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精讲-申论4
主讲教师:李梦圆
授课时间:2019.04.25
方法精讲-申论4(笔记)
【课前答疑】
1.如何确定综合题常规思路中的相关要素是什么:根据要解释的词进行判断,如果解释的词是问题,展开的相关要素就是问题,或者是问题类的要素,如问题、原因、危害;如果要解释的词是一句好话,如“文化似水”是好话,中间展开的肯定是意义;如果要解释的话是对策,如“林黛玉醉打镇关西”,中间展开的部分可能是林黛玉如何醉打镇关西,展开的是对策。因此相关要素是什么取决于题干中给出的词,要确保自己的答案和题干中的词是对应的。
2.原因类题目是否需要推导:这句话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原因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有两种情况:
(1)正面事件的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先天优势和条件;主观方面可能是付出的努力,即对策;没有一个单独的要素叫原因,原因在不同的情况下已经转化为不同的要素。
(2)负面事件的原因:发生问题之前存在的问题,也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以问题居多,原因的思路本身已经将原因细化为相关的、不同的要素,做题时无论是否推导,原因都已经转化了,因此本话题是一个伪命题。
3.问题类题目:60%-80%是直接摘抄的点,不需要自己概括,只有20%-40%需要根据例子、数据等内容概括归纳。写不准概括归纳的词时,多写几个词,如果一个词写不清楚,则多写几个词。如“政府举办一个推广会,但是没有通知任何人,自己偷偷摸摸地举行”,“偷偷摸摸地举办一个事件”表述啰嗦,需要自己概括,“个人、政府偷偷摸摸”是信息的不公开,阅卷规则上可能没有“不公开”这个词,可能写的不准,可以在“不公开”的基础上,加几个类似的表达,如“不公开、不透明”,可以提高得分率。
4.“协同消费经济”的题目,“鼓励科学商业模式”为什么放在保障财产信息安全,不放在第一条:第一条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更多是政府做的事,“鼓励科学商业模式”是企业的模式问题,更多的是企业做的事,放在第二条更顺理成章,放在第一条也可以,不影响得分,只是归在第二条更容易理解。
5.每道题都有要素,只是有的要素比较常规,如问题、原因、影响、对策;有的要素比较复杂或者非常规,但是都有要素。
6.在国考的单一题中,分类词的分值接近一半,因为分类词本身就是一个得分词。
7.“协同经济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的题目,要求根据问题提对策,对策必须要能解决问题,“信息多元化,共享内容多”不能解决问题,问题是信息会出现泄露,因此提出的对策要能解决该问题。根据问题提对策的题目,对策要针对该问题提,如果提出的对策不能针对、解决任何问题,则提该对策没有意义。
8.关于不知道有的内容是否要写,写上格子不够的问题:首先要全面,其次在全面的基础上还要简洁,全面即能写的尽量写;简洁即尽量用词、词组表达,不要用句子。只有确保
在全面的基础上表达简洁,格子才够。
9.关于公文题写成记叙文是否会被扣分的问题:本节课会讲到公文题,下节课也会讲一节课的公文题,这个问题比较笼统。公文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公文侧重于提对策,有的公文侧重于宣传,有的公文侧重于评价,有的公文侧重于总结,要根据类型进行判断。
10.能否直接摘抄和题型没有关系,只要要点和题干相符、表达简洁规范就可以摘抄,和是什么题型没有国考时间2020考试时间
关系。建议如果听了第一、二节课,课后再回放一下,如果没有听第一、二节课,听一下第一、二节课。第一节课讲过摘抄、概括、推导和题型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申论整体摘抄要点、提炼要点的方法和思维,不能说这个题型可以摘抄,另一个题型不能摘抄,和任何题型没有关系,只要该点符合题干要求,表述简洁就可以直接摘抄;如果不符合题干要求,或者有言外之意,则需要推导;如果符合题干要求,但是表述啰嗦,则需要概括;和题型无关。
