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四川省城镇化的建议
一四川省城镇化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2006年四川城镇化率为34.3%,城镇人口超过2800万人。预计到今年底城镇化率有望达到36%,城镇人口接近3000万人。在现有各类城镇中,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只有成都市,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4个,20万~50万人口中等城市有10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有17个。
(一)四川省目前城镇发展的特点
1.城镇分布集中与分散并存
四川省大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和川南地区。其中成都平原有各类城市17个,占全省城市总数的53.2%,建制镇683个,占全省的36.6%。川南有大中型城市5个,占全省大中型城市的1/3,并且各城市之间仅相距50~100公里。而在川西北和攀西两大区域中,城镇分布密度低,有实力的城市数量少。
2.城镇化步伐明显加速
四川省“十五”期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1990~2000年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快0.7个百分点,与广东省1990~2002年期间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的速度接近。其中2005年比2004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为近年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
3.各市(州)之间差距大
按五大经济区划分,成都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2.8%,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川南经济区为34.1%,攀西经济区为31.7%,川东北经济区为27.4%,川西北经济区23.2%,最高和最低差1倍。按市(州)划分,最高的成都市已经达到60%,最低的市(州)只有20%。
(二)四川省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率居全国第26位
2006年四川省城镇化率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第26位,比全国低9.6个百分点,远低于北京和上海80%以上水平。在西部地区也仅排第8位,比西部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排位前两位的内蒙古、重庆市分别低14.3个百分点和12.4个百分点。
2.城镇化速度低于全国
2000~2006年,四川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6个百分点,比全国的1.28低0.02个百分点,比西部增速前三位的西藏、重庆、宁夏分别低0.67、0.59和0.51个百分点。
3.城镇产业特不明显
全省既有特产业又有经济规模的城市数量少,多数城镇没有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产业,尤其是集镇对产业的聚集力弱,缺乏象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具有鲜明特的“专业镇”。
4.辐射力强的大城市数量少
全省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仅1个,已有的4个大城市刚超过50万人口,与中等城市的实力差距不大,除成都经济区外,其他经济区缺乏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城市,不能适应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四川省城镇发展的新趋势和思路
根据国内外经验,当城镇化率超过30%以后,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四川省“十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增幅明显高于“八五”和“九五”,已经显示了这种迹象。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工业化。四川省目前开始全面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是工业化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最近两年,四川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全国前四位左右,昭示了这一特点。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将加深全省的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程度,带动第一、三产业迈上新台阶。
除受工业发展阶段影响外,四川省未来的城镇化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内外新环境,面临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区域一体化程度加深、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新形势,面临城乡之间互动性增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力度大、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投资增多的新局面,面临西部地区普遍走向开放并相互竞争的新背景,其中既存在许多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
四川在线城市论坛综合以上情况,四川省未来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可以考虑:将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和园区建设结合,与五大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结合,与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近期重点加快大中城市发展,形成多个层次不同的城市,形成更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小城镇发展,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大幅度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并以建设现有城镇之间的多层次快速交通为突破口,以畅通促进流通,以流通密切联系,以联系加强合作,以合
作深化分工,逐步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一体化互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对加快推进四川省城镇化的建议
(一)将城镇发展作为当前关键环节来抓
明确加快城镇发展在当前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大的战略,作为促
进工业发展、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协调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按照十七大精神要求高起点规划四川省城镇发展,确定主要目标和任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和推进,通过制定投融资、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措施大力促进。
(二)坚持将加快工业发展放在首位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工业化推动着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并有力地促进工业化的发展。鉴于城镇化的根本支撑是工业化,因此应围绕工业发展需要推进城镇化。除综合性的超大城市外,要根据各市(州)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确定工业发展重点,以产业集聚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相关工业企业向适合布局的城镇集中,建设各具特的工业城市和集镇。
(三)优先发展具有带动力的大中城市
大中城市的规模效益好、辐射能力强,再加上四川省城镇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大中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远远强于小城市和集镇,优先发展大中城市,明显提升大中城市的交通、科技、信息、商业、金融、物流等功能,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大城市,不仅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培育区域经济中心。要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作为发展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更多国内外大企业进入这些城市投资。
(四)实行城镇化适度超前发展策略
四川省的工业化将是内部与外部两种力量推进的工业化。内部力量来自现有工业企业扩张的要求和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外部力量来自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需要。在“外资西进”和“东资西移”的大背景下,促进城镇适度超前发展和迅速提升城镇功能,塑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借助外部力量推进城镇化,实现工业发展的跨越并带动城镇跨越发展,而且也将为本地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加速企业规模扩张和产品结构升级,大大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
(五)以城市建设促经济区发展
四川省各经济区之间和经济区内部,普遍存在着经济联系不密切,分工不合理的问题,有的经济区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区。推动经济区发展,促进各区域之间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加强协作,实现生产
要素的跨区域整合,应借助城市发展去寻求突破。可以考虑以成渝经济区规划启动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争取联合重庆市将成渝地区城市或