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通用型择个性型 e-HR选型有诀窍
赵阳是一家企业的HR总监,随着公司业务迅速发展,HR部门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他感到力不从心了。赵阳开始提出e化HR的想法:一方面实现HR管理事务性工作电子化、流程自动化,提升HR管理作业品质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管理高层提供数据及分析信息作为决策支持。
在选择适合自己的e-HR方案的时候,赵阳碰到了非常大的拦路虎——单从价格看,现在的e-HR方案从免费版到上千万元都有,让人眼花缭乱。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哪种类型eHR方案最适合公司的需求呢?
e化HR三大角
一般而言,e-HR是一种综合解决方案,是指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它包含了互联网、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优化、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思想在内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使得员工的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由“行政事务导向”转变为“战略业务导向”、由“秘书”角转型为“业务伙伴”角。
目前人力资源软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现人事管理电脑化,主要是一些事务性工作处理,
如工资、报表业务,功能比较简单,用户要求也比较简单。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如行政事务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这几部分工作占用管理者大量时间,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且容易出错。因此,这类软件首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事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二类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如绩效考核、培训、全员参与等需求。这类软件主要实现人事业务流程化,保证系统中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例如规范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招聘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这类软件能将相关的工作职能完全覆盖并划分清楚,且能将经过优化后的流程体现在系统中。
第三类是对人力资源的深入应用,主要是知识型组织、人才资本和集团管控等方面的应用。例如在线培训、能力素质模型、集团管控、数据挖掘等,涉及业务更复杂,人员更多,功能要求更强。这类软件着重于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员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成本评估、人力资源战略决策。
eHR市场竞争态势
e-HR需求的迅速增长,大大刺激了软件厂商的热情。据了解,目前e-HR厂商有不下于数百
家。业内人士将e-HR软件厂商分为三大阵营。其中,ORACLE、SAP等为第一阵营的国际品牌;用友、金蝶、新中大、东软等为国内软件厂商的代表;明基逐鹿、铂金、施特伟等来自香港或台湾的厂商则被划为第三大阵营。而从e-HR软件厂商的实力来分,又可分为高中低端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SAP、ORACLE,第二梯队的队伍最为壮大,由施特伟、万古、铂金、嘉扬、明基逐鹿、东软、用友、金蝶、普利斯奇正等众多厂商组成,第三梯队有朗新、金益康、易联创新等软件厂商。
由于e-HR软件厂商实力不同,产品定位也就各有侧重点。像金益康、新中大、朗新等偏重于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产品功能主要集中在事务处理和报表层面。万古、铂金、施特伟、嘉扬、明基逐鹿等厂商的产品理念较接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更适用于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近两年,金蝶、用友、东软等厂商也开始投入很大的力量完善ERP系统中原有的HR模块,使其产品能够与已有的ERP等软件进行无缝对接。总体而言,每个厂商开发的e-HR软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因此企业在选型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
清醒定位自身HR需求
一般来说,企业上eHR最少要有两个最基础的条件,一个是管理规范,另外一个则是资金预
算。所以如果企业要上e-HR项目,事先做好充足的项目投资率评估,以及项目启动成熟度评估是比较关键的两个环节。同时,在选择合适自己的e-HR方案切忌贪大求全。
为了到最适合自己的e-HR方案,企业要先作自我分析,了解管理层推行的能力与决心、员工素质与执行能力、IT水平及现有HR管理水平等状况,切忌全盘照搬其他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如果过多地参考大企业的方案,照搬照抄,结果只能是自缚手脚,无法运作。
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具体的功能或者模块时,往往会过度依赖供应商的建议。当一些不切实际或者暂时不需要的功能被硬塞进方案时,企业不仅仅承担了更多财务开支,而且拖长实施过程,从而会对方案失去信任。