11.前两节课讲的是单一题,一道题只需作答一个要素,如问题类题目则只需作答问题,全篇都是问题;对策类题目只需作答对策;只有个别题目是问题+对策,但是前两节课讲的题目基本上通篇只有一个要素,只要耐心、细致、逐句阅读、认真、仔细,分就不会低。如果想得到更高的分数,就进行分类,将材料逻辑理顺即可。本节课讲解的公文题和综合题,一篇材料中有很多个要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所以比较难。在考场上,综合题和公文题的得分率比较低,因此认为综合题和公文题难是正常的。本节课要学的题比之前的题难。
12.关于上节课所讲的题目中的路灯是否可以概括为公共设施的问题:路灯的确是公共设施,答案中也写了“设施”,但写的是照明设施,因为那几个段落突出的是亮,如果将路灯写为公共设施,则和后文的公园、停车场没有区别,不符合材料的意思。那几个段落,不是想强调公共设施,想强调的是亮,第一个强调的是绿,第二个强调的是亮,如果只写公共设施,则没有突出亮。那几段谈的是路灯,不能说路灯对应的是设施,否则后面几段则没法写。将路灯概括为公共设施会抹杀材料的意思,“公共设施”是自己
写的,没有关注材料的意思。
13.关于职位报考:不用着急,考前一个月才关心职位报考问题,计算机专业可以报考的职位很多,有二级证最好,没有二级证也有很多职位。
14.关于到的点和标准出入大的问题:能到点是成功的第一步。分情况分析到的点与标准出入大的问题:
(1)第一种情况:不是要点的点被写为要点,原因是审题不准。如题干要求问题,的是危害;题干要求危害,的是问题;是审题的问题。
(2)第二种情况:点到了,但是表达和答案不一致,这种情况很正常,尽量将词写得更准。
(3)第三种情况:可能是分的逻辑比较混乱,答案是比较有逻辑的,很清晰,但是自己写的答案比较凌乱。如果是这种情况,要下的功夫是梳理材料逻辑。
(4)当自己写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致时,不要盲目地认为不一致就有问题,要和标准答案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的问题,如果是到的点不准,则是审题的问题;如果写的不够准确,则是表达的问题;如果自己写的答案比较凌乱、很散,则是材料逻辑梳理的问题;要
对症下药。出现问题不可怕,出现问题是进步的开始,关键是看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每个同学的问题都不一样,如都是得50分,但是每个同学得50分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是审题审的不准,有的同学是表达的不够精准或者是写的词太少,还有的同学是整个逻辑不够清晰。不同的同学对应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15.关于不会预判的问题:
(1)不会预判可能是做题做的少。多练习申论题,会发现有些题目是文化领域的题目,有些题目是政府、行政领域的题目,有些题目是经济领域的题目,有些题目是生态领域的题目。
(2)每一个不同话题的题目所预判的方向是有规律的,如经济的话题,可能会想到品牌、创新、人才、技术、资金等;生态的话题,可能会想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环保政策、追责机制、科学的垃圾分类方法等;文化的话题,可能会想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轻轨、文化作品、文化产品等。
(3)不同的领域,涉及的词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上节课积累了很多词汇,因为有的时候失败不是成功
之母,总结才是成功之母。在做了很多题之后,可以将相同领域的题目放在一起看,比较答案,考的词来来回回就是这些词。预判,可以将相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会发现某个话题就这些词,某个题型就这些词。
16.相关要素是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不要着急。
17.关于第三节课没有听,能否跟上的问题:先尝试跟一道题,第二讲和第三讲的思维方法是一样的,即只一个要素,耐心、细致、分类即可。本节课的题,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逻辑,难度大一些,两种题型不一样,先尝试听,如果能听懂就继续听,如果听不懂,可以听完第一题就放弃,先回放前面的课程,再接着听本节课的题。
18.上节课中“公共服务”的题目:该点放在开头和最后都可以,该点既不属于医疗,也不属于养老,只能独立在医疗和养老之外,因此要么放在最前面,要么放在最后面。
【说在课前】
