿分组的原则,按照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情况进行分类。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合作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准则,不能够完全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通过全面判断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等内容,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再针对学生分层之后,并不意味着层次的固定,而应该保证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有所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断的激励自己、提高自己。
3、结论
本文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与“互联网+”相融合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快速的帮助广大初中体育学生能够短时间内完成的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郭铜樑.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9).
[2]沈威,李恺.“互联网+”视域下的地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8,(11).
[3]曹招莲.“互联网+”时代粤北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7,38(11).
[4]李陆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共享的有效途径研究[J].运动,2017M(16).
[5]郝杰华.“互联网+”时代腾讯微校体育教学建设模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