我们知道,企业任何一项成功的投资活动,其效益回报都要经历一个U型曲线。e-HR方案也不例外,其对HR管理乃至企业整体的效益影响是先下降再上升的。企业要面对初期的管理混乱、人员的抱怨、财务开支的增长各类问题。所以在选择E-HR方案时,要先确定好资金预算,配备合理的支持人力,而要尽可能做到量体裁衣。
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国内企业的HR管理差异化太大,要选择与企业实际基本相符的e-HR
产品,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在实施e-HR前除了流程分析外,还必须对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决定对软件二次开发的取舍与选择。
首先,e-HR绝对不能成为现有管理方式的奴隶。现有的管理方式本身可能有很多不合理的流程和环节在里面。如果用e-HR把这种不合理规范和固化下来,以后调整的难度就会加大,反正在事实上会影响管理的效果。
其次,企业管理也不能照搬e-HR的逻辑。企业的个性或文化决定了有一些流程在企业无法实施,或至少在当前无法实施,需要做一个妥协和调整。因此,无论是e-HR供应商还是企业,都应该明确取舍与选择,从而让e-HR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因此,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可以把e-HR作为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机会,把管理项目和信息化项目同步来做,通过管理改善,使管理行为与e-HR的管理逻辑相符合。这就需要企业选择一家产品稳定、逻辑严谨、思想先进,而且有一定管理咨询配备能力的e-HR供应商。而具备较好的管理基础的企业,则应该有一定发展潜力的e-HR供应商长期合作,分步实施,成熟一个流程,实施一个流程,形成企业自身的e-HR体系,以减少短时间大量定制化带来的风险。
选e-HR需注意四大问题
不少人认为e-HR是一剂良方,只要有经济实力支付购买和实施费用的企业都可以导入。这种看法是对eHR现状不了解的表现,一般来说现在市场上e-HR软件普遍存在有这两个问题。
①通用产品型e-HR的功能限制:这几年的e-HR厂商都开始做通用型产品,价格可以从几千元到上百万元,真是良莠不齐。通用产品型就是不分行业,什么行业都可以用。这样就限制了行业的专业性,往往无法深入满足企业各式各样的需求。本来从企业人才战略也是千变万化的,硬采用一种模子套用,有比如功能上平衡记分卡和360度考核差异还是很大。
②庞杂的功能:因为为了大多的行业都可以使用,软件厂商就会不断增加功能与适用的行业领域,这样的结果常常让一套e-HR为了符合众多行业的业务差异,将功能与弹性不断扩充。虽有些设定可以有一些个别差异性,但是免不了让整个系统的操作变得非常笨重和复杂,加上如果企业HR人员力量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也会间接造成用户在操作上的抱怨与增加上线困难度。
从以上分析,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去面对e-HR的选择?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实施一套具有本企业行业特的产品化e-HR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它的相对成本最低,风险也较低。但选择此方式需要注意这几个事情:
①产品评估:这是最重要的一环,千万别去比较e-HR厂商功能的多寡,这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依照企业现有与未来的规划来逐一检验e-HR的功能与扩展性是否适合企业运作。
②厂商选择:eHR软件不只是一个软件,更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需要有很好的顾问和团队才能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因此无论如何,选择一家有成熟行业经验的服务团队和永续经营的e-HR厂商就变得很重要,以免后续服务得不到保证。
③心态与观念:e-HR只是软件产品,企业不会因为导入某知名品牌的e-HR就成为一流企业,具有一流人才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从高管、HR主管到所有员工相互与e-HR系统配合。
④尽量不要使用简单通用型的e-HR:所谓通用型的e-HR,就是各种行业企业都能用,这也是e-HR的一个缺点,即便e-HR厂商继续升级,会让e-HR功能不断成长,功能过于复杂后开始形响到操作的效能。因此,未来的e-HR情势,已经走往细分行业e-HR的发展方向,简单通用型的e-HR已经逐渐末落,至少不适应企业人才竞争策略需求。
eHR厂商比较之龙争虎斗
eHR软件市场的供应商可谓五花八门,国内的、国外的、大的、小的,大家都在拼了命地争
夺客户,希望在eHR软件市场分一杯羹,笔者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从自己的视角来比较一个各个软件公司。
一、国外厂商(五朵金花)
总体特点:理念先进(以人为本,很多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价格贵、实施费用高、后续服务费用高、操作上不太符合国人习惯、软件界面翻译成中文牛头不对马尾(还不如直接看英文界面)、如果管理上达不到,又没有改变的勇气的话,千万别选,小心买回来个铁马甲,不穿觉得浪费,穿了又觉得难受,真叫骑虎难下,对外还得说好。
另外报表方面也要注意,中国式报表可不是谁都能做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少看到国内和国外厂商同台竞标,客户如果打心眼里仰慕国外厂商,国内的提供商一般没戏。
还有一个陷阱,要知道你买了国外软件,但实施你可千万别奢望SAP或Oracle自己的团队过来实施,除非你掏得起那个价格。实施商一般还是要通过招标选择的,你会看到来你公司实施的顾问可能是外包的外包的公司里面的,不多说了…。
SAP: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t
      典型客户:
一汽大众、诺基亚中国、三星中国、招商银行、联想、神州数码、东信、东航、西安杨森、三九、福建安装、贝岭、顶新(垃圾广告)、华菱、外高桥、北京飞机维修中心、小天鹅、云南红塔、万科集团、上海浦发银行、哈飞、施耐德、AMECO中国、AT&S中国、爱立信中国、中国铝业、上海电力、中央电视台等。

