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在课外校外教育的多种组织形式中,以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为基础所开展的活动属于
A.个人活动B.研学旅行活动C.小组活动D.众性活动 
2.林老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课程的特点?()
A.活动课程B.隐眭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 
山西教育考试招生网入口3.从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  )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4.倡导学校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开创了传统教育流派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5.提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学制改革颁布时间是(  )
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 
6.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并提出了的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7.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8.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友谊,被体接纳并成为体成员之一。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种需要属于
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 
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B.学校的规章制度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0.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
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D.教育过程的程序化 
11.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与创造性B.连续性与广延性C.长期性与间接性D.主体性与示范性 
12.同班同学、办公室同事容易成为好朋友。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吸引因素是
A.外貌B.能力C.互补D.邻近 
13.把儿童比作太阳,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 
14.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  )
A.永恒性B.继承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15.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
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D.律学、书学 
1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努力 
17.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  )
A.五六岁至十一二岁B.三岁至五六岁C.五六至十三四岁D.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18.1905年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是【】
A.瑞文推理测验B.斯坦福智力测验C.比纳-西蒙智力测验D.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19.学前教育家的代表作是()。
A.《教育漫话》B.《爱弥儿》C.《人的教育》D.《教育论》 
20.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 
21.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
A.表象B.联想C.感觉D.知觉 
22.“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3.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B.增强学生体质C.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D.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 
24.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
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 
25.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  )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二、判断题(8题)
26.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A.正确B.错误 
27.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
A.正确B.错误 
28.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
A.正确B.错误 
29.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A.正确B.错误 
30.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
A.正确B.错误 
31.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A.正确B.错误 
32.心理咨询与心理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
A.正确B.错误 
33.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
A.正确B.错误 
三、填空题(2题)
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___起主导作用
35.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___
四、简答题(10题)
36.美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
37.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
38.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
3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40.简述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41.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
42.试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
43.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44.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
45.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
2.B
3.C暂无解析
4.C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学校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杜威是现代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针对旧"三中心”论,提出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以活动课代替分科教学。
5.B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该指示提出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6.C
7.A
8.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弱,有归属感。
9.D
10.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11.D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明确地做出示范。“亲其师”而“
信其道”就是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12.D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特征。其中,邻近是指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客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越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
13.D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教育要“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他把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这就是著名的“儿童中心论”。
14.C暂无解析
15.C
16.B
17.A婴儿期0~3岁,幼儿期3~5、6岁,童年期5、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
18.C1905年,“比纳-西蒙量表”由30道由易到难的题日组成,智力水平的高低根据儿童完成题目的数量来确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
19.C
20.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方法。它对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
21.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听到声音,看到颜,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
22.A暂无解析
23.B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体育的具体任务包括:(1)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接能,使学生养成科学假热身体的习信:(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器机品德教育:(4)向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24.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25.C纪律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纪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
26.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27.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8.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29.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30.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
31.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