1.本节课要有爬山的感觉,学习就像抛物线,从第一节课开始,先是看山是山,慢慢地看山不是山,本节课要到山的最高点,是所有小题中最难的一节课,三个小时的课程,度过最高点之后,剩下的课程是在反复巩固做题的逻辑思维。因此,学习是有规律的,慢慢地爬上山顶,然后进行巩固。
2.本节课讲解申论考试中得分率最低的一种题型——综合题,综合题在国考中是10分或者15分一道,少数情况出现过20分一道,综合题在考场上的平均得分率是20%-40%,即一道10分的综合题,只能得2-3分,20分的综合题,只能得6-7分,因此综合题的难度系数很高,意味着想要干掉对手就很容易,如10分的题,考生得了7分,能比对手多4分;如果是20分的题,能够得到14-15分,就可以比竞争对手多7-8分。因此综合题可以拉开成绩的档次。
3.单一题,经过一定的学习,耐心、细致的程度到了,分数可能有差异,但是差距小,而综合题在考场上的分数差异很大。
第三章综合题
词句解释题
针对一个或多个词汇、短语或句子进行理解和分析的题目。
题型:词句解释题。
题型判断:谈……的含义;对……进行解释;谈对……的理解。
常规思路:释义(一般根据与解释的词句相近的句子,比如专家观点、权威观点、总结句等,得出词句的字面含义)+相关要素(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对策(应该怎么做)。
【解读】
1.在国考的考场上,综合题有两种出题形式:
(1)第一种类型:词句解释题。给一个词语,比如“预先失败”“想象力经济”“死海”等;或者给一句话,比如“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乡村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等。给一个词或句子,要求谈该词/句的含义、对该词/句进行解释、谈对该词/句的理解,是第一种综合类型的题目,通过读题不知道要作答什么,很“暧昧”,读完题之后不知该如何下手。
(2)第二种类型:在国考的考场上,还有第二种类型的综合题——观点现象分析题。观点现象分析,即给一个观点/社会现象,要求谈看法、评价。从2010年-2019年,观点现象分析题只考过三道,词句解释题考了十几道,观点现象分析题出题率很低,且和公文类型中的评论类公文重合了,因此将观点现象分析题放在专项课里讲。在方法精讲阶段,只讲必考的词句解释题。
2.词句解释题:给一个词、短语或句子,要求谈含义/解释/理解。“含义”“解释”“理解”等于言语中的“意在
表明的是”或者同义重复,即不需要有很多自己的观点、看法,只需将材料中围绕该词、句子、短语相关的所有内容写出即可。
(1)例:如国考的真题“解释死海的含义”,最低档的卷子会写“死海指地中海那边,人可以漂浮在上面,不会下沉的海”,这是0分的卷子,用生活中的常识解释了这个词,肯定是零分,要回到材料中死海的含义;2-3分的答案“死海是被污染的、无法恢复的海”,是考场上的平均成绩。换言之,考场上有60%-70%的考生得0分或者2-3分。
(2)作为出卷老师,给一个词,要求全面解释该词,不是只下定义就结束了。
①全面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换言之,出卷人想要的高分答案,第一步,要用最浅的、简单的、具有总结性的语言给死海下定义,定义有2-3分;第二步,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浅层次的分析上深入分析。
②先下定义,如“死海是指被污染的、无法自我清洁的海”,2分;接着出卷人想让考生深入分析,死海是一个不好的词,出卷人希望大家分析为什么会有死海、死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死海会导致什么样的危害,只有分析其原因、危害才能显得这个词不好,否则体现不出不好在哪。中间要分析,“死海是由于我们的过度开发,我们对大自然过度地破坏导致的”(2分)“会导致生态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会导致海洋的灾害,还会使海洋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4分),中间环节要由浅入深;最后加一个2分的总结,“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答案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全面的解
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