特点:德国公司,世界第一大管理软件提供商,秉承了德国人的严谨,SAP在制造类企业有大量客户,但HR模块使用的不广,很多台湾制造业公司虽然选择了SAP,但没有实施HR模块。
Peoplesoft(仁科)

典型客户:
交通银行、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长天企业 、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有限公司 、中国民生银行 、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 、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上海电力等。
特点:HR管理软件领域比较出名,被Oracle收购。
Oracle HRMS:
典型客户:
中国移动、华夏银行、太平洋保险、广州地铁、中国科学院、爱默生、上海日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美特斯邦威集团、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天津泰达、广东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特点:不晓得收购了Peoplesoft后怎么整合,目前看起来是两套产品都在卖。



Stepstone(踏石):

典型客户:
卖当劳、SIEMENS、DHL、PEARSON、Audi
特点:专注于电子招聘,招聘系统很人性化。
Successfactors:

典型客户:
SUN、TOYOTA、NISSAN、Vmware、Borland等,未看到国内客户
特点:不明
天津国企招聘信息网二、国内厂商(十四罗汉,注:排名不分先后):
总体特点:一个字,“乱”,只要做过一个项目就敢出来卖软件了,甚至就一个考勤软件也敢号称eHR, 价格从几千块到几千万都有,真叫一个雄逐鹿,好不热闹。下面列出的厂商都是经常听说的,在这个市场经常遇到的,总共14家,称为十四罗汉,其他的本人不太了解,也不宜多说。很多客户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却好高骛远,凡是听说过的功能都想要,殊不知这样只会导致急火攻心,致使项目进度严重落后,整个团队筋疲力尽。
金益康:

典型客户:
国家人事部将其作为全国人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软件在全国推广。该产品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10万家用户,行业覆盖率为100%。
特点:地处北京,人事、工资、报表模块极其适合事业单位和国企,用户基数超大,走的是低端路线。
宏景世纪:
www.
典型客户:
和金益康一样,客户很多,中建总公司、中化工程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中国建银投资公司、首都房地产开发控股集团、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烟草总公司、北京移动通信公司、长江管理委员会、黄河管理委员会等。
特点:金益康跳出来的人自己搞的,据说功能比金益康的要好,同样走低端路线。
金蝶:
 
 典型客户:
      招商证券、安踏、天津光电、云南机场、上海航空、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湖北中烟工业公司、广百百货、重庆烟草、山东福田药业、南京汽车等
    特点:地处深圳,财务软件起家,中小客户较多,集团型案例较少。依托财务软件的销售网络,客户较广。
和勤:

典型客户:
      中石化、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伊利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天士力集团、厦门建发集团、鞍山钢铁、唐钢集团、马鞍山钢铁集团、东北特钢集团、大连港集团、核工业集团等
特点:地处北京中关村,前身是亚信,纯B/S结构,大型集团型客户较多,功能模块完善,自行研发的报表功能强大,实施能力强。公司知名度较小,市场推广好像不得力。
中信网络:

典型客户:
      中信集团、建设银行、金隅集团、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中粮集团、承钢集团
      特点:中信集团下属企业,主要产品是银行的业务系统,不太专注在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