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8.02.09
【字 号】洛政办〔2018〕13号
【施行日期】2018.0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洛政办〔2018〕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2月9日
 
洛阳市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洛阳人才工作网通知公告
  新型材料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实施方案>的通知》(洛发〔2017〕18号)精神,加快新型材料业创新发展,推动我市原材料产业改造提升,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现状
  洛阳市原材料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有金属、石油化工、建材等领域的传统材料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向着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端领域挺进,形成了独具特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拥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材料龙头企业。2017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新
型材料企业8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1亿元。虽然我市新材料业具备了一定的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但仍存在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高端产品偏少、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二)基本思路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利用环保、安全和化解过剩产能的倒逼机制,加快推动材料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聚焦铝加工、钛加工,铜加工、镁加工、钨钼新材料、新型建材、硅产业、化工新材料、复合材料及前沿新材料等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集,构建以技术创新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下游产品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在铝、钛合金材料、钨钼稀有金属材料、新型耐火材料、功能玻璃等细分领域形成4-5个超百亿产业集。打造新安、高新、洛龙钛产业谷带,高新新型合金材料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伊川、新安铝及铝合金产业集,栾川钨钼新材料专业园区、洛新钨钼产业园。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铝加工产业转型发展
  攻坚思路:坚持“高端化、终端化、差异化”,大力发展铝合金中高端深加工产品,加快向铝零部件和器件化方向转变,提高终端产品比重,增创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建设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铝合金研发生产基地。
  攻坚重点:
  1.技术创新。围绕交通、军工、电子等方向,依托万基控股、伊电控股等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铝冶炼、轻量化交通用铝材等研发平台。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腐蚀、耐疲劳为方向,在大型铝合金材加工工艺及装备等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顺应交通工具轻量化趋势,重点开发汽车车身铝合金材料及锻件、汽车铝轮毂、连杆等高性能铝合金产品。
  2.产品升级。围绕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高端领域,依托龙鼎铝业、麦达斯铝业,发展高端铝合金、轨道交通用铝、车辆用铝等高附加值产品,争取汽车用铝产品、船用产品、军工产品等质量体系认证,推动铝产品向高强高韧铝合金、高端精深铝合金加工延伸。
围绕建筑、家居、包装、电力等应用领域,依托万基控股、伊电控股发展建筑模板、建筑维护板、罐体材料、包装铝箔、铝导杆(线)等产品,扩大铝产品应用。
  3.基地建设。依托新安县、伊川县铝加工产业集聚区,支持骨干电解铝企业建设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有影响力的千亿级铝加工产业集。
  攻坚举措:一是依托万基控股、伊电控股、有院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铝工业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二是推进电铝联合和深加工联合,支持骨干电解铝企业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三是在伊川县统筹规划建设有金属交易物流产业园,促进铝工业与物流、金融、贸易、“互联网+”等深度融合。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新安县人民政府、伊川县人民政府
  (二)推动钛产业转型发展
  攻坚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支持,集聚各类主体和要素资源,建设“洛阳·中原钛谷”,在上游海绵钛、中游钛材、下游钛制品、配套钛装备四大领域,以改进工艺、提升装备、开发应用、内延外引、协同创新为主要路径,推动我市钛产业向产品服务高端、产业
链紧密协同、产业集聚发展、创新能力突出的方向发展。
  攻坚重点:围绕钛材生产、加工、高端产品开发,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一批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上、中、下游产品形成明显的市场优势,高端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支持研发生产高品级海绵钛、航空航天和海洋舰船用钛合金、3D打印钛合金零部件等产品。重点突破高纯钛、高端钛合金精密铸造、钛合金高效焊接等关键技术。
  攻坚举措:一是鼓励现有企业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双瑞万基年产1.5万吨海绵钛二期技改项目建设,支持双瑞万基数字化绿节能型海绵钛生产线建设和鹏起实业精铸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支持钛产业链中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对产业缺项、技术缺项实施并购,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二是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工程。依托上游海绵钛产能优势,坚持内延和外引相结合,推动上下游产能联动发展,形成中原钛谷的全产业链体系。三是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支持企业申请军品科研生产资质和认证,支持具备资质的企业进入军品销售市场。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科技局,新安县人民政府、洛龙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三)推动铜加工产业转型发展
  攻坚思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产品,摆脱市场低端竞争,实现铜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攻坚重点: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推动我市铜加工产业向高精度、高性能、环保、节能方向发展,构建以中高端铜板带产品为主导,以高附加值铜合金管棒产品、铜复合材料为辅的产业结构。
  攻坚举措:一是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成果产业化能力。依托中铝洛阳铜加工、洛铜集团,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大力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铜材、新能源汽车用铜材、海洋工程用铜材、现代电力用铜材、环境友好型铜材、造币铜材等。二是争取国家科研开发和军品研发项目。依托中铝洛阳铜加工在国内铜加工领域的科研开发优势和军工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军品科研项目,带动我市铜加工产业发展。三是积极支持企业搬迁改造。支持中铝洛铜部分生产线的搬迁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脱困发展。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国资委、科技局、国土局、规划局,涧西区人民政府
  (四)推动镁产业转型发展
  攻坚思路:充分发挥我市镁产业科技、装备、人才、产业基础等优势,加快镁及镁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鼓励企业开拓新的产品应用领域,促进镁产业做大做强。
  攻坚重点:突破镁及镁合金深加工系列技术障碍,攻克高性能变形镁合金微合金化技术、镁及镁合金熔体净化技术、镁及镁合金大扁锭铸造技术、宽幅镁板(宽度大于1200毫米)及超厚镁板(厚度大于70毫米)生产技术、连铸轧卷取技术等加工技术方面难关。发展宽幅镁板材、镁合金薄带材、镁合金精轧薄带材、镁合金热轧板材、镁合金铸扎板材等产品,加快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镁及变形镁合金产品生产,占领国内高端镁及镁合金应用市场。
  攻坚举措:一是依托中铝洛铜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检测中心、省级工程中心,整合科技资源,重点开展高品质镁冶炼、镁及镁合金材料、工艺及应用的技术研究。二是支持洛铜集团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高校,组建洛阳镁材料研究院并院士工作站,以培养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目标,整合国内镁产业技术资源,以洛阳为中心打造河南镁产业技术研究、生产、深加工应用和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三是依托洛铜集团和中铝洛阳铜加工、洛阳华陵镁业、凝瑞镁业等企业,发挥资源、技术、资金优势,
大力发展高温高强镁合金、高强耐蚀镁合金、航天航空用变形镁合金产品、超轻镁合金等产品。重点支持洛铜集团铜麒镁业年产5000吨变形镁及镁板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