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乡土本巩固检测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2.费孝通《乡土本》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①安土重迁②叶落归根③克己复礼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⑥日新月异⑦兄友弟恭
⑧眉目传情⑨人怕出名猪怕壮⑩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3.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
4.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5.“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6.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7.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指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8.作者眼中,乡下人的“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A项,“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错。原文说的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地方性的限制造成的。B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选项中“远胜于”不正确,原文并没有将两种社会的“信用度”进行比较,原文只是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不适用于法理社会。C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原文是“乡土社会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或个别的关联”,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普遍联系”。
A.①③⑤⑨B.②⑤⑦⑧C.①④⑥⑨D.②⑤⑧⑩
[答案]C
[解析]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能反映乡土文化。⑥“日新月异”不能反映乡土文化。
[答案]乡土本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传统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了出来。
[答案]“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无法和“泥土”分开;“土”是靠种地谋生的人的命根,是在外思家的良药,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人粘在土地上,代代相传,“老根”不动。
[答案]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人口的流动率少,社区间的往来必然疏少。对外以聚居社区村落为单位的村与村之间是孤立和隔膜;而对内则是人人之间皆共享的“熟悉”。
[答案]①小农经营,住宅与农场距离近;②因水利产生合作的必要,聚居有利于合作;③安全保卫;④土地平等继承,人口代代积累形成大的村落。
[答案]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终老是乡,形成“熟悉”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熟悉”的社会里,规矩不是法律,是陶炼出来的“礼俗”。
[答案]乡下人的谋生方式——种地,与土地紧密联系;农业区占据着中国绝大地区;即使远离农业区,人们也往往懂得如何种地;土地对乡下人意识上的束缚;“土地”是最近于人性的神,最信奉的是土地神;“土”是消除水土不服,在外思家的良药;扎根土中,粘在土上,流动甚微,“土气”因为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第二章文字下乡巩固检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时,讲究文法可以避免引起误解,但无法使文字传情达意更准确、完整。
B.语言是一种象征体系,本身就具有社会上所有人认同的“意义”,因而才会在社会中运用。
C.语言的发生只能在一个社所有相同经验层面,经验繁杂,发生语言的层面必然有限。
D.语言是筛子,能帮助人们互相了解,但未必能够保证人们表达的情意原汁原味。
2.下列关于文字的分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因为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人与人之间不能面对面交流,因此就促进了文字的产生。
B.文字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因为讲究文法和艺术,所以它所传之情、所答之意会走样。
C.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并且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交流,所以文字的使用频率较低。
D.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是不太完善的工具,所以当新媒体出现时,文字会受到冲击。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类比推理,由电话、广播的使用大大影响书信的使用,推导出传真技术将取代文字。B.作者运用举例论证手法,列举学校、寝室、母子间等例,表明“特殊语言”具有普遍性。
C.文章以李贺运用语言的例子论证语言的束缚,表明语言并不能时刻准确地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意。D.文章的论述对象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语言,批判了认为乡土社会不用文字是“愚”的表现的错误观点,在论证逻辑上主要是逐层递进的。
4.下面关于语言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每个特殊的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
B.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也并不是传情达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C.在熟人社会中,在面对面的具体交际中,有时表情动作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
D.说话时可以不太注意文法,并不是不需要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很多辅助表情。
5.根据《文字下乡》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等到传真技术发达后,人可以超越时空利用表情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文字就用不到了。
B.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所以只教会乡下人识字并不能根治他们的“愚”。
C.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
D.虽然我们在现代社会里住久了,但是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会支配我们,让我们会用声气辨认熟人。
6.作者为什么认为乡下人不识字并不能判断他们的“愚”?
7.文中指出了文字产生的原因,也提到了文字传情达意的弊端。你是否赞同?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根据原文“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可知,在写作时,不管怎样讲究文法,艺术,我们也不可能更完整地传情达意。B项,“所有人认同”有误,应该是“多数人认同”。C项,根据原文“语言只能在一个社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可知,理解为语言的发生只能在一个社所有相同经验层面,如果经验繁杂,发生语言的层面必然有限。D项,根据原文“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可知,这里说的是语言只是像筛子而已,并非能保证情意原汁原味。选项说“未必能够保证”,表达严谨准确。
2.B【解析】B项因果倒置,文字讲究文法和艺术,正是为了减少传情达意时的“走样”。
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作者运用类比推理,由电话、广播的使用大大影响书信的使用,推导出传真技术也可能影响文字运用。选项中“将取代”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4.C【解析】C项分析错误,强调的应是表情动作的作用,而并非语言。
5.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提取并理解分析重点句子的能力。C项,“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错误。原文说的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
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可见原因是有表情、动作等更为直接的象征性材料可以会意。选项原因分析错误。
6.①乡土社会的人生活在熟人环境中,他们可以面对面地用语言交流。②乡下人生活中用文字的机会少,所以不识字也不太会影响他们相互间的交流。③文字在乡下不太重要,乡下人识字的机会不多,不能说他们没有识字的能力。所以不能因乡下人不识字而判断他们的“愚”。
7.示例1:赞同。我们日常的交流过程中,会用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辅助手段来帮助我们传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文字,往往舍掉了这些辅助的信息,不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内心想法。
示例2:不赞同。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文字,能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虽然寥寥几语,道不尽所有,但却可以调动我们的向往和憧憬。也就有了别样的美感,而这是日常口语所难以完成的。就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不需要面对面的为你一点一点地描述他所向往的那个世界,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足以描绘一个温暖和煦的世界。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巩固检测
1.根据《再论文字下乡》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山东高考一点通B.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从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C.在乡土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经验了。大家口口相传,用不上文字。
D.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5.结合本文内容,给“学习”“记忆”“文化”等词语分别下一个定义。
6.作者为什么认为“语言造成了人”这一观念在文化中是对的?
7.作者在文中说,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生活需要而决定的,对此,你怎么看?
8.请阐释“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俗语的社会基础。
9.前三章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说法以偏概全,原文中的表述是“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其他动物”在原文中有“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的限定语,去掉后就把范围扩大了。
2.B【解析】B项,“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有误。原文是“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与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一样的是“人类的习惯”,并非“人类的学习过程”,选项张冠李戴。
3.D【解析】D项,“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无中生有,文中没有相关表述。
4.A【解析】A项,“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错误。原文中的表述是“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故应是“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
5.学习: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所谓“习“就是学的方法,“习”即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种新的做法。
记忆:人类所有的能够改变时间阻隔、在时间之间架设桥梁的一种特别发达的心理能力。“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
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