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珍藏版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第壹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使生产过程于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危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破坏、环境免遭破坏。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企业的员工;涉及到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
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壹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事故概念:《生产安全事故方案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运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事故等级:(包括上限不包括下限)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之上重伤100人之上(包括急性工业中毒)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重大事故死亡10人~30人重伤50~100,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1亿元
较大事故死亡3人~10人重伤10~5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5000万
壹般事故死亡3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
风险: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R-风险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注册安全工程师危险源概念: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分类:第壹类危险源于生产过程中存于,可能意外释放能量,决定着严重性。比如能量源、能量载体、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导致对能量及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失效和破坏的各种因素,例如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和管理缺陷等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
安全: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指健康和平安,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于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于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能保证安全;
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和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壹大特点:俩大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工艺本身所固有的,建立于规划设计阶段,而不是
事后补偿的。
安全许可:国家对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生产企业实行的行政许可制度。
无许可,不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所得出的管理规律。(研究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原则:于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确定的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
原理和原则之间着内于的、逻辑对应的关系。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壹个最基本的原理;指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
系统原理的4个原则:动态关联性原则(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发展、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于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于分工基础上有效整合);反馈原则(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封闭原则(于任何壹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壹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于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于首位。
运用人本原理的3个原则:动力原则(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包括物质、精神、信息三大动力);能级原则(单位和个人均具有壹定的能量,且且可按照能量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激励原则(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于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原则(需要和动机是人行为的基础。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预防原理4个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运用强制原理的2个原则:安全第壹原则(安全工作放于壹切工作的首位。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和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服从安全);监督原则(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安全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于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海因里希: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事故是壹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第壹类伤害: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例如:爆炸、碰撞;
第二类伤害: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例如:中毒窒息、冻伤。
11项防范对策:替、限、泄、控、延、路、屏、隔、标、改、修
事故预防对策: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者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和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预防能量转移于人体的安全措施可用屏蔽保护。
屏蔽保护措施有:用安全的能量代替不安全的能量;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积控制能量蓄积延续释放能量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设置屏蔽设施;于人、物语能源之间设置屏障,于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和人隔离;
提高防护标准;改变工艺流程;修复或急救。
轨迹交叉理论:人的因素运动轨迹;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从管理角度)管理的重点/根本措施应放于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上。
系统安全理论:于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且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使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理论四个创新概念:改变了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均潜伏着危险因素;不可能根除壹切危险源,应考虑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危险源不是壹成不变的,有的可能暂时未认识到,有的则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