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attention):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活动的心理状态。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人在注意时,从当前环境中的许多刺激对象或活动中选择一种而不顾其余,同时调节身体姿势、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以适应注意的对象与活动,以产生高度的兴奋、感知与清晰的意识。引起注意的原因,有时是事物本身的特点,如强烈新奇、对比鲜明、反复出现、运动和不断变化等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人的主观因素,如对当前任务的态度、当时的精神状态、兴趣、需要、知识经验、世界观等。在一定条件下,主观因素对维持注意和选择对象有决定性作用。可按其产生和维持是否出于自觉的意图和努力而分为随意、不随意和随意后注意。注意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优势兴奋中心能保证对当前作用于脑的事物产生最清楚的反映,故注意是深入了解事物、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意外事故的必要条件。
注意广度(attention span):亦称“注意范围”。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或者在一段
时间内能清楚感觉到的连续刺激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分配(distribution of attention):把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对象或活动的过程。人的注意资源有限,因此多个认知任务并行时注意的分配是必要的,同时只有个体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任务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加工水平,注意才能集中分配到其他不熟悉的任务上。人的注意分配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对任务的熟练程度越高,注意分配越容易,已有研究表明,不断的练习会提高任务的熟练度,从而影响注意分配;并行任务的难度越大、相似性越低,注意分配就越困难。实验室中常用注意分配仪测量注意分配能力。
注意起伏(fluctuation of attention):亦称“注意动摇”。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短时间内出现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的现象。注意起伏的一个周期可以分为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正时相表现为感受性提高,负时相表现为感受性降低。
注意稳定性(stability of attention):注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在一定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指注意较长时间集中在某一对象上的时间。在对
同一对象的注意保持中会出现注意起伏现象,即对对象的感受性时强时弱的周期性变化,周期约为8~10秒。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指虽然注意指向的对象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处于稳定状态。注意的稳定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对象或活动的多样性,所处环境的特点,个体的意志品质,主体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况,如兴趣、年龄、健康状态等,都会对注意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分心(distraction):亦称“注意分散”。注意失去意识控制,指向其他无关对象的状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长久地集中在任何对象或活动上,并经常性地变换客体;或者心理活动处于松懈、缺少必要的紧张状态。造成分心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内做某种单调工作或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也可能是受主体的情绪变化或疲劳、不适等因素影响。它对学习和工作有妨碍作用。
注意转移((shifting of attention):个体有意地将注意的中心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的过程。注意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随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亦称“有意注意”。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并经过意志努力而产
生和保持的注意。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是:(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安排活动;(4)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随着言语的发展,儿童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动时,形成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亦称“无意注意”。没有任何意图和预先目的,不需意志努力而产生的注意。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或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意识的指向和集中。往往由于周围环境发生突然变化而引起。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因素是:(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强度、新异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变化);(2)知觉者状态(个人的需要与兴趣、情绪状态、期待与否)。
随意后注意(post voluntary attention:)亦称“有意后注意”。有目的的,但不需要意识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由随意注意发展而来,是人类注意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随意后注意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点。是注意发展的理想阶段。
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投向的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其他不同的活动中。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分配性注意是完成
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双任务操作,即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任务,观察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在外界诸多刺激中选择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投入的注意。在多数情况下,人们需要对一些随时可能出现的重要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这样个体就需要通过注意机制筛选进入加工系统的信息,这时个体常处于警醒状态,主动进行信号检测,以区分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信息是可以忽略的。选择性注意是注意的重要功能,是信息加工过程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保障。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亦称“早期选择模型”、“刺激选择模型”、“瓶颈模型”、“单通道模型”。注意的一种信息加工模型。1958年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Donald Eric Broadbent,1926—1993)根据双耳分听的实验结果提出。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同时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首先要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布罗德本特把这种过滤机制比喻为一个狭长的瓶口,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入瓶内,另一部分则留在瓶外了。
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亦称“中期选择模型”。注意的一种信息加工理论。196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特雷斯曼(Anne Marie Treisman,1935—)提出。是对过滤器模型的改进模型。该理论假定注意的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即过滤器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关,把不需要的信息截然关闭,而是使未注意的信息暂时处于不完全减弱的加工和处理状态下,并暂时把它们存储在感觉器官中,当刺激信息的重要性发生变化,或受到某些物理属性的影响时,人的注意通道就会转移。该理论与过滤器理论相比,其差别在于所有信息在初期都会得到加工,只是不重要的信息加工程度低,像是衰减了。
晚期选择模型(late selection model):亦称“反应选择模型”。注意的一种信息加工模型。196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J.A.多伊奇提出。强调注意的选择功能作用的阶段晚于知觉,当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时才出现信息的选择。即各个通道输入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并得到完全的知觉加工,即使是非追随耳也是如此。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重要的信息得到精细的反应,而不重要的信息则得不到反应。在对重要信息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更重要的信息,原来重要的信息会让位于更重要的信息。
资源限制模型(resource limitation model):亦称“有限资源模型”。注意的一种信息加工模型。考研时间表
197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1935—)提出。假定个体完成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要消耗一定的心理资源,个体注意能力的局限不在于过滤器的选择作用,而在于个体心理资源(如记忆、通道容量)等的有限性。主体无法加工所有的信息,只能根据一定的目的,选择性地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未被注意的信息,虽可进入信息加工系统,但由于缺少心理资源,因而无法得到足够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